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叶聪:未来两年将实现万米深潜

2019-01-02 08:04:05

来源: 新京报

  叶聪在7000米海底。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域第四次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全世界近500人进入过太空,12人登上过月球。而潜入7000米以下深海的人,只有11个,其中有8人来自中国。

  叶聪就是8人中的一个,也是中国最早深潜至7000米深海的团队成员之一。

  叶聪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02所副所长、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常被用来比喻中国的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事业,叶聪就是“五洋捉鳖”的一名旗手。

  站在“蛟龙号”的肩膀上,中国正在研发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叶聪担任总设计师。未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将进一步深潜到万米级深海,可以探测蛟龙号尚不能覆盖的余下0.2%面积的海洋。

  从2002年立项,到2012年创造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中国仅用时10年。2018年12月28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的报告会上,叶聪介绍,短时间内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打下的基础。

  海上颠簸 宠物猫跳海自尽

  “沧海一粟”是什么感觉?叶聪可能最清楚。

  2009年,在“蛟龙号”1000米级海试期间,通信设备多次出现故障。最长的一次,他与两名同事和母船失联两个小时,反复呼叫,无人应答。

  当时,3个人呆在内直径2.1米的球舱里,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底,“那时对沧海一粟的理解是最直接的。”叶聪回忆。

  这只是叶聪数年深潜生涯中,遇到的一次较为普通的困难。浩瀚的海洋中,危险与不适屡屡突破他与同事的想象。

  海面波涛汹涌,其实比潜入海底更挑战生理极限。海试中,很多队员晕船呕吐,最极端的时候,船员养的宠物猫受不了,跳海自尽。

  由于是中国第一支深海潜水器研制团队,叶聪与同事遇到的难题,也有着极为珍贵的意义。3000米级海试期间,潜水器在2000米深度数次出现电气绝缘故障,这意味着可能发生壳体漏水或短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以选择立即上浮,但一旦放弃,故障就消失了,连故障数据都拿不到,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在压力之下沉着冷静,最终解决了这个故障,并为后续试验积累了大量故障数据。

  亲自驾驶 闯入7000米深海

  其实,叶聪并非专职的深海潜水器驾驶员。在他和同事设计制造出深海潜水器之前,中国也没有这样的职业。

  叶聪是一名设计师。2001年,叶聪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业专业毕业,进入702所,很快就遇上“蛟龙号”立项并启动研制。他认为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仅仅一年过后的2002年,他的能力得到认可,被任命为主任设计师,负责潜水器的总设计。

  这正是他梦想的职业。叶聪自称“理工男、装备迷”,中学时就迷恋《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杂志,上大学时便以参加武器装备研制为志向。“蛟龙号”让他梦想成真。

  科研项目中,研制人员参加舰船的试航试潜是一项传统。在“蛟龙号”开始总装联调的时候,叶聪便报名,想要驾驶潜水器。“因为我觉得自己最适合,总布置设计人员对潜水器的空间布局、作业流程、应急处理等有总体把握,我亲自操作,对潜水器的运行有直接感受,可以用到将来系列化深海装备研发中。”

  “蛟龙号”4年海上试验经历,让叶聪毕生难忘。每次出海都要离开大陆40到50天,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所有问题只能船上自己人解决。如果船上有队员生病,像阑尾炎这样的手术,都需要船长来开刀,远洋船长都有紧急医学救助的能力。

  科研不易 看泰坦尼克号获启发

  在“蛟龙号”之前,中国潜水器下潜纪录仅有600多米。到2005年,“蛟龙号”研制已开展3年,团队中仅有两人见过真的潜水器。他们的研制只能依靠国外的科普读物和观看影视作品。比如《泰坦尼克号》中有关潜水器的画面,被他们反复研究,对中国潜水器的设计起到了启发作用。

  那年,叶聪参加中美联合深潜活动,来到美国科考船上,利用美国载人潜水器开展科学调查。他成了团队中第三个见过潜水器的设计师。

  中美联合深潜活动中有来自亚特兰蒂斯潜水器的一些科学家,当他们得知叶聪是来自中国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设计团队的设计师,都十分惊讶,因为那时美国载人潜水器深度纪录都距离7000米甚远,而初次设计深海潜水器的中国,竟然将目标定到如此之高。“他们认为我们是天方夜谭,但相处中其实很友善。”叶聪回忆。

  那次任务,让叶聪最受触动的,是美国人对潜水器的高质量运行和管理。这让叶聪更深刻理解到,载人潜水器不仅要下得去、上得来,更重要是能作业,能发挥在深海科考勘探方面的作用。

  进军深渊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设计完成

  在科研过程中,科研团队不断审视自己的不足。2009年,团队意识到,向深海进军只有一个“蛟龙号”不行,要全面掌握核心技术,让谱系化的潜水器在国内得到技术、部件、运维等方方面面的支撑。

  在这一阶段,4500米级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立项研制。“深海勇士”以我国2010年左右的工业水平为基础,国产化率一举达到95%。

  在叶聪看来,“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快速研发,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

  “我们经常感叹,国外某个人或某个公司能在科技创新方面获得巨大成果。例如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用几年时间,就能建造一个单人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级单人下潜,为什么?”叶聪说,因为西方大国有非常好的技术转移转化制度和平台,有非常高质量的部件供货能力。因此,要实现我国深海技术的大发展,也必须要打好技术和制造两方面的基础。

  很多人问叶聪,为什么要越潜越深?关于深海的意义,叶聪已经讲了10年,至今还在不断向别人普及。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71%,海水占地球水资源总量97%,海底蕴藏丰富的资源,矿物和能源储量都超过陆地。而我们对太空、对月球的了解,都超过了深海。

  因此,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都与深潜密切相关,需要“蛟龙号”这样的高技术深潜装备,来绘制深海“藏宝图”。

  “蛟龙号”7000米级下潜深度已经覆盖全球海洋面积的99.8%,剩下的0.2%被称之为深渊。深渊研究和开发有极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由于缺乏探测和作业装备,全世界对深渊的研究都处于初级阶段。

  叶聪担任总设计师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将使我国抢占深渊科考先机。叶聪介绍,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三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关键技术和工艺得到突破,部件加工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我们这支团队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延续到现在,我相信能在几年内实现万米载人深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叶聪说。(记者 倪伟)

  • 相关阅读
  • 注意!旧手机号不解绑支付宝,银行卡有可能被盗刷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日电(记者于涛)乌鲁木齐市民李女士在更换手机号后,旧手机号只做了注销处理,但未解绑支付宝,导致银行卡内1万元被盗。近日,乌鲁木齐市警方和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合破获此案。   ...

    时间:01-03
  • 索赔上亿 主播跳槽频现天价违约金

      主播曹海直播截屏   近日,斗鱼直播平台所属公司与知名主播曹海(网名:蛇哥colin)的合同纠纷吸引诸多关注,斗鱼直播平台所属的公司除了要求法院判令曹海继续在斗鱼平台进行直播外,还需向斗鱼平台所属公...

    时间:01-03
  • 手机号异地销户开启 北京地区已可办理

      用户在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图/视觉中国   1月1日,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即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在全国正式提供手机号异地销户服务。   中国移动方面回复记者称,“公司将严格按照工信部相关要...

    时间:01-03
  • 全球气候变暖,今冬为啥那么冷

      新年伊始气温回升,大家这才从刺骨的寒冷里缓过神来。入冬以来,仅2018年12月,中央气象台就两次发布寒潮预警——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温显著,南方多地大雪纷飞,气温频刷入冬新低,甚至突破历史极值……有人质...

    时间:01-03
  • 微信“变脸”有何看点

      新年新面貌,一觉醒来,你的微信“变脸”了吗?不少设置了手机自动更新的网友,一早就收到了一个“惊喜”——微信升级到了7.0版本,除了页面设计上的调整需要用户花时间适应外,更重要的变化在于功能更新。...

    时间:01-03
  • 气象高性能计算发展的40年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但目前,中国的天气预报尤其是晴雨预报准确率在87%以上,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背后,得益于气象高性能计算四十年的发展。   在中国气象局,天气的数值预报离不开计算机。在改革...

    时间:01-03
  • 有机太阳能电池:绿色能源未来的新选择

      陈永胜和他的科研团队 吴军辉摄/光明图片   陈永胜教授团队制备的柔性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刘茜摄/光明图片   有机太阳能电池的柔性特征和该研究工作的主要结果示意图   从远古自然火的利用,到钻木...

    时间:01-03
  • AI医生进村记

      罗锦容做梦也没想到,他们这个粤北山区的省定贫困村,会和遥不可及的人工智能扯上什么关系,哪怕听别人解释了半天,她也没大弄明白,人工智能到底是个啥。   那是去年10月底,一贯自觉身体不错的罗锦容渐...

    时间:01-03
  • 特稿:硅谷的“中年烦恼”

      新华社旧金山1月1日电特稿:硅谷的“中年烦恼”   新华社记者徐兴堂 吴晓凌   在2018年岁末,美国谷歌公司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被召到国会山,就谷歌搜索涉及的隐私、数据收集、偏见与歧视等问题接受...

    时间:01-02
  • 电商法实施 代购、微商行业迎来行为规范

      新华社北京1月1日电(记者王茜 赵文君)“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电子商务法》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对当前网络消费的痛点问题的解决,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这部法律实施后,...

    时间:01-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