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叶聪:未来两年将实现万米深潜

2019-01-02 08:04:05

来源: 新京报

  叶聪在7000米海底。2012年6月24日,“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域第四次下潜试验,成功突破7000米深度。资料图片/视觉中国

  全世界近500人进入过太空,12人登上过月球。而潜入7000米以下深海的人,只有11个,其中有8人来自中国。

  叶聪就是8人中的一个,也是中国最早深潜至7000米深海的团队成员之一。

  叶聪现任中国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702所副所长、水下工程研究开发部主任,“蛟龙号”深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常被用来比喻中国的载人航天和载人深潜事业,叶聪就是“五洋捉鳖”的一名旗手。

  站在“蛟龙号”的肩膀上,中国正在研发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叶聪担任总设计师。未来,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将进一步深潜到万米级深海,可以探测蛟龙号尚不能覆盖的余下0.2%面积的海洋。

  从2002年立项,到2012年创造下潜7062米的中国载人深潜纪录,也是世界同类作业型潜水器最大下潜深度纪录,中国仅用时10年。2018年12月28日,在北京科技大学举行的报告会上,叶聪介绍,短时间内跻身国际领先水平,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打下的基础。

  海上颠簸 宠物猫跳海自尽

  “沧海一粟”是什么感觉?叶聪可能最清楚。

  2009年,在“蛟龙号”1000米级海试期间,通信设备多次出现故障。最长的一次,他与两名同事和母船失联两个小时,反复呼叫,无人应答。

  当时,3个人呆在内直径2.1米的球舱里,抬头看不见天,低头看不见底,“那时对沧海一粟的理解是最直接的。”叶聪回忆。

  这只是叶聪数年深潜生涯中,遇到的一次较为普通的困难。浩瀚的海洋中,危险与不适屡屡突破他与同事的想象。

  海面波涛汹涌,其实比潜入海底更挑战生理极限。海试中,很多队员晕船呕吐,最极端的时候,船员养的宠物猫受不了,跳海自尽。

  由于是中国第一支深海潜水器研制团队,叶聪与同事遇到的难题,也有着极为珍贵的意义。3000米级海试期间,潜水器在2000米深度数次出现电气绝缘故障,这意味着可能发生壳体漏水或短路,后果不堪设想。“我们可以选择立即上浮,但一旦放弃,故障就消失了,连故障数据都拿不到,解决不了问题。”他们在压力之下沉着冷静,最终解决了这个故障,并为后续试验积累了大量故障数据。

  亲自驾驶 闯入7000米深海

  其实,叶聪并非专职的深海潜水器驾驶员。在他和同事设计制造出深海潜水器之前,中国也没有这样的职业。

  叶聪是一名设计师。2001年,叶聪从哈尔滨工程大学船舶工业专业毕业,进入702所,很快就遇上“蛟龙号”立项并启动研制。他认为自己是“这个时代的幸运儿”,仅仅一年过后的2002年,他的能力得到认可,被任命为主任设计师,负责潜水器的总设计。

  这正是他梦想的职业。叶聪自称“理工男、装备迷”,中学时就迷恋《舰船知识》《兵器知识》等杂志,上大学时便以参加武器装备研制为志向。“蛟龙号”让他梦想成真。

  科研项目中,研制人员参加舰船的试航试潜是一项传统。在“蛟龙号”开始总装联调的时候,叶聪便报名,想要驾驶潜水器。“因为我觉得自己最适合,总布置设计人员对潜水器的空间布局、作业流程、应急处理等有总体把握,我亲自操作,对潜水器的运行有直接感受,可以用到将来系列化深海装备研发中。”

  “蛟龙号”4年海上试验经历,让叶聪毕生难忘。每次出海都要离开大陆40到50天,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环境中,所有问题只能船上自己人解决。如果船上有队员生病,像阑尾炎这样的手术,都需要船长来开刀,远洋船长都有紧急医学救助的能力。

  科研不易 看泰坦尼克号获启发

  在“蛟龙号”之前,中国潜水器下潜纪录仅有600多米。到2005年,“蛟龙号”研制已开展3年,团队中仅有两人见过真的潜水器。他们的研制只能依靠国外的科普读物和观看影视作品。比如《泰坦尼克号》中有关潜水器的画面,被他们反复研究,对中国潜水器的设计起到了启发作用。

  那年,叶聪参加中美联合深潜活动,来到美国科考船上,利用美国载人潜水器开展科学调查。他成了团队中第三个见过潜水器的设计师。

  中美联合深潜活动中有来自亚特兰蒂斯潜水器的一些科学家,当他们得知叶聪是来自中国7000米级载人潜水器设计团队的设计师,都十分惊讶,因为那时美国载人潜水器深度纪录都距离7000米甚远,而初次设计深海潜水器的中国,竟然将目标定到如此之高。“他们认为我们是天方夜谭,但相处中其实很友善。”叶聪回忆。

  那次任务,让叶聪最受触动的,是美国人对潜水器的高质量运行和管理。这让叶聪更深刻理解到,载人潜水器不仅要下得去、上得来,更重要是能作业,能发挥在深海科考勘探方面的作用。

  进军深渊 万米级载人潜水器设计完成

  在科研过程中,科研团队不断审视自己的不足。2009年,团队意识到,向深海进军只有一个“蛟龙号”不行,要全面掌握核心技术,让谱系化的潜水器在国内得到技术、部件、运维等方方面面的支撑。

  在这一阶段,4500米级的“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立项研制。“深海勇士”以我国2010年左右的工业水平为基础,国产化率一举达到95%。

  在叶聪看来,“蛟龙号”和“深海勇士号”的快速研发,得益于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不断发展的技术和工业制造能力。

  “我们经常感叹,国外某个人或某个公司能在科技创新方面获得巨大成果。例如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用几年时间,就能建造一个单人载人潜水器,完成万米级单人下潜,为什么?”叶聪说,因为西方大国有非常好的技术转移转化制度和平台,有非常高质量的部件供货能力。因此,要实现我国深海技术的大发展,也必须要打好技术和制造两方面的基础。

  很多人问叶聪,为什么要越潜越深?关于深海的意义,叶聪已经讲了10年,至今还在不断向别人普及。海洋面积占地球面积71%,海水占地球水资源总量97%,海底蕴藏丰富的资源,矿物和能源储量都超过陆地。而我们对太空、对月球的了解,都超过了深海。

  因此,探索海洋、保护海洋、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都与深潜密切相关,需要“蛟龙号”这样的高技术深潜装备,来绘制深海“藏宝图”。

  “蛟龙号”7000米级下潜深度已经覆盖全球海洋面积的99.8%,剩下的0.2%被称之为深渊。深渊研究和开发有极大的科学意义和经济价值,由于缺乏探测和作业装备,全世界对深渊的研究都处于初级阶段。

  叶聪担任总设计师的万米级全海深载人潜水器,将使我国抢占深渊科考先机。叶聪介绍,目前全海深载人潜水器三个阶段的设计工作已经完成,关键技术和工艺得到突破,部件加工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我们这支团队从‘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延续到现在,我相信能在几年内实现万米载人深潜,向建党100周年献礼。”叶聪说。(记者 倪伟)

  • 相关阅读
  • “嫦娥四号”书写人类太空探索新篇章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中国与前苏联、美国有了并列第一的荣誉。“嫦娥四号”的探索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

    时间:01-04
  • 苹果多年来首次降低营收预期 大中华区“背锅”

      库克用一封致投资者的信开启了苹果公司的2019年。这封信中,其正式调低2019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从之前预期的890亿-930亿美元,降低到了840亿美元。受此影响,苹果盘后交易一度大跌约8%。   或受此影响,苹...

    时间:01-04
  •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2019年,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成为发展新动能。随着我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也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软件...

    时间:01-04
  • G60科创走廊 一体化样板间

      G60科创走廊交通枢纽。   沪昆高速公路在公路网编号为G60,始于上海松江区,途经浙江,止于云南昆明。自2005年左右嘉兴提出G60科创走廊概念后,沿线多地在科创领域迎来了喜人变化。2018年6月,来自苏浙皖...

    时间:01-04
  • 嫦娥袖里揣了哪些宝

      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指挥徐欣锋介绍,科学载荷主要分布于“两器一星”中——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共分两次...

    时间:01-04
  • 翩然落月背 再赴广寒约

      这一刻,注定要在人类的太空探索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3日,飞行约40万公里之后,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降落于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和首次...

    时间:01-04
  • 首次!嫦娥四号实现人类探测器月背软着陆 首张!近距离拍摄了月背影像图并传回地面

      1月3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嫦娥四号探测器降落过程(示意图)。   新华社记者 金立旺摄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1月3日10时26分, 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东经177.6度、南纬45.5 度...

    时间:01-04
  • 中国南极科考队昆仑队成功抵达冰穹A地区

      新华社南极内陆1月3日电(记者刘诗平)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昆仑队16名队员2日成功穿越南极内陆冰盖“大锅底”,进入冰盖最高处的冰穹A地区。   当地时间早上8时(北京时间上午11时),昆仑队5辆雪地车...

    时间:01-03
  • 注意!旧手机号不解绑支付宝,银行卡有可能被盗刷

      新华社乌鲁木齐1月2日电(记者于涛)乌鲁木齐市民李女士在更换手机号后,旧手机号只做了注销处理,但未解绑支付宝,导致银行卡内1万元被盗。近日,乌鲁木齐市警方和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联合破获此案。   ...

    时间:01-03
  • 索赔上亿 主播跳槽频现天价违约金

      主播曹海直播截屏   近日,斗鱼直播平台所属公司与知名主播曹海(网名:蛇哥colin)的合同纠纷吸引诸多关注,斗鱼直播平台所属的公司除了要求法院判令曹海继续在斗鱼平台进行直播外,还需向斗鱼平台所属公...

    时间:01-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