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让我们更加了解月球”

2019-01-05 08:49:40

来源: 人民日报

  ■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中国用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力。

  ■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

  1月3日,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的预选区域——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此次任务不仅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月背软着陆,而且通过“鹊桥”中继星首次实现了地球和月背间的中继通信。国外媒体和相关专业人士第一时间对此进行详细报道或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嫦娥四号着陆月背展现了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卓越技术能力,书写了人类月球探索史上的新篇章。

  中国航天能力快速发展的又一力证

  美国《华尔街日报》评论说,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标志着中国雄心勃勃的航天计划树起一座新的里程碑。此次任务不仅是一项科技成就,也是对中华民族复兴梦想的一个完美注脚。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以中国神话中的月亮女神命名的嫦娥四号探测器,是中国一系列航天任务中的一部分。中国在太空探索方面晚了几十年,但中国正在迅速赶上。

  俄罗斯第一频道电视台评价说:“中国人将他们的技术推向了月球,使全世界感到惊讶”。中国航天计划展现了另一个中国奇迹。

  众多欧洲媒体报道了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壮举,并对这一历史性突破给予高度评价。

  欧洲新闻台滚动播出嫦娥四号着陆月背的画面,称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在月球背面成功着陆的国家。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称,嫦娥四号着陆成功,实现人类探测器首访月球背面。中国的太空探索能力正在逐渐增强。

  英国《卫报》刊文称,这是人类太空探索的一个里程碑。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报道称,以前人类发射的航天器曾拍到过月球的远端,但还没有任何航天器或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过。成功着陆月球背面是嫦娥四号任务的第一步,接下来它将执行一系列探测任务,并向地球传回关于月球背面岩石和尘埃的更多信息。比利时法语区广播公司在报道中称,“嫦娥四号着陆月背是人类探索未知世界的一次壮举。”

  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网站报道说,嫦娥四号着陆并探索的这个月球背面是人类迄今为止没有真正研究过的月球区域。通过此次成功着陆月球背面,中国用事实说话,证实了在航天领域的技术能力。嫦娥四号执行此次任务,将对人类了解月球的形成提供重要资料。众多国际知名宇航员都对嫦娥四号成功着陆月球背面表示祝贺,称这是中国航天能力快速发展的又一力证。

  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开辟广阔合作前景

  就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背,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表示,嫦娥四号探测器此次成功降落月球是人类历史上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实现软着陆。在此次探月的大型项目中,俄罗斯方面也有一定贡献,嫦娥四号探测器的电力供应系统就使用了俄方制造的放射性同位素电池。据他介绍,俄中两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了长期而富有成效的合作。“我相信,将来我们还有很多机会进行有效合作,造福我们两国。”

  俄罗斯科学院空间研究所所长阿纳托利·彼得鲁科维奇认为,中国嫦娥四号探测器着陆月球背面是巨大的技术成就,在此之前,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取得过这样的成就。彼得鲁科维奇称,在此次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任务中,中国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即在月球背面如何与地球表面保持通信联络。彼得鲁科维奇指出,嫦娥四号着陆在冯·卡门撞击坑,这个区域的地质研究将十分有趣。科学家解释说,由于月球背面基本不受地球无线电干扰,嫦娥四号任务将对低频射电天文学的研究产生助益。

  欧洲宇航界也对中国此次月球探索任务给予高度评价。欧洲航天局国际关系部门负责人卡尔·伯奎斯特说,嫦娥四号任务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着陆在月球背面,“让我们更加了解月球”。英国马拉德空间科学实验室物理学教授安德鲁·科特斯认为,嫦娥四号未来从月球背面带回的信息将“具有重大价值”,“将有助于人类更深入地了解月球形成的原因”。

  为增进国际交流合作,扩大开放共享,嫦娥四号任务不仅携带了中国的实验项目,还搭载了荷兰、德国、瑞典和沙特阿拉伯四国的科学载荷。来自荷兰的科学载荷是一台低频射电频谱仪,安装在承担嫦娥四号中继通信任务的“鹊桥”中继星上。荷兰奈梅亨大学无线电实验室主管马克·克莱因·沃尔特表示,“在首次着陆月背的历史性时刻,我们也参与其中。”德国明镜在线网站称,德国基尔大学的科学家也参与到了相关科研活动中,借助该校的测量设备,可以更好为未来的载人登月计划做准备。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顾清扬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嫦娥四号着陆月背不仅是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全人类探索太空的重要一步。也就是说,它的意义不仅局限于中国本身,更是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开辟广阔合作前景。

  泰国正大管理学院中国东盟研究中心主任汤之敏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人类探测器首次造访月球背面,值得自豪。中国正在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资源作出越来越多的贡献。从太空的角度来回望地球,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家园,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显其可贵之处。各国只有携手合作,求同存异,才能开创人类共同繁荣发展的明天。(记者张梦旭、殷新宇、花放、任彦、林芮)

  • 相关阅读
  • 种地、造林咋影响全球碳循环?科研人员揭示其中奥秘

      新华社武汉1月5日电(记者谭元斌)由微生物驱动的有机碳分解对全球碳循环具有重要影响。到底种地、造林等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如何影响全球碳循环?来自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的科研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其中奥秘。...

    时间:01-05
  • 高分五号卫星大气环境观测载荷通过在轨测试评审

      新华社合肥1月4日电(记者徐海涛)传统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以近地分布的观测点为主,难以反映区域全貌,而卫星观测技术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近日,由中科院安徽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制、搭载在高分五号卫星上...

    时间:01-05
  • 俄航天集团与欧航局负责人分别祝贺嫦娥四号成功落月

      新华社北京1月4日电综合新华社驻外记者报道:在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后,俄罗斯航天集团总裁罗戈津、欧洲航天局局长扬·韦尔纳分别表示祝贺,积极评价嫦娥四号在月球背面软着陆。   俄航天集团网站3日全...

    时间:01-05
  • 嫦娥四号部分有效载荷开机工作

      图为着陆器地形地貌相机拍摄的玉兔二号在A点影像图。   记者从国家航天局获悉:嫦娥四号着陆器与玉兔二号巡视器分离后按计划开展了相关工作。截至1月4日17时,着陆器上低频射电频谱仪的三根5米天线展开到...

    时间:01-05
  • “嫦娥四号”书写人类太空探索新篇章

      “嫦娥四号”成为人类第一个着陆月球背面的探测器,中国与前苏联、美国有了并列第一的荣誉。“嫦娥四号”的探索将拓宽人类的视野和想象,我们在仰望星空和认知月球之后,必须为人类文明发展探明方向和路径,...

    时间:01-04
  • 苹果多年来首次降低营收预期 大中华区“背锅”

      库克用一封致投资者的信开启了苹果公司的2019年。这封信中,其正式调低2019年第一财季的营收,从之前预期的890亿-930亿美元,降低到了840亿美元。受此影响,苹果盘后交易一度大跌约8%。   或受此影响,苹...

    时间:01-04
  • 软件业将加速赋能制造业

      2019年,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将成为发展新动能。随着我国新旧动能加快转换,也为软件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加速渗透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软件...

    时间:01-04
  • G60科创走廊 一体化样板间

      G60科创走廊交通枢纽。   沪昆高速公路在公路网编号为G60,始于上海松江区,途经浙江,止于云南昆明。自2005年左右嘉兴提出G60科创走廊概念后,沿线多地在科创领域迎来了喜人变化。2018年6月,来自苏浙皖...

    时间:01-04
  • 嫦娥袖里揣了哪些宝

      嫦娥四号搭载了各式各样、功能各异的有效载荷,将为人类科学研究和空间探测发挥重要作用。嫦娥四号任务有效载荷总体指挥徐欣锋介绍,科学载荷主要分布于“两器一星”中——着陆器、巡视器、中继星,共分两次...

    时间:01-04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