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预测2019年科学大事件

2019-01-08 07:23:16

来源: 科技日报

  新年伊始,美国《科学》杂志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对2019年科学领域即将发生的大事件进行了预测,其中包括揭示细胞内部的秘密、发现新物理学、确定下一个太阳系探测任务等等。

  聚焦极地冰层

  如果你想了解不断变暖的地球的未来,可以把目光投向极地。今年,两个国际科研团队将远征两极。

  从今年9月到明年10月,德国破冰船“RV极星号”(RV Polarstern)将在北极海冰上,作为耗资1.2亿欧元的“北极气候研究多学科漂移观测站”项目的中央枢纽。来自中国等17个国家的科研人员将参与该项目,研究极地云层、海洋动力学等,以洞悉北极如何向无冰的夏季转变,从而更好地了解气候变化,提高天气预报和海冰预报的准确性。

  无独有偶,今年年底,美国和英国研究人员将远征南极洲,开展一个耗资5000万美元、历时5年的项目。该项目将使用自动水下航行器、测震仪和贴在海豹上的传感器,研究思韦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上冰的结构、水和冰下陆地的情况,以厘清该冰川是否会在未来几十年内开始崩塌。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用于测量冰层厚度和质量的“重力恢复与气候实验后续”卫星和用于探测极地冰的“冰、云和陆地高度卫星2号”(ICESat-2)于去年相继升空并传回数据,两大极地远征项目也将从中受益良多。

  在μ介子中发现新物理学

  通过研究名为μ介子的粒子的磁性,物理学家希望今年能获得可以指向新粒子或力的结果,让渴求了数十年的梦想照进现实。

  美国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比电子更重、寿命更短的μ介子磁性是否大于理论预测。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在1997年至2001年间进行的“μ介子g-2”实验发现了这种过量迹象。

  2013年,物理学家们把实验移到了费米实验室,对仪器进行了升级,并于2018年1月开始记录数据,首批结果将于今年出炉,届时可能轰动粒子物理学界。

  揭示细胞内部的秘密

  在细胞生物学领域,设备的分辨率越高,揭示的秘密越多。现在,科学家打算将新工具和技术结合,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和3D形式,展示细胞内部情况。研究人员将在单细胞尺度上分析DNA、蛋白质、RNA和表观遗传标记。

  今年,跨学科团队计划将这些方法与冷冻电子断层成像术、痕量分子标记技术及其他显微术结合起来,了解亚细胞结构和过程。这些组合方法可在分子水平生成更清晰图像,揭示细胞如何分裂、改变形状以及基因活动如何影响结构和功能等相关细节。

  “调暗”阳光给地球降温或开展首次实验

  一种通过暂时“调暗”太阳光来抑制全球变暖的地球工程技术可能会在今年进行首次小规模实验。这一太阳地球工程项目的基本原理是:将大量能反射太阳光的气溶胶粒子喷射到高层大气中,模拟火山喷发的降温效果。

  由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家领导的“平流层扰动控制实验”(SCoPEx),将以一种小规模可控的方式测试这一想法。研究小组计划把气球放飞到平流层,在那里释放100克的反光颗粒(可能是碳酸钙)。气球穿过颗粒羽流飞回地面时,会观察其降温效果。

  但这一计划遭到不少人质疑,有科学家认为,它并不会减少导致气候变化和海洋酸化的二氧化碳。目前,该计划还未得到咨询委员会的批准。

  抗疟转基因蚊子非洲放飞

  今年,人们将在布基纳法索看见非洲首批转基因蚊子,这是基因驱动技术对抗疟疾战略计划的第一步。这批蚊子将是按蚊(会传播导致疟疾的寄生虫)家族的第一批转基因蚊子。

  非营利组织“向疟疾宣战”正在开发的基因驱动方法希望在野生种群中传播基因突变,以破坏关键生育基因或改变雌蚊比例,但第一批转基因按蚊不携带这种突变。研究人员将释放不到1万只经基因绝育的雄蚊,观察它们在野外如何生存和分布,从而更好地向监管机构和社区成员介绍转基因蚊子这一概念。

  NASA下一个太阳系探测任务“花落谁家”

  2017年12月20日,NASA宣布了第四次“新疆界计划”(投资规模约为10亿美元的太阳系探测任务)的遴选结果,收集并带回彗星样本和探索土卫六这两项任务进入决赛。今年7月,NASA将确定究竟“花落谁家”。

  “彗星宇宙生物学探索样本取回项目”(CAESAR)将向丘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发射探测器,从彗星表面收集至少约100克样本带回地球。这些样本很可能在几十亿年里没有改变过,可以提供一扇窗口,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彗星在地球生命的诞生中扮演了何种角色。

  土卫六被视为最有可能拥有外星生命的星球之一。如果这些探索任务确定,名为“蜻蜓”(Dragonfly)的半自动四旋翼飞机将飞向土卫六表面,对土卫六的地表成分、结构及大气环境等进行勘测,以寻找可能导致生命出现的化学反应的线索。

  此外,今年5月,一项为期3年、耗资240万美元的针对地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评估将会公布结果。来自50个国家的专家通过评估物种灭绝、海洋保护区范围等指标在未来50多年内的趋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目标指明方向。

  从星辰大海之浩渺到μ介子之微小,从气候变化到生物多样性,除了上面这些几乎“板上钉钉”的大事件,一些“不速之客”——一些意料之外的发现或许更让我们期待。(记者 刘 霞)

  • 相关阅读
  • 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在行动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

    时间:01-09
  • 奖金超诺奖,最高科技奖更有“分量”

    ??? 最高科技奖从500万提高到800万,且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这更能实现科技奖励的价值,鼓励科学家追求科技创新。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

    时间:01-09
  • 北京连续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刘永坦和钱七虎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场。新华社发  刘永坦在家中看书(2018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发  钱七虎在办公室内接受采访(2018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昨天,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时间:01-09
  • 京城老字号尝鲜“刷脸”支付

      今后来老字号消费可以“刷脸”了。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运用支付宝新型支付功能技术的老字号企业。   在华天延吉餐厅西四总店,结账吧台新添了一个iPad大小的屏幕,消费者只需...

    时间:01-09
  • 国家科技奖奖金调整意义重大

      人们感慨科学家的收入不如明星,未必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审视娱乐明星,主要还是希望科技工作者能获得有尊严的收入,从而能够安心在科研道路上攀登。特别是那些默默耕耘在科技一线,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时间:01-09
  • 首钢AI园揭牌 北京添硬科技新地标

      北京再添一处硬科技新地标!   不同类型的自动驾驶车辆招手即停、机器人变身“服务员”在酒店大堂内穿梭、智慧楼宇内“刷脸”就能畅通……这样酷炫的场景,未来都将出现在首钢园区内。日前,“中关村(首...

    时间:01-09
  • “北京通”今年有望接入微信支付宝

      昨天,市经信局披露了2018年所涉及的民生实事任务完成情况。去年,本市超额完成北京通卡发卡工作,多功能北京通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记者也了解到,今年“北京通”将有新动作,试点政...

    时间:01-09
  • 钱七虎: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人物简介   钱七虎,1937年10月出生,江苏昆山人,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60余载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

    时间:01-09
  • 将颠覆和超越进行到底

     应用于蒙华铁路白城隧道的世界首台马蹄形掘进机   新生儿采足跟血检测遗传性耳聋   脑起搏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库布其沙漠防治工程实施后的景观鸟瞰图   车载式低量风送高射程喷雾机作业现场   ...

    时间:01-09
  • “情怀和理想最重要”

      “钱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有什么意义?情怀和理想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团队成员尽管清贫,尽管每次去外场常常要工作两三个月才能回来休整几天,却依然干得有劲、觉得光荣。”刘永坦说。   在祖国北疆,刘永坦...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