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2019-01-07 14:57:1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月7日电题:激励创新 引领发展——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新华社记者张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历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的事迹广为人知,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奋斗不息、创新不止。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发展完善,逐步建立健全既符合科技发展规律,又适应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科技奖励体系。

  “五大奖”形成 国家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完善

  1978年3月,党中央召开全国科学大会,会上对7657项科技成果举行了隆重的颁奖活动,标志着国家科技奖励制度的恢复。40年来,我国科技奖励制度在改革中不断完善。

  ——奖励体系不断丰富。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相继恢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先后设立。随着国家五大奖体系形成,我国科技奖励体系不断完善。

  ——奖励质量持续提升。1999年科学技术奖励改革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总数从每年奖励800项左右减少到不超过400项,2017年又将奖励数量减为不超过300项。

  ——确保权威性和公信力。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始终把促进公开、公正、公平评奖作为科技奖励的生命线,自2006年起实施质量管理体系以来,全面规范和完善了相关工作程序、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使国家科技奖励的管理和评审工作更加科学化、标准化、制度化。

  ——有力支撑国家科技战略。例如1987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中星火奖的增设,2005年把科普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2008年将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纳入国家科技进步奖的奖励范围等,均为国家科技战略有效实施提供了支撑、引导作用。

  10余万人(次)获奖 国家科技奖励提升科学氛围

  40年来,一大批优秀科技工作者,一大批优秀科技成果获得奖励,极大提高了科技工作者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崇尚科学、积极投身科学的良好氛围。

  1999年以来,29名杰出科学家摘取中国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我们感到十分荣幸和激动,这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科技事业的高度重视和对科技工作者的热情关怀。”2009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孙家栋院士说,“荣誉不仅属于我们,也属于科技战线的全体同志!”

  40年来,国家共授予10多万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三大奖,20个国家的113位外籍专家和2个国际组织、1个外国组织国际合作奖。共授予自然科学奖项目1230项,技术发明奖4112项,科学技术进步奖12323项,包括高温超导材料、载人航天、青藏铁路、特高压交流输电、超级计算机、人类基因组计划、杂交水稻、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一大批科技创新成果。

  “新时代,我们的科技事业走出了仿制跟踪,进入了创新征程,我感到了科技兴国、科技强国的强大力量。在知识爆炸、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未来前途无量。”201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王泽山院士说。

  与此同时,科技奖励评价注重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通过奖励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成果,引导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发力。

  近年授予的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都保持在75%以上,牵头完成的达35%以上。获奖者既有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等一大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国有大中型创新企业,也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等一批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的民营企业。

  地方科技奖励超6000项 多层次奖励促全面创新

  作为我国科技奖励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省部级科技奖和社会力量科技奖同样在调动科技人员创造性、推动学科或行业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9年5月颁布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加强了对省、部级科技奖的管理和指导,鼓励和规范社会科技奖励活动。

  目前,部级科学技术奖平均每年授奖约2500项,地方科学技术奖每年授奖约6500项。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部门和地方注重从自身需求出发,激励和引导不同的科技创新活动。很多地方新设置了一些具有地方和时代特色的科技类奖项,有效激发了各方面的创新创造热情,推动国防安全和地方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

  自1999年科技奖励制度改革后,通过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社会力量科技奖奖励数量日渐增多,评审日渐规范。目前设立的面向全国范围社会科技奖励达277项,每年授奖约13000项成果(人)。

  从奖励对象看,不同的奖励各有侧重,几乎涵盖了所有的学科和行业,呈现出各具特色的态势,奖励质量逐年提高,涌现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陈嘉庚奖”等一批学科或行业影响力较大的奖项。

  • 相关阅读
  • 积极推动智能制造,领军企业在行动

      智能制造是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贯穿于设计、生产、管理、服务等制造活动的各个环节,具有自感知、自学习、自决策、自执行、自适应等功能的新型生产方式,是培育我国经济增长新动...

    时间:01-09
  • 奖金超诺奖,最高科技奖更有“分量”

    ??? 最高科技奖从500万提高到800万,且全部由获奖者个人支配,这更能实现科技奖励的价值,鼓励科学家追求科技创新。   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奖金标准进行了调整。其中,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奖金额度由设立之...

    时间:01-09
  • 北京连续三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刘永坦和钱七虎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会场。新华社发  刘永坦在家中看书(2018年12月25日摄)。新华社发  钱七虎在办公室内接受采访(2018年12月27日摄)。新华社发   昨天,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

    时间:01-09
  • 京城老字号尝鲜“刷脸”支付

      今后来老字号消费可以“刷脸”了。记者昨天获悉,北京华天饮食集团公司成为全国首家运用支付宝新型支付功能技术的老字号企业。   在华天延吉餐厅西四总店,结账吧台新添了一个iPad大小的屏幕,消费者只需...

    时间:01-09
  • 国家科技奖奖金调整意义重大

      人们感慨科学家的收入不如明星,未必就是戴着有色眼镜审视娱乐明星,主要还是希望科技工作者能获得有尊严的收入,从而能够安心在科研道路上攀登。特别是那些默默耕耘在科技一线,对社会做出重大贡献的科学家...

    时间:01-09
  • 首钢AI园揭牌 北京添硬科技新地标

      北京再添一处硬科技新地标!   不同类型的自动驾驶车辆招手即停、机器人变身“服务员”在酒店大堂内穿梭、智慧楼宇内“刷脸”就能畅通……这样酷炫的场景,未来都将出现在首钢园区内。日前,“中关村(首...

    时间:01-09
  • “北京通”今年有望接入微信支付宝

      昨天,市经信局披露了2018年所涉及的民生实事任务完成情况。去年,本市超额完成北京通卡发卡工作,多功能北京通卡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记者也了解到,今年“北京通”将有新动作,试点政...

    时间:01-09
  • 钱七虎:铸就“地下钢铁长城”

      人物简介   钱七虎,1937年10月出生,江苏昆山人,防护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60余载从事防护工程研究和人才培养工作,建立了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体系,解决了核武器空中、触地、...

    时间:01-09
  • 将颠覆和超越进行到底

     应用于蒙华铁路白城隧道的世界首台马蹄形掘进机   新生儿采足跟血检测遗传性耳聋   脑起搏器工作原理示意图   库布其沙漠防治工程实施后的景观鸟瞰图   车载式低量风送高射程喷雾机作业现场   ...

    时间:01-09
  • “情怀和理想最重要”

      “钱对一个知识分子来说有什么意义?情怀和理想才是最重要的。我们团队成员尽管清贫,尽管每次去外场常常要工作两三个月才能回来休整几天,却依然干得有劲、觉得光荣。”刘永坦说。   在祖国北疆,刘永坦...

    时间:01-0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