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我国科学家首次观测到超低温下原子分子间的碰撞共振

2019-01-22 07:32:05

来源: 人民日报

  近日,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和赵博教授带领的团队首次成功观测到超低温下原子与分子三体系统之间的碰撞共振,揭示了此前只见于理论探讨的原子—分子相互作用的量子本质,解决了超冷量子化学研究领域10余年来悬而未决的一个难题,相关成果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科学》。

  宇宙中的所有原子、分子都在不停运动,它们如何运动、如何碰撞,是物理学界一直想要理解的重要规律。“通过慢速拍摄技术,我们可以看到子弹如何穿过西瓜、玻璃等。如果我们能够制作这样一部‘3D电影’,展示在不同的场景中,原子和分子相遇、碰撞的各种细节,科学家就可以从量子层面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规律,有望借此了解原子和分子的终极运动规律。”潘建伟说,将拍摄“样片”与理论计算相结合,就可以建立模型,反推出分子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如果对所有‘角色’完成建模,就可以利用量子力学模拟出原子、分子世界真实的运转情况。”

  超低温状态下的双原子分子已经被世界上多个实验室制备出来,但多原子分子体系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而且理论无法计算,10余年来观测超冷分子的碰撞共振一直是该研究领域在实验上的重大挑战。赵博介绍,分子这种体积大、质量重的粒子,只有在极低温度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显著的量子行为。在这种条件下,分子的移动速度非常慢,科学家们就可以通过电场或者磁场锁定研究对象,有充足的时间来研究和控制它们的结构和运动。

  潘建伟、赵博研究团队在超冷原子混合气中制备了温度只有几百纳开(“开”为热力学温度,“1开”相当于1摄氏度)的超冷分子。他们将钾40原子与钠23、钾40分子混合,并制备了基态中的不同超精细能级状态。在这个钾—钠—钾三体系统中,他们利用磁场调节的精密调控寻找碰撞共振,最终“拍摄”到11个共振。

  研究团队表示,下一步会测量更多共振,并希望与理论学家合作,找出准确预测模型,以理解和预测超低温下的原子—分子碰撞。“这也是研究超冷分子碰撞的最终目标。”潘建伟说。

  • 相关阅读
  • 北京轨道交通 试行推出电子定期票

    ??? 据北京市交通委透露,北京轨道交通1月20日起试行推出电子定期票,为乘客地铁出行增添新选择。   据了解,轨道交通电子定期票包括一日票、二日票、三日票、五日票及七日票5种,适用于除机场线外北京轨道交...

    时间:01-22
  • 土星的一天“短”了6分钟

      土星上的一天究竟有多长?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消息,美国科学家利用NASA“卡西尼”号探测器提供的新数据,给出了答案:10小时33分38秒,比20多年前的测量值短了约6分钟。   土星的旋转周期...

    时间:01-22
  • 智能微型机器人可随周围环境“变身”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瑞士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和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携手开发出一种微型柔性机器人,可根据周围环境而改变形状。未来,这款机器人或可被我们吞服,将药物直接递送到病...

    时间:01-22
  • 别不懂装懂,啥事儿都扯上外星人

    ????近日,据英国《自然》周刊报道,天文学家公布了加拿大一座射电望远镜接收到来自遥远星系的神秘信号细节。很多自媒体用耸人听闻的标题把该事件和外星人扯在一起。事实上,所谓的神秘信号是快速射电暴,与外星...

    时间:01-22
  • 澳研发新药对抗肠道“超级细菌”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日前宣布,该校研究人员研发出一种新型抗生素,动物实验表明它可有效抑制一种具有耐药性的肠道“超级细菌”。   细菌通过多种形式“抵抗”抗菌素,逃避被消灭的危...

    时间:01-22
  • 手持二维码轻松登机

      昨天上午10点,深圳机场安检区,马上就要到验证台的刘先生和太太同时打开手机,亮出他们早已下载好的电子登机牌二维码:“以前还要去打印登机牌,现在我们拿着手机就可以过安检、登机,真是越来越简单方便!...

    时间:01-22
  • 互联网巨头抢占“春节红利”

    ??? 一到春节,亲朋好友们便掏出手机找“福”字,手机扫一扫或者互加支付宝好友换福卡的活动又开始了。支付宝五福项目组昨日宣布,今年的支付宝集五福将在本周五20时正式开始,除了大众熟悉的AR扫福字,人们还可...

    时间:01-22
  • 日本“植物工厂”在城市地下种菜

      近年来,日本掀起“植物工厂热”。图为千叶县习志野市的幕张地下植物工厂,工作人员正在查看种植的生菜。   近年来,日本各地掀起一股“植物工厂热”,即在封闭或者半封闭环境中,借助人工光照,使用营养...

    时间:01-22
  • 众科学家解读人类和宇宙奥秘

      日前,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指导、腾讯公司主办,专为青少年量身打造的科普盛会——“2019腾讯青少年科学小会”在深圳举行,这是“腾讯青少年科普计划”系列活动的首站。腾讯联合顶尖科学杂志Science发布全球首...

    时间:01-22
  • 接力,向星辰大海出发

      1月3日,嫦娥四号落月的一刻,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科研人员庆祝降落成功。   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的惊心动魄,已成为人类航天史上的经典时刻,而成功落月后的一个定格,同样将成为人们心中永久的记...

    时间:01-2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