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孩子们,这样触摸新科技

2019-01-24 07:45:43

来源: 人民日报

  一群小鸟从起点出发,遇见了第一个关卡——两根管道中间的空隙,有的小鸟从空隙间钻了过去,另外几只则一头撞上管道,淘汰出局,连续几关过后,剩下的小鸟越来越聪明,总能穿过空隙。近日在北京举办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成果发布会现场,许多参会者饶有兴味地扫描二维码,玩起这个看起来像手机游戏的小程序。

  这是八年级《人工智能》学生用书里的一个程序设计,“聪明的笨鸟”。孩子们需要明白笨鸟变聪明的原因,然后借助人工智能的方法,通过编程,让小鸟规避障碍,顺利过关。

  这套涵盖了三到八年级的《人工智能》学生用书,是由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牵头,联合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广州市教育研究院、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共同发起的“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研发的成果之一。发布会上,中小学人工智能装备、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装备配备方案、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指南等3项成果同时发布。

  这些年,技术的发展、政府的重视,让人工智能迅速成为社会热点。2017年,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018年,教育部进一步明确,要“构建人工智能多层次教育体系,在中小学阶段引入人工智能普及教育”。去年9月,“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项目”应运而生,在走访调研部分中小学、高校科研院所、相关企业之后,项目组聚集起包括院士、人工智能专家、教育专家、一线教师、技术人员等在内的力量,开始了人工智能教育项目的顶层设计和具体研发。

  “人工智能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出书,而在于培养什么样的能力,我们想让孩子看得懂、感兴趣、不落伍,入门普及之后,将来还有可能投身相关领域的研究。”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主任曹志祥表示。

  人工智能4个字说起来简单,但如何让孩子明白其中的原理,并且有兴趣探究?“要将人工智能原理这个黑匣子打开到什么程度,怎样呈现知识,我们琢磨了很久。”项目工作组组长、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处长刘俊波说,最终,项目组决定将学与用相结合,形成通识、技术体验、编程和智能机器人4个模块,并根据目前中小学的教室面积、学生人数等实际情况,提供装备配备方案。

  听起来高大上的人工智能,在这里成为孩子们触手可及的体验:自己动手搭建一个“快递小哥”机器人,自主识别货物并且能把货物运到指定地点,自动卸货;设计控制电灯、窗帘等的“智能家居小管家”程序……“让学生通过实践明白科技原理,应用到生活中,人工智能就不再遥远,而是可观、可感、可触了。”刘俊波介绍。

  目前,不少地方都已经开始探索在义务教育阶段开展人工智能教育,但各地基础和条件各不相同,也面临缺少智能装备支撑、缺少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教研部门共同参与的顶层设计等难点和问题,通过这次“政产学研用”的合力尝试,有望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朝着更加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据悉,今年秋季的新学期,这些新成果将陆续走进北京、武汉、广州、西安、深圳的中小学课堂。

  • 相关阅读
  •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电气工程学最新成果,美国科学家团队成功把普通的数码相机变成了可以查看视线外物体的设备,而以前只有非常专业昂贵的光学系统才能做到这一点。这种更加便宜简单的技术,...

    时间:01-25
  • 这些“智力题” 至今依然难解

    ????近日,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DNA之父”称号的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沃森因在节目中公然宣称,基因导致了黑人和白人在智力方面的差异,涉嫌种族歧视被其就职的研究所剥夺了荣誉头衔。由此,关于人类...

    时间:01-25
  • 新型智轨电车寒冷地区试车

      近日,记者从中车株洲所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智轨电车的试验车,已运抵哈尔滨市组装完毕,即将启动在北方严寒气候条件下的车辆性能测试。该测试将为该车今后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时间:01-25
  • 数码相机就能“看见”隐藏物体

      根据英国《自然》杂志24日发表的一项电气工程学最新成果,美国科学家团队成功把普通的数码相机变成了可以查看视线外物体的设备,而以前只有非常专业昂贵的光学系统才能做到这一点。这种更加便宜简单的技术,...

    时间:01-25
  • 这些“智力题” 至今依然难解

    ????近日,曾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有“DNA之父”称号的美国著名学者詹姆斯·沃森因在节目中公然宣称,基因导致了黑人和白人在智力方面的差异,涉嫌种族歧视被其就职的研究所剥夺了荣誉头衔。由此,关于人类...

    时间:01-25
  • 新型智轨电车寒冷地区试车

      近日,记者从中车株洲所获悉,由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新型智轨电车的试验车,已运抵哈尔滨市组装完毕,即将启动在北方严寒气候条件下的车辆性能测试。该测试将为该车今后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

    时间:01-25
  • 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23日,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在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上线运营。作为市域铁路的核心装备,S1线使用的市域动车组,由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为市域铁路量身打造,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装备。其以动车组技术平台为基础,同...

    时间:01-25
  • 动车与地铁“混血” 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上线运营

      23日,国产首个市域动车组在温州轨道交通S1线上线运营。作为市域铁路的核心装备,S1线使用的市域动车组,由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为市域铁路量身打造,是一种新型轨道交通装备。其以动车组技术平台为基础,同...

    时间:01-25
  • 获中国5G试验第三阶段测试证书

      日前,IMT-2020(5G)推进组在北京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总结大会,来自国内外系统、芯片、终端、仪表等主要产业链企业行业代表聚集一堂,宣布中国5G试验第三阶段测试基本完成,中兴通讯等五家设备厂商荣...

    时间:01-25
  • 获中国5G试验第三阶段测试证书

      日前,IMT-2020(5G)推进组在北京召开5G技术研发试验第三阶段总结大会,来自国内外系统、芯片、终端、仪表等主要产业链企业行业代表聚集一堂,宣布中国5G试验第三阶段测试基本完成,中兴通讯等五家设备厂商荣...

    时间:01-2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