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给自动驾驶一双“慧眼”

2019-02-13 07:35:52

来源: 经济日报

  北科天绘率先在国内发布多线束R-Fan导航避障激光雷达,将科研开发延伸至无人驾驶和机器人领域;采用“半导体封装工艺”,解决了精密光机装调与大尺寸机械误差间跨数量级尺度差异;研发出R和C两个系列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产品,拉开了激光雷达民用化的大幕……正如公司总经理张智武所说,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掌握核心技术是命脉,创新一刻不能停歇

  在2019年美国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多款中国制造的激光雷达炫目而抢眼。重量只有568克车规级激光雷达、高精度激光测量车、探测距离大于200米的无人机雷达系统……作为高科技企业,北京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深耕激光雷达领域13年,凭借自主研发的激光雷达芯片以及众多相关技术储备后来者居上,成为全球激光雷达行业的强劲竞争者。

  填补国内空白

  如果大家对谷歌无人驾驶汽车有所了解,一定会注意车顶上加装的“大壳帽”。帽子上类似报警器的柱状体就是激光雷达,它相当于“眼睛”,让无人驾驶汽车能“看清世界”。

  激光雷达是现阶段广泛应用于无人驾驶领域最重要的传感器。如果没有激光雷达,汽车就无法“感知”周围环境,也无法对环境变化作出有效应对。作为无人驾驶汽车的“标配”,各路巨头纷纷加快布局。

  数据显示,目前激光雷达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预计2020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120亿元。其中,为谷歌无人车提供激光雷达的美国公司Velodyne占据绝对优势,另外100余家新锐厂商竞争力也不容小视。

  以往很多年间,我国激光雷达发展不算顺利,关键产品均需依赖进口。一套激光雷达动辄售价10万美元,一辆进口激光雷达移动测量车则需要上千万元,引进一套激光雷达电力巡检设备也要1400万元。用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武的话说:“眼下激光雷达还属于‘稀缺资源和奢侈品’,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无人驾驶领域的突破创新。”

  意识到这一点,国产激光雷达企业奋起直追,成立于2005年的北科天绘就是其中的代表。如今,北科天绘已经成为国内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军企业,还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测量型和导航避障型两大类激光雷达研制能力的企业。尤其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之前北科天绘主要为国土勘测、电力巡线、铁路检测等研制测绘型激光雷达,并在该领域多次填补国内空白。2016年5月份,北科天绘率先在国内发布多线束R-Fan导航避障激光雷达,将科研开发延伸至无人驾驶和机器人领域。目前,该公司已掌握了激光雷达及芯片核心技术。

  突破技术桎梏

  激光雷达产业正处于“爆发”前夕,谁能率先突破技术桎梏,谁就能掌握主动权。

  在位于北京海淀区永丰产业园的北科天绘研发中心测试室里,一台精巧的激光雷达正在接受测试。测试人员在其前方来回晃动身体,激光雷达“看到”后将信息回传至电脑,屏幕上就出现了一个由几十条光影线条组成的虚拟人形,光与影、动与静交融,科技感超强。

  “要对物体开展三维空间精准测量,关键就靠这些线。”张智武告诉记者,激光雷达打出的每一束光都带有相对位置信息,利用算法可实时生成汽车周围环境的高清数字地图,从而开展目标跟踪和识别。

  北科天绘科技有限公司CTO张珂殊告诉记者,目前大部分激光雷达生产企业采用的都是“多线+多个电路板”多次对准线圈工艺。这种工艺耗时长、效率低、产品体积大,激光发射线与接收电路板的微米级对准步骤甚至需要依靠手工操作。北科天绘选择的技术路线是“半导体封装工艺”,该工艺解决了精密光机装调与大尺寸机械误差间跨数量级尺度差异,可实现激光收发一体化、机器自动对准等,效率大为提高。此外,该工艺可有效实现产品轻小化,让“大块头”激光雷达变成“小身板”。

  民用大幕开启

  业界专家表示,目前用于自动驾驶领域的激光雷达尚处于研发测试阶段,离量产还有不小差距。不过,北科天绘自主研发的芯片和半导体工艺具有明显的后发优势,特别是随着激光“线数”的提高,其在体积、重量与价格方面的优势将愈发明显。

  谈及自家产品,张智武信心满满。“仅就现阶段国内市场而言,如果竞争对手想与我们抢市场,唯一的办法就是打价格战。”

  目前,包括京东物流在内的主流无人物流车都在使用北科天绘的激光雷达产品。张智武告诉记者,由于北科天绘“横空出世”,国际同类产品价格已经下降了80%。

  如今,北科天绘已研发出R和C两个系列混合固态激光雷达产品,拉开了激光雷达民用化的大幕。

  2018年,北科天绘在国内首发C—Flash—128线固态前装激光雷达,大大提升了我国全自主研发生产自动驾驶激光雷达的国际竞争力。同年3月份,公司两款产品获得美国FDA颁发的雷达辐射安全证书,获准进入美国市场。此前,北科天绘的产品已成功出口意大利、俄罗斯、法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2017年海外订单占公司总销售的10%以上。

  “对于高科技企业来说,掌握核心技术是命脉,创新一刻不能停歇。唯有保持快人一步的技术力量,才能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张智武说,公司正在努力向固态激光雷达领域迈进,预计今年将推出基于3D Flash路线的全固态激光雷达。“在这条赛道上,国内厂商与国外同行基本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北科天绘的目标是以全自主、轻小化、低成本国产激光雷达实现超越与引领。”(记者 徐红)

  • 相关阅读
  • “洞察”号着陆器在火星放置“温度计”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消息,当地时间12日,该机构的“洞察”号火星着陆器已将地下热量探测仪成功设置在火星表面,距离此前设置的地震计约1米远。   报道称,接下来,这个温度测量装置的热探头...

    时间:02-15
  • 去小行星采矿致富?醒醒吧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打小行星的主意。近年来,各国科学家提出了开发小行星资源的方案,例如让探测器登陆小行星进行开采、把一颗小行星抓回月球轨道开采等等。最近,奥地利科学家提出的设想,为五...

    时间:02-15
  • “蛟龙”号预计7月乘新母船重返马里亚纳海沟

      自然资源部国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副总工程师丁忠军14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预计今年7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新母船“深海一号”将执行科技部重点研发专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科学应用与性能优化研究任务...

    时间:02-15
  • 手机扫码就能办税缴费

      “办税缴费也能用手机扫码交钱了,办税就像网购一样方便,账户余额不足也不用再跑银行啦!”广东中山市一家企业的办税员赵女士申请代开发票时发现账户资金不足,“尝鲜”使用手机扫码支付缴纳税款,整个缴款...

    时间:02-15
  • 科幻成为中国故事创作新天地

      中国科幻成功实践是改革开放40年巨大科技进步的艺术结晶,为新时代现实主义创作提供苍穹与大地的想象资源,为书写“环球同此凉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中国视角和中国经验   今年春节档,中国科幻电影取得...

    时间:02-15
  • “离子风”吹动新飞机

      没有螺旋桨,也没有涡轮叶片;无需化石能源,也不需要太阳能驱动——经典科幻影视剧《星际迷航》中的离子风飞行器有望变成现实。最近,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架颠覆传统动力系统的飞机,即用正...

    时间:02-15
  • “机遇”号火星车完成探测使命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2月13日正式宣告,由于屡次试图唤醒失联的“机遇”号火星探测器未果,“机遇”号探测火星的任务正式结束。“机遇”号项目经理约翰·卡拉斯13日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举行的记者会上...

    时间:02-15
  • 人工智能 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人工智能是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性技术,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其他产业加速融合,广东涌现出一批新产业、新业态,不仅给传统企业带来了新的生机,还初步形...

    时间:02-15
  • 平台卖家,别想着打擦边球

      电子商务法施行以来,绝大部分电子商务经营者与平台经营者都向合规合法看齐。但记者调查发现,一些漏网之鱼要么打法律擦边球,要么顶风作案,给行业健康有序发展带来一定影响。   未来,如何让电子商务法...

    时间:02-15
  • 北京公交地铁将“一码通乘”

      昨日,2019年北京市交通工作会议召开。记者从北京市交通委获悉,今年北京市的机动车保有量将控制在620万辆左右,新机场线一期、7号线东延、八通线南延等3条轨道交通新线将开通试运营,运营总里程达699.3公里...

    时间:02-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