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去小行星采矿致富?醒醒吧

2019-02-15 07:48:02

来源: 科技日报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许多人开始打小行星的主意。近年来,各国科学家提出了开发小行星资源的方案,例如让探测器登陆小行星进行开采、把一颗小行星抓回月球轨道开采等等。最近,奥地利科学家提出的设想,为五花八门的小行星开采攻略谱写了新的篇章。

  据西班牙《阿贝赛报》网站近日报道,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专家托马斯·迈因德尔及团队提出,人类可以将空间站设置在一个自转的小行星内,从“内部”开采小行星资源。该研究发表在美国阿奇夫论文预印本网站上。

  对于这一开发热潮,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研究员杨宇光认为,目前看不到这样的需求。

  在小行星内部建站?只能防辐射而已

  虽然目前开采小行星的设想很多,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想法都是将探测器发射到小行星上,开采资源后带回地球,或直接在太空用于建设。

  迈因德尔团队却认为这种方式无法实现。因为大多数小行星重力很弱,常规挖掘的撞击力足以将设备反推到太空中。按照他们的想法,如果将空间站模拟成圆柱体,建在一个自转的小行星内部,就会产生人造重力,以便进行开采,同时可以保护采矿平台及航天员免受辐射等环境危害。

  不过,怎样将空间站“植入”小行星内部?如果是通过挖坑,岂非与直接开采一样会面临微重力的尴尬?记者的这些疑问,在外媒报道中没有找到答案。

  抛开工程问题不谈,杨宇光认为,该设想确实有一点好处。他说,无论是登陆月球还是火星,都会用土壤填埋基础舱以抵御辐射。如果要长期在小行星上进行开采,进入其内部相当于得到了一层辐射屏障。但其意义仅此而已。“我认为这件事还非常长远。”他表示。

  迈因德尔自己也对媒体说:“科学研究和科幻小说之间的界限在这里有些模糊。我认为对小行星资源进行真正的开采,至少还要等20年左右。”

  想靠开采小行星发家致富?目前没有此需求

  除了漫长的等待,也许并不像想象中那么美好。首先要面临的是距离。

  杨宇光说,即使是近地小行星,距离地球最近时通常也有数百万公里,人类访问一次可能需要几个月时间。如果没有稳定的货运补给,航天员生活会有很大困难。“毕竟现在人类重返月球都很难,登陆小行星虽然比登陆火星难度小,但要长期驻留,也是规模很大的工程。”他表示,“我认为未来20年内不会发生。”

  另一个问题是,开采小行星资源能带来多大效益。以耗资巨大的阿波罗计划为例,多次无人、载人登月活动带回的月壤,总共不过382公斤而已。杨宇光认为,在小行星上开采资源带回地球,从经济角度说毫无意义。“没有什么元素或矿物是地球上发现不了的。即使是地球上很稀有的矿物,开采成本肯定也比去小行星上开采要低得多。”他说,除非是基于科学考察目的,带回少量样本进行研究,这会有很大的科学价值。

  要说利用小行星资源,杨宇光认为原位利用才有价值。“例如从小行星岩石中提取可以制作推进剂的物质,或是可用的材料,直接在现场生产制造,这比带回地球实用得多。”他说。

  综上所述,希望靠开采小行星发家致富的小伙伴们可以醒醒了。杨宇光表示,无论是科学探索还是原位资源利用,都是很长远的事。至少在人类登陆火星以前,基本看不到这样的需求。(记者 付毅飞)

  • 相关阅读
  • “85后”博导施一:病毒研究要“顶天立地”

      新华网北京2月18日电 题:“85后”博导施一:病毒研究要“顶天立地”   新华网记者 陈听雨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研究员、中科院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单凭想象...

    时间:02-18
  • 技术创新要真正聚焦应用

    ??? 技术创新要聚焦真正的目标,瞄准应用需求这个靶心发力。 ??? 最近,不少计算机语音识别企业纷纷开始研发人工智能专用芯片,通过结合软硬件、匹配应用场景,进一步精准开拓市场、满足用户特定需求。并且,对...

    时间:02-18
  • 面对“智能校服”不能只看到智能

    ??? 一言以蔽之,面对“智能校服”,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这是一个不错的创意,但还存在着不足和短板。   人脸识别考勤、GPS定位、无现金支付……据媒体报道,近日,一款智能校服被曝出正在中国西南地区十余所...

    时间:02-18
  • 库布其治沙变化遥感图成“网红”

      地球比20年前更绿了,中国和印度贡献了三分之一的增长——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近日发文介绍一项最新研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表示,人口密集的国家通常会因为过度开发而导致土地退化,但中国依靠保护、扩大森...

    时间:02-18
  • 无需GPS,机器人也能回家

      据美国《每日科学》网站近日报道,法国研究人员受沙漠蚂蚁的启发,研制出一款新型“蚂蚁机器人”(AntBot),这是首款无需全球定位系统(GPS)就可以自由探索周围环境并自动返回的行走机器人。这项研究为自动...

    时间:02-18
  • “智慧大脑”指挥 旅客返程路顺畅

      “您好,欢迎致电海南省政府综合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请问开车出岛怎么预约过海?”……   2月12日,12345海口市民服务智慧联动平台热线人工坐席上,80名工作人员正在紧张忙碌,受理、签收...

    时间:02-18
  • 伪人工智能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AI无疑是这几年的一个热门行业,不论是创业项目数量、融资金额,还是融资速度都很突出。但近日,多家媒体发文,认为2019年AI或迎来寒冬。由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委员会去年7月发布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

    时间:02-18
  • “AI+VR”智能修车为“平安春运”保驾护航

      “上面的图是上次入库整修抓拍的,下面这张图是这次入库的走行部状态,红色圆圈的部分是系统 ‘找茬’找到的两张图不同之处,就是提示我们注意的疑点,”技术员赖明根指着两张图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一台...

    时间:02-18
  • 社区电商服务还得精准点儿

      一边是国安社区开启“瘦身”模式,调整关闭几十家门店,一边是不少扎根社区的新品牌跑马圈地,想通过小区拼团融合线上线下。面对社区电商这个新市场,如何突破“最后一公里”配送难题,各家都在摸索,服务的...

    时间:02-18
  • 与大海的创新“约会”——青岛创新发展侧记

      新华社青岛2月15日电题:与大海的创新“约会”——青岛创新发展侧记   新华社记者张旭东、徐冰   《流浪地球》和《疯狂的外星人》在春节档电影中携手突出重围,它们不仅由同一科幻作家编剧,而且有同一个...

    时间:02-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