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全国首个5G火车站来了

2019-02-19 08:31:43

来源: 中国青年报

??? 今天,上海移动正式在虹桥火车站启动建设5G网络,这将是全国首个采用5G室内数字系统建设的火车站,计划在2019年年内完成5G网络深度覆盖。届时,广大旅客将享受到高速、便捷的各类5G网络服务。

  2019年春运期间,上海虹桥火车站的日均客流量达到了30万人次以上,这些游客在火车站使用的单日流量超过了7000GB,预计2020年春运,这一数字将增长到14000GB。明年春运,游客们将有望戴着VR眼镜在火车站观看专属电影。

  虹桥火车站是亚洲客流量排名前列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中国铁路交通的一张重要名片,每年发送旅客超过6000万人次,高峰期间单日旅客发送量超过33万人次。随着5G时代的到来,如何更好地利用5G网络满足超高人流密度产生的电话、上网、移动支付等网络需求成为运营商不得不面临的重大课题。

  虽然5G具有大宽带、低时延、大连接的特性,但受限于5G高频穿透性差等因素,将5G引入室内并实现全覆盖并不容易,更何况是在拥有超大建筑体量、超高人流量和话务量的虹桥火车站。

  上海移动携手华为拿出的方案是5G DIS——这款在上海研发的产品是当前业界唯一可商用的5G室内产品,且已经具备批量发货能力。据悉,目前很多厂商布局的5G基站主要集中在室外,而5G室内数字系统开始布局,标志着5G全场景连续覆盖即将成为现实。

  今天,上海移动携手华为向公众展示了5G DIS技术使能下载1.2Gbps的网络峰值速率。这意味着,旅客在登录该系统支持的网络后,下载一部大小为2GB的高清电影最快只需不到20秒钟,实现候车和乘车娱乐体验无缝衔接。此外,5G网络下,还可以实现智慧机器人问路、送餐等互动。

  此外,随着5G室内数字系统应用场景多样化,未来的5G车站除了可以满足大量人群场景下的高速上网、随时随地移动支付的需求外,还可以支持4K高清视频通话体验、超高清多路视频回传等业务,为旅客带来更美好的出行体验。

  华为无线网络首席营销官周跃峰说,5G来了以后,对云业务将有极大帮助,或许未来火车站智能化水平将超出人们的想象。

  记者了解到,截至今年1月中旬,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已签订了30个5G合同,发货超过2.5万个基站,拥有2570项5G专利。(记者 王烨捷)

?

  • 相关阅读
  • 去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月21日表示,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5.2%,较上年提升...

    时间:02-22
  • 科技助老 用青春守护夕阳

      2月20日,中宣部授予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并发布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北京榜样”在本市已选树5年,本次由50名“北京榜样”组成的优秀群体均是每年年榜荣誉的获得者。从2014年到2018年,“北京榜...

    时间:02-22
  • “网约护士”来了,居家养老无忧?

      手机上下个单,护士即可上门服务。近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引...

    时间:02-22
  • 国内医美互联网平台巨头欲赴美上市

      新春伊始,刚在消费旺季赚的盆满钵满的整形美容市场,便出现骚动。   2月19日,据彭博社消息,国内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氧已经秘密申请美国首次公开募股。据知情人士消息,该公司通过此次发行筹资约3亿美元,...

    时间:02-22
  • 进社区为老人提供公益性互联网培训

    ??? 张佳鑫,90后,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2014年度“北京榜样”,2017年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拥有众多标签的张佳鑫,参加过多次大大小小的表彰活动,面对采访...

    时间:02-21
  • 美团点评辟谣“大众点评将消失”

      2月20日晚间,有消息称大众点评这一大众熟悉的品牌即将迎来变数。如摩拜单车被收购后更名为“美团单车”一样,大众点评将被改名或被直接放弃。据了解,为了提高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所有美团点评的产品将...

    时间:02-21
  • 你用光子给自己“美图” 科学家用缪子“透视”庞然大物

      生活中的拍照更完整的说法或许是:让光子的轨迹投射出人或美景的影像。不止光子,利用电子、正电子、质子等各种粒子的成像技术是人们“定格”的常用方法,经常被用来反应微观、宏观、致密、疏松等不同特点的...

    时间:02-21
  • 带着技术走出去 我国科研成果远赴阿拉伯

      近日,宁夏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中阿技术转移中心)透露,2017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签约项目“中阿节水设备技术转移合作协议”1.1亿元合同资金,已由阿曼合作方落实到位,这标志着宁...

    时间:02-21
  • 我科学家发现单分子晶体管中电子的量子干涉效应

      记者20日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洪文晶团队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电力大学陈文博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在单分子电化学晶体管中电子的量子干涉效应,...

    时间:02-21
  • 新工艺加持 秸秆中淬炼出高科技产品

      “当下的秸秆利用,看似‘吃干榨尽’,实则效率低下。”近日山东省“两会”期间,唐一林代表带来的一份调研报告直指“秸秆还田导致的海绵田、虫害泛滥以及秸秆利用低效问题”。由圣泉生物质研究院、中科院化...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