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京东金融承诺不触碰用户隐私底线

2019-02-20 07:58:26

来源: 科技日报

  京东金融产品开发的一个低级错误,被普遍缺乏安全感的网民当作又一起侵犯用户隐私的事件。

  当电商、互联网金融等应用平台因不当收集、窃取、泄露用户隐私而成为网络安全的“重灾区”时,只有说明真相才能减轻集体焦虑。

  2月16日凌晨,有网友微博爆料了京东金融APP涉嫌窃取用户隐私的图片。随后3天,京东金融连续就此事发布文字说明,坦诚产品开发出现“BUG”,绝对没有对用户照片和截屏私自上传,未发现一张未经授权的用户图片被收集。

  该事件祸起京东金融去年底发布的“图片助手”新功能(已下线),原功能设计需求是切换后自动停止该功能。但是,用户将京东金融APP切换到后台后,该功能继续运行,继续接收新增图片通知(包括截屏和照片)等,并在本地缓存。

  同时,经安全团队深度评估,该功能也不应该使用手机缓存技术,而应直接使用手机实时内存(RAM)实现并增强提醒。这样,当切换或退出京东金融APP时,信息将自动被清空。

  虽然有点不可思议,但京东就是犯了这样一个低级错误。

  虽然京东金融强调,这个功能调用的几项通用技术均不具备图片自动上传的能力,图片仅缓存在用户手机本地。但是,不同于支付宝和微信的“聊天缩略图”功能,京东金融毕竟在后台运行状态下缓存用户的图片,获取用户在其他应用内产生、与其自身服务无关的截图,并且,普通用户很难发现。

  对此疑虑,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认为,京东金融自动获取图片的行为,涉嫌侵犯用户个人隐私,但是否泄露用户隐私,需要结合其获取后有无将该部分图片进行上传等因素来综合判断。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副主任赵占领认同京东金融的“BUG”说法。赵占领表示,如果真的要通过这种方式收集用户个人信息,应该不会把用户的截图放在京东金融APP的文件目录里,留下明显的证据,京东等大企业通常在保护用户信息上比较用心。

  “平台绝不能以牺牲用户的隐私作为发展的代价,不论处于何种情境,电商平台在获取个人信息的同时,就有保护个人信息的义务。”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助理分析师蒙慧欣说,“APP平台从技术上采取有效的措施对用户的个人信息进行保护,是获取消费者信任的基础,也是平台合规发展的根本。”

  个人信息保护非一战一役,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法律权益部分析师姚建芳特别提醒用户,要格外注意对自身隐私的保护,在安装APP时,应当留意其获取的授权包括哪些,开启仅在使用期间获取功能,及时关闭不需要的授权。(记者 刘 艳)

  • 相关阅读
  • 去年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2月21日表示,2018年我国网络零售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国网上零售额突破9万亿元,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7万亿元,同比增长25.4%,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45.2%,较上年提升...

    时间:02-22
  • 科技助老 用青春守护夕阳

      2月20日,中宣部授予北京榜样优秀群体“时代楷模”称号并发布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北京榜样”在本市已选树5年,本次由50名“北京榜样”组成的优秀群体均是每年年榜荣誉的获得者。从2014年到2018年,“北京榜...

    时间:02-22
  • “网约护士”来了,居家养老无忧?

      手机上下个单,护士即可上门服务。近日,国家卫健委正式发布《关于开展“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工作的通知》及试点方案,确定今年2月至12月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试点“互联网+护理服务”,引...

    时间:02-22
  • 国内医美互联网平台巨头欲赴美上市

      新春伊始,刚在消费旺季赚的盆满钵满的整形美容市场,便出现骚动。   2月19日,据彭博社消息,国内互联网医美平台新氧已经秘密申请美国首次公开募股。据知情人士消息,该公司通过此次发行筹资约3亿美元,...

    时间:02-22
  • 进社区为老人提供公益性互联网培训

    ??? 张佳鑫,90后,北京邮电大学青年教师,夕阳再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创始人,2014年度“北京榜样”,2017年获第六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拥有众多标签的张佳鑫,参加过多次大大小小的表彰活动,面对采访...

    时间:02-21
  • 美团点评辟谣“大众点评将消失”

      2月20日晚间,有消息称大众点评这一大众熟悉的品牌即将迎来变数。如摩拜单车被收购后更名为“美团单车”一样,大众点评将被改名或被直接放弃。据了解,为了提高DAU(日活跃用户数量),所有美团点评的产品将...

    时间:02-21
  • 你用光子给自己“美图” 科学家用缪子“透视”庞然大物

      生活中的拍照更完整的说法或许是:让光子的轨迹投射出人或美景的影像。不止光子,利用电子、正电子、质子等各种粒子的成像技术是人们“定格”的常用方法,经常被用来反应微观、宏观、致密、疏松等不同特点的...

    时间:02-21
  • 带着技术走出去 我国科研成果远赴阿拉伯

      近日,宁夏中国—阿拉伯国家技术转移中心(以下简称中阿技术转移中心)透露,2017中阿技术转移与创新合作大会签约项目“中阿节水设备技术转移合作协议”1.1亿元合同资金,已由阿曼合作方落实到位,这标志着宁...

    时间:02-21
  • 我科学家发现单分子晶体管中电子的量子干涉效应

      记者20日从厦门大学获悉,该校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洪文晶团队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电力大学陈文博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在单分子电化学晶体管中电子的量子干涉效应,...

    时间:02-21
  • 新工艺加持 秸秆中淬炼出高科技产品

      “当下的秸秆利用,看似‘吃干榨尽’,实则效率低下。”近日山东省“两会”期间,唐一林代表带来的一份调研报告直指“秸秆还田导致的海绵田、虫害泛滥以及秸秆利用低效问题”。由圣泉生物质研究院、中科院化...

    时间:02-2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