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载人龙飞船首飞:美航天不再“仰仗”俄罗斯飞船?

2019-03-04 07:01:43

来源: 新京报

  从安全出发,2011年美国就终止了航天飞机载人的太空探索,一直改由乘坐俄罗斯的宇宙飞船到空间站进行研究。

  美东时间3月2日2时49分,美国太空探索公司(Space X)在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首次试飞载人版“龙”飞船(Dragon 2)。

  根据Space X的规划,飞船发射24小时后与国际空间站进行对接,5天后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载人龙飞船内有7个座位、3个窗户,能够一次搭载7名宇航员。它还为国际空间站上的宇航员携带大约180千克物资。

  美国探索星空历来是使用航天飞机

  在人类仰望星空和探索星空的实际操作中,能否把人送到太空是一个既检验科技水平的试金石,也是人类能否深入探索和研究太空的分水岭。实际上,载人到太空并返回,人类早就做到了。但是,要将人员送到空间站或月球和火星上,并且平安地送回到地球着陆,有着不同的技术和安全路径。

  这种不同的技术和路径实际上体现为美苏的激烈竞争。1957年,苏联率先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61年又把第一名宇航员送上太空。美国当然不甘心落于苏联之后,于是推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但是,美国把宇航员送上太空使用的是可部分重复使用、实现天地往返的航天飞机。

  苏联使用的则是一次性产品——宇宙飞船,如“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号系列货运飞船。载人飞船把人送到空间站或太空后,在返回地球时,是让返回舱实现软着陆,让里面的人平安返回地面。这种返回方式可以较大程度地确保人员的安全,但是,飞船只能使用一次,因而造价和成本比较高。目前,随着科学发展,现在可以多次往返使用。

  美国在当时经过评估,采用了如同飞机一样可以多次起飞降落的航天飞机,并认为在使用上更先进,还可降低成本,一架航天飞机至少可以重复使用100次。但是,实践证明,航天飞机的安全性是一个巨大的短板。

  航天飞机安全性不及宇宙飞船

  1986年1月28日上午11时39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发射升空后第73秒就发生爆炸解体,机上7名宇航员全部罹难。

  不幸在几年后再次上演。2003年2月1日,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地球大气层时解体,导致美国7名宇航员死亡,而且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是美国的首架航天飞机,执行过多次升空任务。

  这两次航天飞机失事一次是在发射升空之时,一次是在返回地球之时,说明载人航天飞机一旦失事,就是覆巢之卵式的灾难,因为航天飞机没有在紧急情况下出逃的通路,或者说无法设计逃离通道。

  当然,并不是说载人飞船就不会出现故障和意外,但相比而言,载人飞船有返回舱,在出现故障时可以启动逃生机制逃亡。2018年10月11日,俄罗斯联盟号载人飞船升空时出现故障,俄罗斯宇航员阿列克谢·奥夫奇宁和美国宇航员尼克·黑格启动逃生机制,返回舱与火箭紧急分离,并抛出降落伞安全着陆。因此,只要逃生机制正常启动和运行,载人飞船的安全性就比航天飞机大得多。

  从安全出发,自美国的第4架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于2011年退役后,美国就终止了航天飞机载人的太空探索,一直改由乘坐俄罗斯的宇宙飞船到空间站进行研究。这既受制于人,也说明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落后,美国当然要采用各种方式追赶。

  美国抛弃航天飞机

  现在,Space X采用的也是飞船,说明在太空探索的技术路线上,安全已经成为各个国家认可的第一要素。既然飞船的安全性迄今还没有后来超越者,所以它也就成为各个有志于载人探索太空的国家的首选。

  当然,Space X的载人飞船在此之前已经有所创新和改进,也就是试验成功了可重复使用的升空火箭,因而可以节约很多成本。

  不过,此次Space X公司发射的飞船只是搭载一个假人模型,身着太空服,坐在窗户旁边。在其头部、颈部和脊柱周围都装置有传感器,可搜集人类在乘坐太空飞船时可能会遇到的力量类型的数据。并且,还要看5天后脱离空间站返回地球时是否能顺利着陆,以及评估从假人模型获得的数据是否安全。

  Space X创始人埃隆·马斯克表示,“龙”飞船2的重点仍然是服务于美国宇航局,这说明该项技术正是美国太空探索的重要技术力量,也是太空竞争的一种体现。而且,如果“龙”飞船运行正常,将寻求商业客户,这些客户可能会包括前往国际空间站的私人公民。

  因此,“龙”飞船载人模型升空试验,既是美国本土航天飞船把宇航员送入太空的“关键第一步”,也是在为未来的太空旅游奠定基础。

  □张田勘(科普作家)

?

  • 相关阅读
  • 玉兔二号在月亮上看石头

      科技日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唐婷 付毅飞)来自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官微的最新消息称,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唤醒后工作正常。巡视器已于3月3日18时25分进入月午。预计3月10日9时出月午,3月13日10时进行月夜...

    时间:03-05
  • 微信“跑分”日赚千元?当心涉洗钱

    ? 微信“跑分”链条分析   日前,一种利用微信支付、支付宝等进行“跑分”的兼职项目悄悄在贴吧、网络等渠道流行,只需缴纳最低200元的押金,就可以参与抢单,最高按照2%获得佣金,一天稳赚2000元……   这...

    时间:03-05
  • 智能餐厅不只是“机器人炒菜”

      只需在屏幕上点一点,就能完成选桌、点菜、结账等一系列流程。一个个造型可爱的机器人将美食送餐到桌,后厨空无一人只有巨大的机器臂膀不停地翻炒……已往只存在于科幻电影中的场景,如今随着一家家智能餐厅...

    时间:03-04
  • 日本人工智能应用强于研究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速,在金融、交通、医疗、安保等众多领域的应用已经让人们见识到人工智能社会到来可能带来的巨大变革。日本作为一个经济科技大国,对人工智能技术的研发积极投入,对其应用充满期待...

    时间:03-04
  • 量子信息技术上演“星际之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量子技术应用于信息的获取、存储、传递、处理和使用等过程中,形成了量子保密通信、量子计算模拟、量子精密测量等典型应用,随着第二次量子革命的出现,量子信息技术将促进感知、计算、...

    时间:03-04
  • 阿里云再次宕机回应称已全部修复

      阿里云并未公开详细赔偿细节;业内人士称,用户可选择“多云”部署,以避免宕机损失   阿里云又宕机了,这一次发生在午夜。   3月2日23时55分左右,阿里云开始出现大规模故障,位于华北地区的多家互联网...

    时间:03-04
  • 当我们从太空遥望地球

      国产科幻片《流浪地球》的热映,让更多国人对太空产生了兴趣。其实,除去科幻的外衣,人类探索宇宙的脚步从未停止过。如今,已有越来越多的人类乘坐航天飞船,离开地球进入太空,宇航员的生活也渐渐通过影像...

    时间:03-01
  • 新技术可灵敏检测基因编辑是否脱靶

      基因编辑的“子弹”如果没有命中目标,就会产生脱靶效应,可能会导致诸如癌症等不良的基因变异。这种风险让人们对这种新的技术手段望而却步。近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与国内外研究机构的研究者们合作...

    时间:03-01
  • 全国联网收费高速公路年底实现移动支付全覆盖

      2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透露,到今年年底,争取全国联网收费的高速公路人工收费车道移动支付全覆盖。   李小鹏说,为方便群众,交通运输部在高速公路的人工收费车道推...

    时间:03-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