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科学家应该在科普上多花点时间

2019-02-27 07:58:58

来源: 科技日报

  今年春节以来,在《流浪地球》的带动下,全国兴起一股航天热,激发了公众对科学精神、科普教育和商业航天产业的关注。

  2月25日,在位于三亚的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内,一场关于空间科技创新与商业航天产业协同发展的研讨会正在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商业航天企业家、科普教育工作者都提到:科学家应积极践行社会责任,开展科普工作,科普应提升与公众交流的手段和能力。

  科普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

  “或许,你早已用上了北斗,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备受青少年欢迎的中国科协科普中国形象大使,人称“北斗女神”的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徐颖,以《北斗的发展与应用》为题发表演讲,从北斗应用现状、应用方向及未来的北斗系统发展方向等,再次给现场观众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科普课。

  作为一名80后的青年科学家,徐颖近年来积极参加多项科普活动,撰写了关于卫星导航的系列科普文章。

  “我们科普很久了,但是类似转基因等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还是和社会大众的整体科学素养有关系的。”徐颖说,“科学家做科普往往会被看作是不务正业。但是,我认为,科普是科学家的社会责任。科技管理部门应从制度设计上鼓励科学家参与科普,让更多人认识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

  “很多时候,科普和谣言的区别就在一线之间。科学家做科普,不仅仅传播科学知识,更多的是传递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包括严谨、创新、质疑等。”徐颖说,科学普及需要更多科研工作者和传播者,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能多花一点时间跟公众讲解他最了解的那部分知识,让科学跑在谣言前面,避免“谣言满天飞,辟谣跑断腿”的情况。

  科普也是一门学问

  “北斗和遥感,谁能用一句话讲清楚?”中科院空天信息研究院海南研究院执行院长杨天梁问道,他之前从事科研工作,如今成为科技管理者。他说,起初自己也不懂该如何用最简单、生动的方式向公众解释诸如“北斗与遥感的区别”的问题。

  与会专家认为,国际上很多优秀的科普作品,尤其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科普推广,做得很有深度,通俗易懂又不失趣味,我国在这方面还有差距。

  杨天梁称,自己现在已是一名科普爱好者,致力于在科研和科普中间发挥“桥梁”作用。他说,科普也是一门学问。

  “科普教育应统筹兼顾科学性和通俗性。”科技日报社总编辑刘亚东认为,国家把科普工作和科技创新提到同等重要位置,是非常具有远见的。

  未来科普应是沉浸式的

  科普推动航天产业发展,航天科普是商业航天一部分。不久前,先后宣布开启建设的海南省三亚未来科技馆和文昌国际航天城建设项目,都受到了社会的关注。业内人士认为,正如各地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一样,海南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是正当其时。

  商业航天产业,有创新的要求也有科普的内涵。新华社解放军分社原记者白瑞雪,以资深媒体人的敏锐视角感受到了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价值空间,随着职业转型,她选择自主创业,成立了专业从事航天科学教育与应用推广的科技公司。

  白瑞雪在谈及科普教育及航天延伸产品时说,公众与航天的关系,已经从围观者,发展到参与者、体验者,甚至客观评价者。航天文化传播和教育内容方面,已经从过去单一的情感共鸣,发展到了包括科学精神、科学知识、科学方法在内的多元体验。

  公众理解航天仍然有一些障碍。科普工作要做到从“专业术语”到“公众语言”的转化,中国航天传播应从品牌、文化、专业人士、产业化等方面进行提升。白瑞雪认为,科学和人文怎么结合,决定了传播的效果。让航天与文化相结合,让航天与每个人的日常生活发生联系,未来的科普产业,应该是沉浸式体验的产业。(记者 江东洲 刘 昊)

  • 相关阅读
  • “晒靓照” :解锁隐藏功能 拍大片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在这个专属“女神”的节日,当然少不了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晒靓照”。如何才能拍出美照?虽然现在徕卡镜头、滤镜、人工智能、AR效果等软硬件让手机的拍照性...

    时间:03-07
  • 国内电商巨头积极试水海外市场

      电商巨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日前有消息称,京东开始在谷歌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商品。目前在谷歌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京东主要销售的事其自有品牌Joybuy下的耳机、键盘等500种商品。阿里巴巴也在积极探索东南亚...

    时间:03-07
  • 数据显示:互联网普及率近六成 网友爱看短视频 千元机仍是主流

      去年以来,移动互联网行业、移动终端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4G、WiFi网络的普及,不仅是网络社交、游戏、在线音乐、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等发展迅速,短视频、外卖平台、新型电商等更是蓬勃发展。近日,据...

    时间:03-07
  • 俄罗斯披露最新月球探测计划: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着手建造月球基地

    月球基地构想图   近期,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内部披露了其最新的月球探测计划,公布了无人和载人月球探测的整体方案,明确将于2031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于2031~2035年将四个探测器发送至月球,最终建立月球基地。...

    时间:03-07
  • “探月俱乐部”60年来不断扩容

    长征三号乙遥三十运载火箭整装待发,准备送嫦娥四号前往月球。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也是人类开展深空探测活动的第一站。全国空间探测技术首席科学传播专家庞之浩向科技日报记者介绍,从1959年至2017...

    时间:03-06
  • 维护空中电波秩序 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迎来严管

      从3月1日起,在国内销售无线电发射设备的各种实体,需要在销售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注册所在地的省级无线电管理机构办理销售备案手续。   这是工业和信息化部日前发布的《无线电发射设备销售备案实施办法...

    时间:03-06
  • 欧洲“火星快车”探测器拍摄的图像显示 数十亿年前火星曾有河流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欧洲航天局所属的“火星快车”探测器拍摄到的图像显示,火星表面惠更斯环形山附近的一个地区存在干涸河谷,从而表明火星表面曾存在丰富的水资源。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火星...

    时间:03-06
  • 历史上真的有冰雪地球吗

      新闻背景   近日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中,地表的画面都是冰天雪地,就连海洋都变成了坦途,运送火石的车辆畅行无阻。为什么电影里面会有这种设定?地球上曾出现过这种场景吗?   1. 太阳系中有很多“...

    时间:03-06
  • 5G商用将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元

      5G将为信息消费释放强劲动能。记者3月5日从中国信通院独家获悉,预计2020至2025年间,5G商用将直接带动信息消费8.2万亿元,其中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终端产品的升级换代将释放4.3万亿信息消费空间。   “...

    时间:03-06
  • 玉兔二号在月亮上看石头

      科技日报北京3月4日电 (记者唐婷 付毅飞)来自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官微的最新消息称,嫦娥四号着陆器和巡视器唤醒后工作正常。巡视器已于3月3日18时25分进入月午。预计3月10日9时出月午,3月13日10时进行月夜...

    时间:03-0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