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长征系列火箭完成第300次飞行任务

2019-03-11 07:15:29

来源: 新京报

  3月10日0点2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发射“中星6C”卫星。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供图

  昨天凌晨0点28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我国长征三号乙火箭成功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自1970年以来的第300次发射。

  记者从长征火箭研制方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目前我国正在进行6型新型长征火箭的研制和前期研究。其中,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和长征八号计划明年首飞,实施载人登月的重型运载长征九号预计2030年首飞。

  “中星6C”广电传输专用卫星可确保安全播出

  此次发射的“中星6C”卫星,是用于广播和通信的地球静止轨道通信卫星。卫星采用我国自主研制的东方红四号公用平台,配置25路C频段转发器,覆盖我国国土、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岛国。

  “中星6C”卫星是我国广电专用传输卫星,主要负责提供C频段广播电视节目的传输服务,是继“中星6A”、“中星6B”、“中星9号”和“中星9A”之后,又一颗满足我国广播电视信息传输要求,确保广电业务安全播出的高质量卫星。

  该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在轨交付后,将由中国卫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运营管理。

  300次发射将506个航天器送入太空

  从1970年长征一号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卫星开始,这次发射是我国长征火箭的第300次出征。49年来,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先后有17型火箭投入使用,将506个航天器送入预定轨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宇航部部长尚志介绍,长征火箭实现了从无到有、从串联到捆绑、从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和月球探测器、从现役运载火箭到新一代运载火箭等一系列重大跨越,具备了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类型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正按计划研制,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乙已进入试样阶段,将承担空间站舱段发射任务。重型运载长征九号重大工程实施方案论证全面开展,预计于2030年左右首飞。

  ■ 释疑

  发射频率和成功率如何?

  每百次发射间隔缩短,总成功率96%

  自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火箭首飞,长征火箭的第一个100次发射用时37年,第二个100次发射用时7.5年,第三个100次发射仅用时4年多。

  尤其是2018年,长征火箭发射37次并连续成功,年发射次数居世界第一,而且创造了近20年来一年内连续成功发射次数最多的纪录。

  “每个100次发射时间间隔的缩短,不仅表明长征火箭高密度发射已实现常态化,而且反映出中国航天的高速发展和中国科技水平、综合国力的快速提升。”尚志说。

  与此同时,长征火箭发射成功率不断提升。据统计,长征火箭300次发射成功率约为96%,与前50次相比,后250次成功率明显提升且趋于稳定。在第三个100次发射中,长征火箭发射了225颗航天器,发射成功率高达97%,居世界领先地位。

  “按照国外统计,中国火箭发射成功率位居世界第一。”运载火箭与航天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龙乐豪表示,长征火箭的高成功率得益于我国航天工业半个多世纪的积淀,包括技术积累、人才培养、管理机制体制、技术规范等。

  龙乐豪说,目前长征火箭进入了稳定、高速的发展期,高密度发射已是常态,反映出国民经济建设的需求。

  长征火箭如何更“接地气”?

  推出“太空顺风车”等商业航天服务

  在继续实施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国家重大任务基础上,长征火箭也将更加贴近商业和民生,开创更多“接地气”的服务模式。

  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了解到,航天科技集团在商业航天领域推出了“太空专车”“太空顺风车”“太空班车”3种“太空车”概念,满足商业发射市场多元需求。

  多种长征新一代运载火箭新型号,未来有望用于商业航天发射服务。其中,长征六号甲、长征七号甲和长征八号都计划在2020年首飞,几型火箭将大幅降低发射成本、提高安全性,并缩短发射周期。长征十一号火箭已经实施过多次商业发射,去年一次将“珠海一号”五颗卫星送入轨道,完成“太空专车”服务。

  据航天科技集团一院院长郝照平介绍,“太空车”是该院全新航天产业运营模式“航天+”的一部分,该院还将逐步实施 “太空星网”“亚轨道飞行体验”等面向大众的商业航天计划。

  同时,长征火箭还面向全球的大众化小卫星搭载服务,发布了“太空速递”网站,为全球小卫星客户提供搭载服务。

  长征火箭发射大事记

  第1次发射

  1970年4月24日21时35分,长征一号火箭将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送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美、法、日后第五个独立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用时37年

  每年平均发射约2.7次

  第100次发射

  2007年6月1日0时08分,长征三号甲火箭将鑫诺三号通信卫星送入太空。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法国之后第四个实现运载火箭100次发射的国家。

  用时7.5年

  每年平均发射约13.3次

  第200次发射

  2014年12月7日11时26分,长征四号乙火箭将中巴资源一号卫星04星送入太空。中巴地球资源卫星项目由中国和巴西共同投资、联合研制,被誉为南南合作的典范。

  用时4年

  每年平均发射约23.5次

  第300次发射

  2019年3月10日0时28分,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火箭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卫星用于广播和通信,覆盖我国国土、澳大利亚及南太平洋岛国。(记者 倪伟)

  • 相关阅读
  • 量子通信是不是伪科学?潘建伟这样回应

      “墨子号”发射快三年了,到底有什么新发现?量子通信和公众有什么关联,到底是不是伪科学?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中科院院士潘建伟有...

    时间:03-11
  • “悟空”号卫星: 拨开暗物质的“乌云”

    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   “过去的一年,那只‘猴子’没有让我们失望。”春节后,记者来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该台副台长、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首席科学家常进开门见山地说。   当全国上下都在庆祝...

    时间:03-11
  • 2019商业航天时间表出炉 将实现首次海上发射

      3月10日零点28分,我国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将中星6C卫星送入太空。至此,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发射次数刷新为“300”。记者从航天科技集团获悉,2019年我国商业航天发射依然亮点频频,包...

    时间:03-11
  • “点燃木星拯救地球”?不,木星探测才是正经

       木卫二着陆器示意图   “朱诺”号木星探测器艺术效果图   图片来源: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电影《流浪地球》中,木星曾为试图逃离太阳系的地球制造了大麻烦。地球本想借助木星引力加速逃亡,但差点被...

    时间:03-08
  • LG电子下半年将推出卷轴电视

      据外媒报道,韩国LG电子已大幅降低了2019年款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机的价格,并决定今年下半年在韩国率先推出屏幕可以卷起来的卷轴电视机。   据韩国《中央日报》报道,LG电子6日在首尔麻谷洞LG科学公...

    时间:03-08
  • “晒靓照” :解锁隐藏功能 拍大片

      明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国际妇女节,在这个专属“女神”的节日,当然少不了在朋友圈、微博、小红书等社交平台上“晒靓照”。如何才能拍出美照?虽然现在徕卡镜头、滤镜、人工智能、AR效果等软硬件让手机的拍照性...

    时间:03-07
  • 国内电商巨头积极试水海外市场

      电商巨头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日前有消息称,京东开始在谷歌的电子商务平台上销售商品。目前在谷歌的电子商务平台上,京东主要销售的事其自有品牌Joybuy下的耳机、键盘等500种商品。阿里巴巴也在积极探索东南亚...

    时间:03-07
  • 数据显示:互联网普及率近六成 网友爱看短视频 千元机仍是主流

      去年以来,移动互联网行业、移动终端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随着4G、WiFi网络的普及,不仅是网络社交、游戏、在线音乐、移动支付、共享出行等发展迅速,短视频、外卖平台、新型电商等更是蓬勃发展。近日,据...

    时间:03-07
  • 俄罗斯披露最新月球探测计划:执行载人登月任务,着手建造月球基地

    月球基地构想图   近期,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内部披露了其最新的月球探测计划,公布了无人和载人月球探测的整体方案,明确将于2031年执行载人登月任务,于2031~2035年将四个探测器发送至月球,最终建立月球基地。...

    时间:03-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