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取消 竟因航天服“不合身”

2019-03-27 06:34:28

来源: 科技日报

  北京时间26日凌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原定于29日在国际空间站实施的太空行走由“女子双打”改为“男女混双”,航天史上首次全女性太空行走最终未能成行。

  3月6日,NASA宣布由安妮·麦克莱恩和克里斯蒂娜·科赫两位女性航天员执行3月29日的太空行走任务,为国际空间站换装功能更强的锂离子电池。之前也曾有女性航天员出舱工作,美国佩姬·惠特森太空行走甚至达10次之多,但都有男性航天员的陪同。因此,全女性太空行走就有了特殊的意义。

  26日凌晨,NASA发布“任务简报”,宣布29日任务改由克里斯蒂娜·科赫和男航天员尼克·海牙合作完成。原因是安妮·麦克莱恩在22日已经完成过一次太空行走,她发现她的舱外航天服“内衣”——上身玻璃纤维硬壳(HUT)不合身,“中等”号码更合适。但到29日仅有一件中号航天服可供使用,只能满足一名女航天员出舱。因此NASA地面任务管理人员在与麦克莱恩等人沟通后决定更改任务部署。

  美国约翰逊航天中心发言人布兰迪·迪恩解释说,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可以根据身材差异选择不同的航天服部件加以组装。目前空间站中的HUT有中号(M)、大号(L)和特大号(XL)三种,每种都有两件。NASA根据航天员在地面训练时使用的航天服尺寸预测其在太空中需要的号码。但是,航天员的身材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中会有所变化。

  麦克莱恩自去年12月进入国际空间站以来,身高已经“长高了”5厘米,这或是其没有合适号码的原因。航天员能否穿大号航天服将就一下?恐怕不能,太空行走并非只是出去“走一圈”。29日航天员要在失重状态下、穿着160公斤的航天服出舱工作7个小时。航天服不合身会影响航天员手、手腕、手臂灵活配合,甚至可能导致航天服与空间站碰撞、剐蹭等风险。

  女性身材导致的太空行走“着装”问题一直困扰着航天界,美国正在研制的新型软体航天服可以根据航天员的身材调整大小,足以满足95%的男性,却也只符合5%的女性要求。(记者胡定坤)

?

  • 相关阅读
  • 5G商用:三大运营商 谁“砸”的钱多?

      近期,三大运营商先后发布财报,纷繁的数据背后,5G投资也渐渐浮出水面。透视三大运营商财报,南方日报记者算了算5G的这笔投资账。   钱包准备得如何?   先从营收来看,按照发布的年报,2018年,中国...

    时间:03-29
  • 苗圩:5G技术将八成用于移动物联网 年内适时发放5G牌照

      正如4G成就了移动互联网一样,物联网时代的到来,需要速度更快的通信基础5G作为支撑。从去年开始,从国家到设备商、运营商都在积极布局5G技术。   “5G应用20%将用于人和人之间通讯,80%可能用于物与物之...

    时间:03-29
  • 家电业上下游联手“掘金”

      近日,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参观者在一组油烟机和灶具展品前驻足观看。 新华社记者 方 喆摄   在当前市场重重压力下,家电业开始在产业链融合发展上寻找新的增长点。作为市场发展的迫切需...

    时间:03-29
  • 厨房设备既拼“颜值”也比品质

      国内整体厨房设备市场的增长空间非常大,企业需要加强质量管理和创新能力,既要重视设计,又要增强产品品质   近年来,伴随消费升级,国内厨具需求大幅增长,我国整体厨房产业步入黄金发展期。但自2018年以...

    时间:03-29
  • 无人驾驶,即刻出发

      图① 炫酷的无人驾驶“车队”列队完毕,即刻出发。   图② “阿波龙”抵达站点,操作面板上弹出相关提示。 本报记者 牛 瑾摄   博鳌超级医院吸引了不少参观者前来参观学习。本报记者 袁 勇摄   在开...

    时间:03-29
  • “积木+AI”共塑教育新生态 鲸鱼机器人来了

      图为孩子们正在玩鲸鱼“积木机器人”。(资料图片)   最近,一款名为鲸鱼AI Module的“积木机器人”悄悄地在孩子们中流行起来。其发明者、上海鲸鱼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吕佩章告诉记者,鲸鱼机器...

    时间:03-29
  • 电视开机广告涉嫌侵害消费者利益

      许多消费者发现,家里买回一台智能电视机,一开机就会自动播放视频广告,有些广告时长更是达到100多秒,让人忍无可忍。但有些品牌的电视机要去除开机广告有不小的困难,个别品牌甚至表示开机广告是系统预装,...

    时间:03-29
  • 鲍勃·泰勒:互联网的精神领袖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那些曾经为互联网贡献奇思妙想的精神领袖和项目组织者往往容易被人忽略。而鲍勃·泰勒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既不是科学家,也不是企业家,但他是第一个萌发了新型计算机网络试验设想...

    时间:03-29
  • 大脑磁场感应真的是“第六感”吗?

      即便证明动物和人都有感应磁场的能力,但把这种感知称为第六感,可能还需要更多的研究,以及相关学科的大多数专业人员的认可。   3月19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团队发表在eNeuro上的一项研究,似乎对人们历...

    时间:03-29
  • 交通部推1209亿元降成本“组合拳”

      “2019年,通过综合施策,预计降低物流成本1209亿元。” 在3月28日的国新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新闻发言人吴春耕说,力争通过3年努力,实现运输结构更优、运输效率更高、物流营商...

    时间:03-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