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智能手机已“软”“硬”不分

2019-04-03 08:02:17

来源: 经济日报

  最近智能手机市场挺热闹,国内外厂商你方唱罢我登场,关于“软”与“硬”的争论不绝于耳。有观点认为,软件只是在这个核心硬件交替的特殊时期,手机厂商保持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变“软”的趋势只会延续到硬件创新出现质的变化的阶段。未来,硬件的竞争将会决定全球手机市场的重新分配

  苹果公司日前召开的2019年春季新品发布会让“果粉”们大吃一惊——没有翘首以待的硬件新品,而是新闻、视频以及将要上市的游戏服务等软内容,传递了苹果公司向软件和服务化发展的信号。

  就在苹果发布会刚刚结束,华为在法国发布了P30,新手机在拍照等硬件方面进一步升级,似乎又表明智能手机的硬件升级仍无止境。

  未来,智能手机到底是要变“软”,还是变“硬”?显然,在当前硬件缺乏革命性创新的阶段,变“软”不失为市场良策。但随着5G的到来,智能手机很快又将迎来一波硬件创新潮,谁能在这次浪潮中拔得头筹仍是个问号。

  硬件创新青黄不接

  智能手机变“软”乃是发展环境所逼。近年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销量不断下滑,存量市场用户换机意愿不强,市场趋于饱和,增量空间很小。

  有预测称,今年全球智能机销量预估下滑3.3%,手机、电脑、手表等硬件发展空间收窄,将达到瓶颈期。即使是中国市场也不例外,中国信通院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2月,国内手机市场总体出货量1451.1万部,同比下降19.9%。

  即使是苹果公司也难逃市场大势,在多个区域尤其是中国市场销售额持续下滑。据统计,2018年第四季度,苹果整体营收为629亿美元。其中,服务业务收入达到99.81亿美元,实现了大幅增长,在营收中比例显著提升。由此可见,软件和服务可以弥补一部分的硬件创新不足,在硬件创新乏力的当下,智能手机变“软”将获得有效的新利润增长点。

  “苹果在2019年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发布的4个重磅服务,其核心是苹果在新闻阅读、移动支付、游戏娱乐、视频应用等使用场景下对用户需求的深入解读,同时也是提升使用频次的一个高效途径,可见增加用户黏性是此次升级软件和服务的核心。”众诚智库研究中心总监马婧说。

  “智能手机变‘软’的根本原因在于4G手机大浪潮退去,折叠屏、5G等亮点创新和应用仍处于早期阶段,消费者没有换机的刚需,换机周期拉长。”赛迪顾问集成电路产业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陈跃楠分析说,目前,国内智能手机厂商没有一家拥有绝对的碾压性技术创新,硬件更新暂时停滞,消费者的体验不会有太大的差别,折叠屏等技术暂时难以给厂商、市场及用户以实质性的助力。

  因此,如何在技术相似、质量相似的产品市场中提升现有的用户体验,成为国产手机产商获取市场份额的关键。加强手机软件功能和类型成为今年手机厂商努力的重点,也将影响着各品牌手机厂商的销量和市场份额。

  变“软”抢占新入口

  同时,陈跃楠分析说,软件化相对于硬件的研发竞争成本较低,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具有更高的性价比。

  不过,在移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当下,智能手机早就“软硬不分”了。正如陈跃楠所言,手机厂商在研发软件的同时,也加强了手机与其他设备的相关性,加快了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国内许多互联网厂商提供了更大的市场和平台,更直观的是消费者可以有更好的体验。

  近年来,国产手机之所以能赶超国际品牌、进军产业中高端,一个重要的原因正是紧跟“软”技术,其新品发布越来越强调人工智能等软件集成。而在手机内容服务提供商中,擅长移动互联网应用的中国企业更是风头正劲。在全球APP应用排行榜前10位中,中国企业占据了一半。可见,在智能手机产业生态圈中,内容十分重要早已成为共识。

  “智能手机不是在向软件化方向发展,而是更为生态化和服务化。”马婧认为,这是由于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混合现实等新一代技术的兴起,智能手机在未来不仅可以作为移动互联网的入口,还可以作为语音和混合现实等的交互入口。

  而要想快速抢占下一个时代的“入口”,必须同时拥有软硬件产品的支持及场景化应用的落地,因此也对智能手机厂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技术或带来颠覆

  “底层技术无感化、合作伙伴生态化和智能服务场景化是未来智能手机发展的趋势,但前提条件是自身具有强资源支撑。”马婧认为,苹果的iPhone、iPad、iMac三大硬件设备在全球累计激活用户达14亿人,远远超过了大部分硬件公司和软件公司,能够与之匹敌者很少。因此苹果推出的任何平台或服务都是建立在14亿用户群体之上的,可谓是占据了顶级流量入口,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翩翩起舞。

  尽管苹果着力变“软”,但国产手机的硬件比拼似乎仍然火热。随着三星和苹果等巨头在中国手机市场份额的下降,华为、OPPO、vivo等国产品牌展开了对中国市场的争抢,而硬件仍是比拼核心。

  陈跃楠强调说,智能手机变“软”的趋势将延续到手机硬件出现质的变化的阶段,比如5G全面布局,折叠屏手机技术成熟、价格下降并稳定等,软件并不能弥补硬件创新不足的颓势。

  “未来,硬件的竞争将会决定全球手机市场的重新分配。”陈跃楠认为,目前,国产手机真正的硬件更新主要在于5G、折叠屏、三摄、屏下指纹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在国内手机厂商中,天罡芯片和巴龙5000的问世,使得华为的5G硬件布局走在了世界前列。而在其他领域,国内外厂商也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发中。

  当前,智能手机真正的比拼核心在于5G和人工智能。国内外一线手机厂商都陆续在手机上加入了人工智能功能。5G与人工智能会相辅相成,5G将帮助更多的人工智能应用落地,人工智能则可以让5G网络更灵活、更高效地被使用。

  5G时代,网速全面飙升,“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将大幅改变人们的日常生活,社交、购物、娱乐等体验纷纷革新。通过“超级大脑”,云、边、端会进一步协同起来,更好地融入万物互联的世界,帮助用户更多、更快、更便宜地调用算力、数据与存储资源。陈跃楠预计,在5G+人工智能的“双核驱动”下,各行各业转型升级的门槛会不断降低,手机产业的发展将进入“快车道”。

  “当5G和人工智能全面普及后,5G或人工智能成为不可或缺的要素后,软件对于消费者购机的影响将会减弱,到那时,手机厂商肯定会更侧重于各种搭载5G和人工智能的硬件研发。”陈跃楠说。

  • 相关阅读
  •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实现5G信号主场馆全覆盖

      新华社北京4月2日电(记者余俊杰、王爱华)在2日举行的国新办发布上,福建省常务副省长张志南介绍,下月初召开的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大幅提高智能化水平,实现5G信号主场馆全面覆盖。   据悉,第二届...

    时间:04-03
  • 中国航天科工亮相德国汉诺威工博会

      新华社德国汉诺威4月1日电(记者张毅荣 张家伟)2019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1日在德国汉诺威正式开展,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航天科工)亮相博览会,就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传统产业和传统高端装备制造创新升...

    时间:04-03
  • “携号转网”,给用户更多获得感

      数据来源:中国信通研究院等   北京移动78元套餐,包月50分钟语音、10G流量;上海电信30元套餐,包月100分钟语音、10G流量。不同地区、不同运营商的套餐设置竟然有这么大差别,你有没有想过“携号转网”呢...

    时间:04-03
  • 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去年达31万亿元

      “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将于今年5月6日至8日在福建省福州市召开。”在2日举行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杨小伟说。   本届峰会的主题是“以信息化培育新动能,用新动能推动新发展...

    时间:04-03
  • 前两月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完成业务收入近1500亿元

      记者2日从工信部获悉:今年1—2月,我国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收入、利润实现同步增长,行业规模继续扩大。   总体来看, 1—2月,我国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企业完成业务收入1498亿元,同比增长10.0%。值...

    时间:04-03
  • 雄安两周年现场:菜鸟驿站打造快递最后100米服务标准

      新华网雄安4月2日电(周靖杰)4月1日是雄安新区设立两周年,在参观雄安市民服务中心时看到,在快递最后100米的解决方案中,菜鸟驿站提供的免费保管、方便寄件、绿色回收等服务颇受欢迎,极大方便了工作人员。...

    时间:04-02
  • 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发布:8家车企54辆车跑了15万公里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日前,中国首份自动驾驶路测报告由北京市交通委、公安交通管理局、经济和信息化局正式对外发布。在这份名为《北京市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2018年度工作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时间:04-02
  • 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示教指导完成 专家:具有深远意义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今天(1日)上午,广东首例5G+4K远程手术示教指导在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完成,标志着5G在广东首次正式应用于医疗实践。   4月1日上午,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胸壁外科专家王文林...

    时间:04-02
  • 5G爆发 无人驾驶或许最早落地

      3月27日,海南琼海,博鳌智能网联汽车及5G应用试点项目现场,参加博鳌亚洲论坛的嘉宾与工作人员体验无人驾驶汽车。视觉中国供图     “现在虽然有的地方谈6G,但6G真正要来也是2030年以后的事情,因此未...

    时间:04-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