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拆开包裹,看看菜鸟的“智能干货”

2019-04-12 06:33:21

来源: 科技日报

  10层楼高的立体仓库内,机器人忙着搬运拣选货物,摄像头能自动识别消防通道是否堵塞……近日,菜鸟网络宣布,其位于天津武清的未来园区已经完成IoT(物联网)智能升级并投入使用。这一园区内大量应用了IoT、AI、边缘计算、机器人调度等技术,实现了园区智能化管理、自动化生产,是华北首个“未来园区”。

  不过,菜鸟CTO谷雪梅强调,未来园区仅仅是数字化、智能化物流链路中的一环,结合电子面单、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物流天眼、智能语音助手等智能产品,快递物流业将在京津冀区域实现全链路IoT智能升级。在新技术成果的加持下,传统物流业已经改头换面,搭上智能+的快车。

  未来物流园区有“脑子”

  菜鸟智慧园区项目人黄璟说:“大型物流园区内,货物储量大,车辆人员进出频繁,安全风险高,管理难度大。”在去年中旬召开的2018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宣布启动物流IoT战略,谷雪梅表示,这有望彻底解决传统园区存在的管理困境。

  记者通过观看未来园区的一段实景视频发现,从进入园区开始,每一个人员的识别、每一辆车辆的导引,都由数字化方式完成。园区里的每一块井盖都变得智能,监控探头会自主计算识别异常状况,连水电表都会自己抄表读数。“通过应用新技术,目前武清的园区内水电使用量、仓储温湿度、是否有水浸情况均能实时在线显示,加载算法的摄像头也能在出现离岗、消防通道阻塞、非法闯入和违章停车等情况时起到智能识别、自动报警的功能。”黄璟表示,园区占地近千亩,为包括商超、小电器、数码产品、美妆和快消等数千个商家提供商品存储、发货服务,通过将数据集成在手机中,一部手机就可以管理园区。园区的管理也由传统的被动巡查,变成了实时掌握、主动介入。

  要想实现园区的智能化,最关键的是给它装上“智慧大脑”。也就是改变目前的旧园区管理方式,让物流园区更加智能、有序、安全。

  据谷雪梅介绍,未来园区首先是“一切设备均有传感器”。“通过传感器,整个园区内的各种设备、设施将连接在一起,从而实现对园区温度、湿度,甚至井盖下的水位等环境的实时感知,一旦出现异常,可以立即报警。”

  其次是“一切摄像头自主运算”。未来园区里分布的摄像头和普通物流园区的看起来相似,其实有着本质的不同——每个摄像头都能通过捕捉的影像,实时计算分析,从而实现车辆的智能调度、备货的科学管理等。

  机器人“大力士”提高拣选效率

  记者了解到,未来园区内,在包裹打包拣选区域,机器人负责搬运,助力工人完成商品拣选、打包;在分拨区域,摄像头能自动识别出包裹目的地,按照目的地的不同将包裹分类,方便下游集中配送。总之,一切为了解放人手、提高效率而服务。

  据谷雪梅介绍,无人仓也是未来园区的标配。通过投用自动化流水线、AGV机器人、机械臂等自动化设备,分拣效率可以大幅提升。“在园区内的仓储区域,10层楼高的立体仓库,面积达到数万平方米,存储面积超过一般仓库5倍通过由机器人完成货物的上架和下架,实现全无人操作。”菜鸟网络资深物流专家刘雨鸣表示。

  以AGV机器人为例,它是仓库里的“大力士”,可以举起500公斤的重物。消费者在网上下订单后,该机器人会立即到存储商品的货架区,将装有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巨型货架搬运到拣选工作站,拣选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会把商品从货架上取下。机器人和人工协作完成商品的拣选,后续才能够打包发货。

  据刘雨鸣介绍,传统作业模式下需要人到货架区找货,非常辛苦,效率不高。普通拣选工人一天需要走几万步。使用机器人搬运之后,拣选工人只需要在工作站等待,无需走动,工作效率超过普通拣选工人3倍还多。

  物流天眼“教”摄像头学会思考

  未来园区内虽说“一切摄像头自主运算”,但这些摄像头都只是普通摄像头,为何普通摄像头能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因为普通摄像头被加载算法之后,就变得能感知会思考,成了重要的物联网设备。

  “摄像头以前只是监控记录功能,但大规模增加算法后,现在能够识别车位是否空闲,卸车装车作业是否在正常进行,场站内堆积度是否饱和,通道有没有被堵塞等问题。”德邦快递营运研发中心高级总监丁俊哲介绍了试用“物流天眼”系统后的新变化。

  据介绍,“物流天眼”视频云监控系统将全国超过1000个分拨中心、18万个网点的100多万个摄像头全部智能化,通过智能算法分析采集感知到的视频数据,实时分析车、货、人的动态,并为管理者做决策辅助。

  “以往场站内管理人员80%的时间都在进行现场巡检,现在均由摄像头完成实时识别,第一时间智能推送给总台,由总台调集人员迅速处理。”丁俊哲说,“物流场站内的管理模式,也由人员主动巡检、不能及时发现异常,或者异常导致场站停摆后再被动介入的处理模式,变成了实时智能管理模式。测算显示,场站内流转效率因此提高了15%。”

  刷脸秒级响应让取件很“无感”

  在取件落地的终端,目前菜鸟驿站智能柜也做到了高度智能化。“目前,国内所有带摄像头的菜鸟驿站智能柜都已经开通刷脸取件功能,消费者可以在柜子上自主选择、授权,使用刷脸取件功能。”菜鸟驿站智能柜高级工程师赵德山表示。菜鸟驿站智能柜是菜鸟驿站最后100米包裹服务的组成之一,覆盖了包括北、上、广、深、杭在内的全国大中城市,作为上门服务的补充,为消费者提供多元可选的取快递服务。它融IoT、人脸识别技术为一体,既实现了取件的智能化,也实现了柜子管理的智能化,可故障自检、远程维护等。

  据赵德山介绍,智能柜的刷脸取件功能存在特殊的技术挑战,“我们的智能柜主要布设在室外,相较于室内场景,室外的环境会因为光线、背景等存在各种不确定性,从而影响人脸识别的成功率”。

  通过半年多的技术攻坚和灰度实施优化,技术团队研发了适合室外环境的人脸识别技术,并设置了环环相扣的身份验证交互流程,保证了取件安全。“消费者一刷脸,系统可以秒级响应,让消费者迅速完成取件,可谓‘无感取件’。同时,后台已经进行多轮比对和活体检测,即便使用本人的照片、视频等,也无法通过核验。”赵德山说。

  消费者如果因为整容等原因导致容貌发生较大变化,也可以方便快捷地通过智能柜更新照片,刷脸取件。“数据显示,我们早前在部分区域开通刷脸取件功能,产生了超过百万次刷脸取件记录。经过多次技术更新迭代后,目前尚未发现误识导致的误取包裹事件。”赵德山说。

  除刷脸取件外,据赵德山介绍,用户还可以自主设置,如果不同意将包裹存放到柜子里,快递员就无法打开柜门,以各种方式满足用户的多样化需求。(记者 崔 爽)

?

  • 相关阅读
  • 网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启动

      为严厉打击传播低俗信息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文化环境,全国“扫黄打非”办公室日前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网上低俗信息专项整治。此次专项行动于2019年4月启动,将持续开展8个月,着力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

    时间:04-12
  • 悄悄向企业端靠拢 短信业务闷声发大财

      近年来,随着即时聊天工具不断普及,从QQ到微信再到视频聊天,手机用户联系他人的方式不断翻新,从而导致短信和语音电话业务收入不断下降,运营商甚至曾为此叫苦不迭。   然而,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

    时间:04-12
  • 不认450万赔偿 咪咕与优酷再开战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版权风波再起。4月10日,中国移动旗下咪咕视讯与优酷公司侵害著作权纠纷三案在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开庭审理。   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随着各路的资本涌入视频网站,“超级剧...

    时间:04-12
  • 连光都无法逃脱的黑洞是怎么拍的?

      广义相对论预言,将会看到一个近似圆形的暗影被一圈光子圆环包围,由于旋转效应,黑洞左侧更亮。   2017年4月参加EHT观测的8个VLBI台站   VLBI原理:多个望远镜可等效成一台孔径更大的望远镜   ...

    时间:04-12
  • 北京顺义打造智能网联汽车小镇

      无人驾驶是未来城市的生活方式之一。在美国密歇根州,政府和企业专为无人驾驶测试建设了世界上首个模拟小城镇Mcity。地处北京北部的顺义北小营,正在为无人驾驶汽车“私人订制”1200亩全封闭测试场,打造未来...

    时间:04-12
  • “甜甜圈”版黑洞照片,是爱因斯坦埋下的“彩蛋”

      视点   “有图有真相”,黑洞照片的发布,为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其“吞噬机制”提供了直接素材。   北京时间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

    时间:04-12
  • 优步IPO计划融资100亿美元 拟5月初上市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美国网约车平台优步公司已决定在首次公开募股(IPO)中寻求融资大约100亿美元,并将在当地时间周四公布IPO招股书。此外,公司将在4月29日开始的一周启动投资者路演,使公司能够确定IP...

    时间:04-12
  • 外商投资电信企业达129家

      我国电信业务开放进程加快。记者近日从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获悉,截至2019年3月底,获得批准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共129家。外商投资经营电信业务主要集中在增值电信业务领域,其中在线数据处理与交易处理、信息...

    时间:04-12
  • “月宫一号”总设计师刘红:把科幻做成科学

      “月宫一号”外观示意图。资料照片   刘红1994年在莫斯科大学进行博士论文答辩。资料照片   刘红在“月宫一号”内查看植物生长情况。资料照片   人物小传   刘红,1964年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

    时间:04-12
  • 专家:“超级真菌”来自哪里?攻击谁?会暴发吗?

      30多个国家发现耳念珠菌感染病例   专家:“超级真菌”在中国大规模暴发可能性较小   人与微生物之间正发生一场恶战,这不是电影中的情节。   目前,30多个国家发现了耳念珠菌感染病例。中国大陆已出现...

    时间:04-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