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网购进口保税产品需要知道什么

2019-04-17 09:02:06

来源: 经济参考报

  近年来,我国跨境电商业务呈现井喷式发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开辟了专门板块。跨境电商业务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消费者以便捷的方式、低廉的价格购买海外产品的需求。然而,网购进口保税产品并不同于一般网购产品,面对这一新生事物网购买家们还存有一些认识盲区;同时,现实中还有一些无良商家在利益的驱动下以普通商品冒充保税产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保税产品的信誉。

  跨境电商企业履行告知义务

  消费者对产品自行担责

  2018年,褚某在C公司经营的店铺购买澳洲某品牌左旋肉碱片,收货后发现产品中非法添加了滑石粉,诉至法院要求赔偿。经法院审查,涉案产品中确实添加了滑石粉,且未张贴中文标签,产品不符合我国有关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标准及标签规则。但法院认定C公司为跨境电商企业,其在产品经营页面明确列明了产品的销售渠道及风险告知,褚某所购买的进口保税产品不适用国内相关规则,驳回了褚某的全部诉讼请求。

  消费者提供个人身份信息

  属明知所购产品渠道而自行担责

  2017年,郑先生在B公司经营的店铺购买6罐奶粉,收货后发现产品没有中文标签,诉至法院要求退货并十倍赔偿。B公司答辩称,郑先生所购买的是进口保税商品,涉案商品是从保税仓以郑先生的名义报关、清关,并提交了相关证据。郑先生则称并不知晓涉案产品为进口保税产品。法院审理后认为,B公司除在页面明示相关信息外,在郑先生下单后向其索要了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故确认郑先生明知涉案产品系网购进口保税产品,该产品无中文标签未违反法律规定,驳回了郑先生全部的诉讼请求。

  保税产品鱼龙混杂

  无良商家以假充真属于欺诈

  2017年,王先生在某跨境电商平台经营的标识为“全球购”的店铺购买了扫地机器人,后发现该商品并非是自海外直接进口,存在虚假宣传的问题,诉至法院要求赔偿。法院审理中发现,产品宣传网页中载明了“保税区现货商品由海关监管保税区仓库发货,香港直邮”,但实际产品发货地点为宁波市一普通仓库,且被告公司未提供以王先生名义对涉案产品进行报关、清关的记录。法院认定被告公司的行为构成虚假宣传,须三倍赔偿王先生损失。

  弄懂网购进口保税产品

  听起来高大上的跨境电商网购进口保税模式,是指跨境电商企业通过集中采购,统一将货物从海外发至国内保税仓库,消费者网上下单时由物流公司直接从保税仓配送至客户。所谓保税仓库,是指由海关批准设立的供进口货物储存而不受关税法和进口管制条例管理的仓库。储存于保税仓库内的进口货物如再出口则免缴关税,如进入国内市场则须缴关税。

  网购进口保税产品的交易流程是什么?

  同样是淘宝下单,从快递员手中接收商品,但不同于普通网购中买卖双方简单的交易行为,网购进口保税产品的交易流程实际是消费者向跨境电商企业订购产品,一次性付清价款及税费,由跨境电商企业作为代理人以消费者的名义向海关报关、清关,再由与跨境电商合作的物流企业直接从保税仓提出货物送至消费者。有时,在消费者与跨境电商企业之间还存在一个网络分销企业,即消费者在网络分销企业下单,委托网络分销企业将订购信息及价款交付跨境电商企业。

  进口保税产品有哪些特点?

  进口保税产品毕竟不同于普通进口产品,进口保税产品按照个人自用进境物品监管,不执行有关商品首次进口许可批件、注册或备案要求。换句话说,对这类商品的监管无异于消费者个人坐飞机从国外带回的物品,这就导致这类商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1)相关商品符合原产地有关质量、安全、卫生、环保、标识等标准或技术规范要求,但可能与我国标准存在差异,消费者须自行承担相关风险。(2)相关商品直接购自境外,可能无中文标签,消费者只能通过网站查看商品中文电子标签。尤其应当引起注意的是,目前绝大多数进口保税保健品、食品亦按照个人自用物品监管,而我国对保健品、食品的规范标准相较严于境外国家,故消费者在购买该类产品时具有较大概率购买到不符合中国国家标准的产品。

  如何分辨普通进口产品与进口保税产品?

  根据相关规章规定,跨境电商企业应当履行对消费者的提醒告知义务,会同跨境电商平台在商品订购网页或其他醒目位置向消费者提供风险告知书,消费者确认同意后方可接受消费者下单。但目前市场上仍存在部分电商企业或小型网络分销商未严格执行相关规定的情况。此时,就需要消费者擦亮眼睛仔细甄别。例如在商品页面或详情页面中发现“全球购”“保税仓发货”“原货进口”“跨境直销”“海外代购”等宣传用语时或下单后被商家要求提供真实姓名及身份证号码时就应当引起足够的注意,应当向商家问清是否为保税仓产品、是否具有中文标签等,做到心中有数。目前我国对个人购买进口保税产品的数额设定了一定的限额,故了解到所购产品为进口保税产品后,还可以对采购保税产品额度进行合理的安排,充分享受新政新规带来的实惠。(赵鑫 王菁璐)

  

  • 相关阅读
  • 解码5G热潮 创新型应用迭出 5G究竟有多炫

      编者按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科技新名词不断涌现:5G、AI、引力波、量子计算机等……究竟这些新名词意味着什么?又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今日起南方日报科技能见度推出“遇见未来”栏目,...

    时间:04-17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虚假和仿冒移动应用成网络诈骗新渠道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白瀛、余俊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6日发布的《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生活的深度捆绑交织,通过互联网对网民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手...

    时间:04-17
  • 大湾区打造万亿级5G产业集聚区

      日前,《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发布,有20处提及“5G”,明确提出“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万亿级5G产业集...

    时间:04-17
  • 长三角演绎智能经济的“东部崛起”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题:长三角演绎智能经济的“东部崛起”   新华社记者周琳   研究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算力排行前五城市榜单中,长三角城市有3个在列;当前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上海张江综合性国...

    时间:04-17
  • 通讯:网购让冬天“变短”——中俄跨境电商助力优化客户体验

      新华社莫斯科4月15日电通讯:网购让冬天“变短”——中俄跨境电商助力优化客户体验   新华社记者马晓成   一说到俄罗斯,人们往往会联想起冬日“洋葱头”建筑上飘着雪花的画面。虽然俄罗斯的冬天很美,但...

    时间:04-17
  • 中国农村网民规模逾2亿 “数字乡村”正在走来

      在山东省博兴县锦秋街道湾头村,一名村民在搬运草柳编工艺品。目前,在这个有1800多户村民居住的村庄,900多户开起了淘宝网店。 陈 彬摄 新华社发   近日,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会公布的数据显...

    时间:04-17
  • 给携号转网“挖坑”不如拥抱变革契机

      《经济参考报》近日就运营商对用户携号转网设障挖坑进行报道,引起网民关注。报道称,在落实优惠新政的过程中,试点地区暴露出诸多问题,用户在携号转网过程中一不留神就会掉进各种“坑”里,前有申请转网重...

    时间:04-17
  • “996”工作制遭怼有因 劳动力供需格局已经变了

      “996”工作制争议的背后,是更深层的劳动力供需市场格局的改变,人们对收入的关心开始让位于对生活品质的关心。   近段时间,“996”工作制成为街头巷尾热议的焦点。“996”,是指“从早晨9点工作到晚上9...

    时间:04-17
  • 多城公布考核成绩单—— 共享单车不能任性了

      厦门、成都等多座城市近期公布了共享单车考核“成绩单”,并将考核结果与投放份额挂钩,奖优罚劣。业内人士认为,这种鼓励“共享”、限制“任性”的措施,将助推共享单车企业实现精细化运营。   根据厦门公...

    时间:04-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