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定位技术盯上聊天软件 我们的个人隐私该如何守护

2019-04-16 08:10:15

来源: 科技日报

  

图片来源于网络

  DCCI互联网数据研究中心联合腾讯社会研究中心针对Android端和iOS端的手机APP进行的隐私安全评测发现,2018年上半年,Android端获取隐私权限的手机APP达到99.9%,未获取隐私权限的手机APP仅占0.1%。

  调查还发现,iOS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的APP比例呈上升趋势,2018年上半年iOS端获取手机隐私权限的APP比例已达到93.8%。

  数据来源:DCCI2018年上半年手机APP隐私权限评测

  近日,网上流传“第三代身份证增加新功能”的消息,其中新增定位功能的传言引发热议,很多网友觉得“定位功能”严重侵犯个人隐私,之后官方辟谣:第三代身份证不存在定位功能,网传消息不实。

  第三代身份证新增定位功能纯属子虚乌有,但定位软件侵犯个人隐私要负法律责任却已有真实案例。江苏南京警方破获一起通过技术定位,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这起案件在全国也属首例。目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诉。

  去年1月,陈某在饭店吃饭时被讨债人围堵,随后陈某报案,警方调查发现,讨债人是通过一款即时定位软件找到的陈某。

  这种软件如何实现定位追踪?公民在使用聊天软件时该怎样保护自己的隐私?使用定位软件追债是否触犯法律?

  使用手机被无端定位防不胜防

  2018年1月20日,南京市公安局鼓楼分局接到一起报警,一名男子称,讨债人员利用手机定位软件,实时定位到了他聊天账号的位置,结果对方找上门,使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报警人陈某表示愿意还钱,但他想搞清楚,讨债人是怎么找到他的。

  警方介入后,讨债人员承认,确实是通过手机软件定位到对方位置的。

  原来,陈某平时爱用一款手机聊天软件,他们就从网上买了一款定位软件,很快找出他的具体位置。民警发现,这款叫“APP神探”的定位软件能对多款主流聊天工具进行实时定位。

  经过侦查,“APP神探”开发销售者吴某被警方抓获。据他交代,自己开发的“APP神探”一般卖给调查公司或者专业的讨债公司。

  根据警方介绍,这款“APP神探”使用方法很简单,只需把聊天软件账号输进去,点查询,就可以查询静态位置或动态轨迹。

  “这款聊天软件有好友互相定位的功能,好友知道你的大概位置,本身不是很精准,但如果他有几个好友,通过三角定位计算的原理,就可以把这个位置计算得更准确。”东南大学计算机学院副教授凌振告诉记者。

  如果查询者不是对方好友也能进行定位查找吗?凌振的回答是肯定的。

  “很多软件提供查找周边的人的功能,我们可以设计一个程序向服务器发起找人的请求,并框定一个大概的位置,比如南京市新街口,服务器就会列出新街口周围的人,反复查询几次后如果找不到想要的人,那就换一个位置继续查询,甚至可以把南京所有的GPS点都逐个找一遍。”凌振说,这是最简单最暴力的方法,也是合法的搜索,因为服务器提供了这样的功能。

  那么,这款APP定位精度有多高?警方多次实验表明,精确位置只相差20—50米。

  有空可钻折射网络安全漏洞

  警方审讯得知,吴某计算机专业毕业后做起了技术员。他喜欢黑客技术,一个偶然机会看到网上有人卖手机聊天工具定位软件,但使用功能很一般,就想自己开发定位精度更高的软件。没多久,他破解了一款手机聊天程序的位置信息防护系统,开发出“APP神探”,通过QQ群、微信群、聊天室等网上渠道销售。

  目前,各种手机APP在使用时,都要获取个人通讯、位置等信息的授权。这些个人信息是否得到各个平台安全保护,很多人心中是存有疑问的。

  记者在网上简单搜索,就找到多家号称提供手机定位功能的厂商。有厂商声称只要提供手机、微信或QQ号就可以定位,单次定位几百元,交一部分定金,位置出来后付清尾款。

  相关专家表示,类似定位软件使用的技术原理可以用在很多APP应用软件上,风险极大。

  凌振认为:“如果聊天软件提供的增值服务中,有查找陌生人的功能,并且没有对GPS位置进行噪声干扰,或是对大量的重复查询进行限制、验证,那就是服务器的漏洞。”

  据记者了解,之前国内另一款著名的即时通讯软件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经过升级已经堵上了这个漏洞。但是,在黑客界还有一些模拟虚假GPS位置信息的手段,比如用一种可发射GPS、蓝牙WiFi等信号的设备,配置一个程序,就可以发射出虚拟的位置信息,从而欺骗软件服务器,达到一些不可告人的目的。

  “这个人应该有一些功底,再加上网上的黑客教程很多,潜心钻研一下,开发这款‘APP神探’的确不是什么难事。”凌振说。

  专家介绍,黑客攻击主要是研究软件或服务器的结构原理,反向分析查找漏洞,通过漏洞盗取所需信息,或者“合法”地发送请求,获取海量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根据腾讯安全发布的《2018年度互联网安全报告》显示,2018年曝光了大量利用家庭和工作场所中成千上万的存在安全漏洞的物联网设备,生成流量而发起的大型DDoS攻击,这种情况在今后或将继续。

  缺乏保护的网民或网上裸奔

  过去,公民的个人隐私掌握在个人手里;现在,当我们享受互联网的便利时,也将隐私作为交换上传给机房的服务器。如果不加以保护,那么所有人都将在网上裸奔。

  专家认为,软件的一些权限需要用户自己去判断,提高安全意识、隐私保护意识。此外,相关企业、行业组织和国家机关,应加强对网络安全标准的制定、企业违规行为的处罚。

  “比如这个案件,你一直关着GPS,他怎么也查不到你。”凌振说,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更需要用户加以注意。不论是手机APP还是其他的智能设备,安全漏洞不可能百分之百杜绝,总会存在被攻击的可能性。

  专业从事网络安全攻防研究的凌振发现,许多智能设备或多或少都有安全问题存在,“我们会定期对市面上在售的智能设备进行攻防演练,前不久我们分析了一款智能插座,几个月就破解了,就是这么简单。”

  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就看是谁在用它。此案中,吴某是计算机专业毕业,但是所学知识没有用在正道上,这也让凌振等教师感到无奈。他认为,高校必须加强科研伦理教育,告诉学生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虽然你掌握了这个技能,并不代表你可以用它为所欲为。”

  “目前的数据搜集技术已经非常高效,但是缺少有效的控制和评价手段,这就像一个小孩拿着自动步枪玩耍,谁也不知道危险会在何时以什么样的方式发生。”东南大学伦理学副教授程国斌说。

  而对于技术使用者的伦理和法规要求,现阶段仍是支离破碎和虚弱无力。例如,去年支付宝收到罚单,因其存在个人金融信息收集不符合最少、必需原则,以及存在对个人金融信息使用不当的行为。但是,其付出的代价只有区区5万元。难怪有网友称,“这处罚也就是罚酒一杯”。

  法律人士指出,除非是依照法定的需要进行调取,或者说经过当事者本人的同意,除此以外,任何人、组织获取公民的定位信息,都是一种违法行为,达到了一定的数量之后,就可能涉嫌构成违法犯罪。APP的运营商、生产商,如果研制出这样的定位软件,软件本身存在技术上的漏洞和安全隐患,使用者定位信息能轻易被黑客破解、盗取,那么,由此给消费者造成的相关损失,APP的生产者和运营商要承担相关的法律责任。

  

  •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靠什么走向大众

      【科技随笔】   随着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人工智能(AI)与社会、人类生活融合程度正在快速演进。   其实早在1956年,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就被正式提出。但在有限且昂贵的计...

    时间:04-18
  • 让中国的科技创新造福全人类作者

      【“一带一路”进行时·共商共建共享】   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干旱地区,在参加过中国主办的雨水积蓄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的学员带动下,用于积蓄雨水的水窖已经在一些区域推广,显著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时间:04-18
  • 家电以旧换新拟重启 最高补贴13%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拟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同时对于低保户、深度贫困...

    时间:04-18
  • 5000万会员背后:巨头蜂拥网络互助

         在腾讯、蚂蚁、滴滴入局网络互助后,苏宁也在近日低调内测互助计划“宁互宝”。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5日,已有3家互助平台的会员数超5000万。在网络互助计划收获众多粉丝的同时,用户该如...

    时间:04-18
  • 高通苹果恩怨暂停 5G玩家重新站位

      北京时间4月17日凌晨,高通与苹果通过官网宣布和解,苹果将向高通直接支付专利许可费。双方两年多来在全球拉开的诉讼拉锯大战落幕。   此前苹果与高通博弈的关键要素英特尔也不陪苹果玩了,宣布从5G智能手...

    时间:04-18
  • 2019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正式发布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征集和评审,2019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征集活动自2019年3月7日正式启动,至3月31日截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有效作品658幅,是2018年征集量的近...

    时间:04-17
  • 解码5G热潮 创新型应用迭出 5G究竟有多炫

      编者按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科技新名词不断涌现:5G、AI、引力波、量子计算机等……究竟这些新名词意味着什么?又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今日起南方日报科技能见度推出“遇见未来”栏目,...

    时间:04-17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虚假和仿冒移动应用成网络诈骗新渠道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白瀛、余俊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6日发布的《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生活的深度捆绑交织,通过互联网对网民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手...

    时间:04-17
  • 大湾区打造万亿级5G产业集聚区

      日前,《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发布,有20处提及“5G”,明确提出“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万亿级5G产业集...

    时间:04-17
  • 长三角演绎智能经济的“东部崛起”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题:长三角演绎智能经济的“东部崛起”   新华社记者周琳   研究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算力排行前五城市榜单中,长三角城市有3个在列;当前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上海张江综合性国...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