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甜甜圈”版黑洞照片,是爱因斯坦埋下的“彩蛋”

2019-04-12 07:39:58

来源: 新京报

  视点

  “有图有真相”,黑洞照片的发布,为科学家进一步研究其“吞噬机制”提供了直接素材。

  北京时间10日晚9时许,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多地同步公布了黑洞“真容”。该黑洞位于室女座一个巨椭圆星系M87的中心,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的65亿倍。它的核心区域存在一个阴影,周围环绕一个新月状光环。网友惊叹——分明是个“甜甜圈”。

  照片上的黑洞,略显“萌态”。但实际上,它是只不折不扣的怪兽,在宇宙中游走并吞噬着一切。这次公布的黑洞照片不仅提供了黑洞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也再一次证明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在极端条件下仍然成立,同时还为天文学家进一步研究黑洞吸积物质的具体机制提供了可能。

  给黑洞拍张“写真”有多难

  “黑洞”简单来说,就是引力大到连光都不能逃出的天体。火箭能够飞出地球,可你跳起来总会落到地面上,因为你的速度不如火箭快,总会被地球引力给拉回来。而黑洞这样的天体,引力大到能把速度最快的光都拉回到自身。黑洞的边界,叫事件视界(event horizon),这个边界以内的一切,我们都无法看见——全部都被黑洞“吃掉”了。

  你可能以为黑洞就是黑的。可天文学家们发现,黑洞究竟黑不黑要看环境。如果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吃”,那些“安静黑洞”确实是黑的。如果周围有物质掉进黑洞的话,当物质进入黑洞引力场,天文学上称为吸积过程,物质会被加热到几千上万摄氏度的高温,发出明亮的X射线辐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活跃黑洞”堪称宇宙中最明亮的天体之一。

  要想直接看到黑洞,就得找不太安静,又不太活跃的黑洞。即便是符合要求的黑洞,也大多因为距离我们太遥远或者被漂浮的宇宙尘埃遮挡,而无法被直接观测到。

  更重要的是,黑洞本身就不可见,黑洞形成的“事件视界”相对于宇宙来说又太小。比如太阳直径是140万千米,相当于把它压缩到6千米以内,才能成为一个黑洞。要想看到黑洞,就得找足够大的黑洞。

  黑洞虽然总处于“隐身”状态,但在它周围存在的物质会释放出电磁波,这些信息逃不过射电望远镜的“眼睛”。在过去10多年时间里,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科学家们联合了其他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开展了“事件视界望远镜”项目,旨在直接看到黑洞本身的那个黑色表面和附近物质发出的光。包括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在内的一些国内机构也参与了此次国际合作。

  他们利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8台射电望远镜,组成一台巨大的虚拟望远镜,口径相当于地球直径。这一虚拟望远镜“拍照”的重点对象是两个黑洞,一个是位于银河系中心的“人马座A*”,另一个位于代号为M87的超巨椭圆星系中心。而此次发布的照片就是后一个黑洞。从2017年4月启动拍照至今,仅“冲洗”照片就耗费了约两年时间。

  爱因斯坦早已埋下彩蛋

  这一次发布的黑洞照片,再一次证明了一百多年前,爱因斯坦提出的广义相对论。

  爱因斯坦把时间和空间视为四维时空,把引力可视为时空结构的扭曲,从而彻底颠覆了牛顿物理学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广义相对论发表之后求出的第一个解,其中就包含了黑洞:当一个天体的质量被压缩到足够小的范围,这些质量就能进入事件视界,连光也逃不出来,它外面就是黑的。

  时隔一百年后,黑洞的照片提供了其存在的直接“视觉”证据,证明在引力场极强条件下广义相对论仍然是对的。观测结果是与理论预言一致,这是对科学理论正确性论证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次拍摄到的黑洞的“暗影”区域(也就是亮环以内,中心以外的部分),到黑洞中心的距离,已经达到了黑洞半径也就是所谓“事件视界”半径的2.5倍。通过这张照片,能够更加仔细地研究黑洞究竟是怎样“吞噬”物质,在它的旁边又是怎样形成了吸积盘和喷流现象。

  总之,一张写真照,让黑洞从“传说”变成了目之所及的现实。我们这一代人也足够幸运,能够在“家门口”第一时间见证现代科学前沿的重大进展。而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协调下,国内诸多科学家也实地参与了此次国际合作,成为不可或缺的“中国元素”。

  □孙正凡(天体物理博士)

  • 相关阅读
  • 人工智能靠什么走向大众

      【科技随笔】   随着人脸识别、语音识别和自动驾驶日益成为关注焦点,人工智能(AI)与社会、人类生活融合程度正在快速演进。   其实早在1956年,人工智能这个“术语”就被正式提出。但在有限且昂贵的计...

    时间:04-18
  • 让中国的科技创新造福全人类作者

      【“一带一路”进行时·共商共建共享】   肯尼亚等非洲国家的干旱地区,在参加过中国主办的雨水积蓄利用技术国际培训班的学员带动下,用于积蓄雨水的水窖已经在一些区域推广,显著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时间:04-18
  • 家电以旧换新拟重启 最高补贴13%

      国家发改委近日下发关于征求对《推动汽车、家电、消费电子产品更新消费及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实施方案(2019-2020年)(征求意见稿)》意见的函。其中,拟开展家电“以旧换新”活动,同时对于低保户、深度贫困...

    时间:04-18
  • 5000万会员背后:巨头蜂拥网络互助

         在腾讯、蚂蚁、滴滴入局网络互助后,苏宁也在近日低调内测互助计划“宁互宝”。据新京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15日,已有3家互助平台的会员数超5000万。在网络互助计划收获众多粉丝的同时,用户该如...

    时间:04-18
  • 高通苹果恩怨暂停 5G玩家重新站位

      北京时间4月17日凌晨,高通与苹果通过官网宣布和解,苹果将向高通直接支付专利许可费。双方两年多来在全球拉开的诉讼拉锯大战落幕。   此前苹果与高通博弈的关键要素英特尔也不陪苹果玩了,宣布从5G智能手...

    时间:04-18
  • 2019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正式发布

      经过了一个多月的征集和评审,2019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征集活动正式落下帷幕。   本次征集活动自2019年3月7日正式启动,至3月31日截止,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共收到有效作品658幅,是2018年征集量的近...

    时间:04-17
  • 解码5G热潮 创新型应用迭出 5G究竟有多炫

      编者按   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大量科技新名词不断涌现:5G、AI、引力波、量子计算机等……究竟这些新名词意味着什么?又将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从今日起南方日报科技能见度推出“遇见未来”栏目,...

    时间:04-17
  •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虚假和仿冒移动应用成网络诈骗新渠道

      新华社北京4月16日电(记者白瀛、余俊杰)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16日发布的《2018年我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态势综述》指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与经济、生活的深度捆绑交织,通过互联网对网民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手...

    时间:04-17
  • 大湾区打造万亿级5G产业集聚区

      日前,《广东省培育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19-2022年)(征求意见稿)》发布,有20处提及“5G”,明确提出“在珠三角城市群启动5G网络部署,加快5G商用步伐,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万亿级5G产业集...

    时间:04-17
  • 长三角演绎智能经济的“东部崛起”

      新华社上海4月16日电题:长三角演绎智能经济的“东部崛起”   新华社记者周琳   研究机构发布的人工智能算力排行前五城市榜单中,长三角城市有3个在列;当前三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中,上海张江综合性国...

    时间:04-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