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对APP乱象“零容忍”!

2019-04-26 07:24:57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程 硕作 新华社发

  不同意授权某APP(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许多功能就无法使用;在某APP留下个人信息后很快收到骚扰电话;打开一款社交软件却看到大量涉黄信息……部分APP乱象令许多用户苦不堪言。日前,国家网信办等相关部门果断出手,对APP乱象“零容忍”,为网民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鱼龙混杂,APP侵犯个人隐私

  近日,王先生在使用一款语音社交软件时发现,平台上一些用户昵称暧昧,头像照片穿着暴露,重要的是这类APP在用户年龄限制上比较宽松,未成年人也有使用。“这些带有软色情内容的APP,缺乏有效的未成年人保护机制,孩子接触后影响非常不好。”王先生说。

  大学生小何同样有困扰。“有时我刚在一个APP上搜索了某商品,另一个APP立马就给我推荐了同类商品,如此‘精准’,难道是隔墙有耳?”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了第4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国市场上监测到的APP在架数量为449万款。数量如此庞大的APP,在为网民提供丰富网络体验的同时,难免鱼龙混杂、乱象丛生。此前,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100款APP个人信息收集与隐私政策测评报告》,就发现大多数APP在隐私保护方面仅达及格水平甚至低于及格水平。

  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消费者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朱巍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APP乱象中最受关注的就是个人信息的过分采集。此外,一些资讯类APP的内容问题、非法广告、虚假宣传以及电商APP卖假货等乱象,都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记者观察到,APP乱象主要包括窃取隐私、过度获权、捆绑下载、色情赌博、恶意程序、违规游戏、大数据杀熟等类型,成年人、未成年人都难逃此“劫”。APP安全问题日益凸显,行业乱象备受关注,整治APP乱象势在必行。

  重拳出击,专项整治动起来了

  自2016年8月1日《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信息服务管理规定》施行以来,国家和地方网信办依法对APP信息内容的监督管理执法工作负责;有关部门如市场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版权部门等也从各自的权限入手对APP进行依法管理。

  根据最新数据,2018年12月以来,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针对涉黄涉赌、恶意程序、违规游戏、不良学习类移动APP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共关停下架违法违规APP33638款,拦截恶意网站链接234万余个,社交平台清理低俗不良信息2474万余条、封禁违规账号364万余个。

  针对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这一重灾区,国家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四部门联合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专项治理行动,该项行动将贯穿2019年全年。3月12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宣布将与网信部门开展联合行动,治理校园APP乱象,重点加强学习类APP的规范管理。

  除了有关部门的及时整治,朱巍表示,APP用户应善于使用依法举报的基本权利。“一方面,公众要懂得如何维权;另一方面,公众要仔细看清保密、授权协议等,提高鉴别虚假信息的能力。”

  切断“链条”,持续治理网络生态

  网络世界是现实世界的延伸,也是现代人赖以生存的空间。朱巍认为,面对当下的APP乱象,有关部门在依法处理的同时还要从严治理,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畅通举报渠道,加强执法力度。“例如,对于违法违规的APP,不是仅仅关停它们,还要查到背后运营主体,对其关联账号也要采取如黑名单处罚等措施。”朱巍说。

  确实,在APP的生态链中,用户、APP开发者和APP商店相互连接、互为依存。事实上,国家网信办在会同相关部门对违法违规APP进行整治时,已经实践出了一种全环节、全链条的治理模式。

  在入口环节,网信办主要是约谈有关云基础设施的提供者,要求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屏蔽恶意链接,清查接入服务。接下来,应用商店是APP的主要集散地。在分发环节,网信办集体约谈20家主要应用商店相关负责人,责成企业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应用程序上架审核流程,提升安全检测技术能力,及时清理违法违规移动应用程序。最后,在传播环节,网信办督促微信、QQ、微博、论坛、贴吧等主要社交平台加强管理力量,针对群组传播的特点,强化对群组中的站外链接、二维码的审核力度。

  网络生态治理是一场持久战、攻坚战,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之间协同配合,共同压实网络接入服务商、应用分发平台、社交平台的企业主体责任,切断违法违规APP传播链条,构建全环节管理的综合治理模式,持续深入推进违法违规APP乱象专项治理工作,营造正能量充沛、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记者 叶 子)

  • 相关阅读
  • 顺风车“回归”差点啥

      在去年的两起恶性案件后,滴滴顺风车一直处于下线状态。日前,滴滴顺风车事业部负责人发布了一封公开信,其中公布了顺风车的5项整改措施。尽管滴滴官方回应称,顺风车“暂无具体上线时间表”,但此举仍被视为...

    时间:04-29
  • 5G全面商用还要多久

      随着第一个5G春晚、第一台5G远程手术、第一通5G电话的实现,5G网络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试验性的应用虽然已经初露峥嵘,但按照此前的工信部规划,我国于2019年启动5G网络建设,最快将于2020年推出5G商用服...

    时间:04-29
  • 瑞幸斗鱼拟上市 “烧钱型”中概股引关注

      近日瑞幸咖啡、斗鱼两家中国公司提交赴美国上市(IPO)申请,招股说明书显示,两家公司仍属亏损持续扩大企业。业内人士称,为追寻细分市场高增长份额,许多中企将海外融资视为重要选项,但能否防止破发仍需要...

    时间:04-29
  • 我国版权产业增加值突破6万亿元

      国家版权局日前在北京举办以“守正创新:新时代网络版权严格保护与产业发展”为主题的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会上,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门联合启动打击...

    时间:04-29
  • AI的风吹到养殖业 除了提质增效,还能解放人手

      在这个养殖场,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已经将其人力减少了三分之二,在工具层面,智能化可以帮助解决人力问题;在分析层面,智能化可以解决质量问题。   AI的风已经吹到了畜牧业,近两年,AI养牛、养猪、养鹅...

    时间:04-29
  • 首个北京智源联合实验室落地

      记者近日从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智源研究院”)获悉,该研究院与人工智能企业旷视共同成立“北京智源—旷视智能模型设计与图像感知联合实验室”(以下简称“北京智源—旷视联合实验室”)。这...

    时间:04-29
  • “剑网2018”:查处544件网络侵权盗版案件

      记者从近日举行的2019中国网络版权保护与发展大会上了解到,“剑网2018”专项行动期间,各级版权执法监管部门查处网络侵权盗版案件544件,其中查办刑事案件74件、涉案金额1.5亿元,查办了一批侵权盗版大案要...

    时间:04-29
  • 华龙一号全球首堆全面转入调试阶段

      4月27日,随着现场总指挥一声令下,华龙一号全球首堆中核集团福清核电5号机组一回路水压试验正式启动,这标志着该机组比计划提前50天启动冷态功能试验,由安装阶段全面转入调试阶段。   冷态功能试验是核电...

    时间:04-29
  •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全面加强

      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28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强调,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致力于为国内外企业提供一视同仁、同等保护的知识产权环境,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就,...

    时间:04-29
  • NASA最新研究报告称 宇宙膨胀速度比之前预测快10%

      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公布的一项最新研究报告称,根据哈勃太空望远镜数据新测定的宇宙膨胀速度,比欧洲普朗克卫星通过测量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所预测的速度要快10%左右,且这种差异是偶然性的概...

    时间:04-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