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长征火箭从这里崛起

2019-04-26 07:38:08

来源: 科技日报

  4月20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长征三号乙遥59运载火箭呼啸而起、刺向苍穹,将北斗三号IGSO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至此,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已飞行302次,发射成功率约为97%。

  作为长征火箭抓总研制单位的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一院,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举世瞩目的崛起。半个多世纪来,我国已成功研制17种运载火箭,具备发射低、中、高不同轨道和不同载荷的能力,运载能力和入轨精度均处于世界先进水平,助力完成载人、探月、北斗等一系列重大工程。

  跨越三大里程碑

  长征火箭助推中国航天跨越了三个标志性里程碑。

  1970年4月24日,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将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到近地轨道,拉开了中国太空时代的序幕。

  1999年,长征二号F火箭成功发射神舟一号试验飞船;2003年将航天员杨利伟送入太空,使得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自主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07年10月,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中国首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成功跨入深空探测新领域。

  长征二号F火箭先后完成13次载人航天任务发射,成功将14人次航天员送入太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完成天舟一号的发射,为长期在轨、有人值守的空间站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完成5次探月飞行器发射;今年年底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还将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执行月球采样返回任务。

  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还36次共发射48颗北斗导航卫星,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网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此外,长征系列火箭还成功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风云系列气象卫星和广播通信卫星送入预定轨道。

  更新换代走向完备

  自2015年起,一院抓总研制的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长征七号、长征五号先后成功首飞,提升了我国自主、快速进入空间的能力。一系列无毒无污染新型火箭将使长征火箭家族整体实现更新换代。

  2016年11月3日,新一代大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首飞成功,实现了我国运载火箭从中型到大型的跨越,开启中国航天大运载时代的大幕。

  2016年6月25日,新一代中型运载火箭长征七号首飞成功。这是我国第一枚全数字火箭、第一枚全绿色中型火箭,未来将承担80%的航天发射任务。

  2015年9月25日,长征家族首枚固体运载火箭长征十一号首飞成功。其可在24小时内完成发射准备,是目前国际上发射准备时间最短的火箭之一。

  此外,一院组织实施了我国航天史上规模最大的运载火箭跨型号组批生产工程——运载火箭“百发工程”,实现由单件、小批量生产向批量生产,由研制向研制生产并重,由试验型向产业化发展的重大转变。火箭年生产能力由5至8发提升到16至20发,研制生产周期由5至6年缩短到2至3年。

  未来聚焦“重型”“低成本”

  随着人类探索脚步不断延伸,载人深空探测将成探索浩瀚宇宙的重要方向。当前美、俄等国已重启重型运载火箭研制计划,我国同样需要能力更强的运载火箭。

  今年3月,我国长征九号重型火箭所用50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成功开展涡轮泵联试,标志着该发动机达到整机装配条件。

  长征九号是我国运载能力最大的一型火箭。通过对助推器数量以及芯一级的调整,可以构建近地轨道运载能力50吨至140吨、奔月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5吨至50吨、奔火转移轨道运载能力12吨至44吨的系列化型谱。按照任务规划,该火箭预计将于2028年前后实现首飞。

  一院重型运载火箭总设计师张智介绍,我国重型火箭项目将分成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完成系列构型模块的研制,实现火箭首飞,使我国进入空间的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满足火星取样返回、载人月球探测等重大工程需求;第二阶段将进一步完善重型火箭系列化构型,进行应用飞行,同时利用可重复使用技术降低火箭成本;在第三阶段,我国将研发新材料、新动力等更多新技术,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和技术水平,提升火箭对载人登火、空间太阳能电站等更大规模空间探测任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应性。

  结合未来航天发展需求,一院依托新一代运载火箭可靠技术,结合传统长征火箭的成功经验,面向发射服务市场研制了长征八号运载火箭,以弥补我国现役运载火箭在太阳同步轨道和地球同步轨道发射能力上的空档。同时努力降低火箭成本,满足未来中高轨商业发射市场需求。

  此外,一院还开展了可重复使用运载火箭技术研究,包括伞降回首和垂直起降技术,完成了部分试验验证,一些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明确了发展升力体式重复使用运载器“三步走”的发展思路。(记者 付毅飞)

  • 相关阅读
  • 家电企业要寻找发展新动力

      中国家电市场已从大规模普及的增量市场转向以更新需求为主的存量市场。企业要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模式创新寻找发展新动力。   在日前举行的2019年度京东家电行业峰会上,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理事长姜风表...

    时间:04-30
  • 携程将成印度第一大在线旅游企业最大股东

      印度酒店品牌OYO在中国旅游市场上开拓之际,国内在线旅游平台也在进一步“抢食”印度市场。携程集团近日宣布与跨国传媒集团Naspers达成一项协议,一旦交易完成,携程将成为印度第一大OTA(在线旅游企业)Mak...

    时间:04-30
  • 中国联通混改再提速 车联网子公司首次引入9家战投

      中国联通混改再提速,日前中国联通旗下车联网子公司联通智网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智网科技)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一汽、东风汽车、广汽等中国最大车企在内的9家企业入股智网科技。智网科技成为中国联通...

    时间:04-30
  • 乐视网及贾跃亭遭立案调查 1716亿市值蒸发

      乐视网4月29日发布公告称,公司及第一大股东贾跃亭分别于4月26日下午、4月29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及贾跃亭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等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的有关规...

    时间:04-30
  • 工业互联网步入落地关键窗口期

      作为新型基础设施之一,我国工业互联网正步入落地应用关键窗口期。《经济参考报》记者了解到,目前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的顶层设计已经完成,相关主管部门正在加快酝酿出台对工业互联网的新一轮政策支持,加大...

    时间:04-30
  • 数字大脑计划驱动工业“智能+”

    新华三正式发起成立新华三工业互联网技术联盟 2019 Navigate领航者峰会全体大会现场   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标志着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已进入行业深耕时期。   聚合...

    时间:04-30
  • 核心算法缺位,人工智能发展面临“卡脖子”窘境

      “中国有多少数学家投入到人工智能的基础算法研究中?”日前,在上海召开的院士沙龙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等多位院士的发问引发业界共鸣,被称为“徐匡迪之问”。   “我国人工智能领域真正搞算法的...

    时间:04-30
  • 携程联合景区开展公益活动致敬劳动者

    携程“51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公益活动包含的景区。   五一将至,携程旅行网(以下简称“携程”)联合全国多家景区一起开展“51致敬美好生活创造者”的公益活动。携程表示,将为奋斗在一线的劳动者送出全国多...

    时间:04-30
  • 滴滴试运营特惠拼车 顺风车仍在整改

      近日,滴滴出行APP内出现了“特惠拼车”功能,该功能入口在车辆呼叫页面的“拼车”入口左侧。   4月29日上午,新京报记者体验发现,从五道口到国贸的路线快车预计56元,拼车一口价44.8元,“特惠拼车”一口...

    时间:04-30
  • 美女性感舞 短视频青少年模式也有“坑”

      一个短视频平台上的防沉迷提示。   短视频平台上给青少年推送的内容中弹出广告链接。   短视频平台上给青少年推送的内容中弹出广告链接。   短视频青少年模式选择页面。   4月27日,将抖音调至“...

    时间:04-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