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号称“看新闻能赚钱”,真相原来如此……

2019-05-15 08:09:46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济南5月14日电题:号称“看新闻能赚钱”,真相原来如此……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邵鲁文、余俊杰

  “看新闻能赚钱”“随时提现不受限”……近期,在一些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出现类似的新闻类APP广告。“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多款号称“看新闻就能赚钱”的APP,根本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新闻”也多为猎奇、八卦等垃圾信息;所谓“看新闻能赚钱”也只是广告噱头,高额金币只能折现几毛钱,提现面临种种套路。

  记者实测:广告频现网络,“能赚钱”有诸多限制条件

  济南市民刘希同近日在某短视频平台上,看到一则名为“淘头条”的新闻APP广告,广告宣称看新闻可以赚零花钱,一天可以赚几十元,新注册用户还可以获得18元红包,当天可提现。

  刘希同下载后发现,不仅需要绑定微信号、手机号,还需要完成平台规定的各项任务才可以赚取金币。“广告上宣称赚钱很容易,但实际流程很复杂,收益和宣传的也明显不符。”刘希同说。

  记者进入某短视频平台浏览了十几分钟,先后出现“趣头条”“闪电盒子”“蚂蚁头条”“微鲤看看”“小鸟看看”等多款打着“赚钱”噱头的新闻APP广告。一些应用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淘头条”“微鲤看看”等应用的下载量均突破40万。

  一些受访者表示,“看新闻赚现金”这类广告吸引不少人下载相关APP,原因在于广告中经常使用“首次注册奖励5000金币”“登录即可获得1000金币”等标语。

  记者下载了多款相关APP发现,所谓的金币并不等同于现金,广告中宣称的高额金币折算成现金,往往只有几毛钱,并且只有累计赚到30元后才可提现。一些APP在广告中还宣称“挂机5分钟提现十几元”,记者测试后发现并不能实现。

  记者发现,这类APP还存在过度索取用户权限、更改手机设置等问题。多款APP要求用户必须允许读取地理位置和通讯录信息才可以打开。记者测试中发现,打开一款APP后,自己的手机锁屏壁纸已被更改为软件背景,解锁屏幕后有不间断的弹窗消息出现,影响手机正常使用。

  有的没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有的以奖励的名义发展下线

  记者调查发现,此类APP虽然打着新闻资讯的旗号,但平台上的内容有不少低俗信息。记者近日打开“淘头条”,发现首页推荐的内容标题为“加微信教你空闲时间在家怎么用手机赚钱”“女子赌气离家,晚上回家却见到这一幕”“奶奶一眼看出保姆跟儿子关系不一般”,主要为八卦、猎奇等。有些内容还打黄色擦边球,配上诱惑性图片。

  根据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通过应用程序等形式向社会公众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应当取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但记者在国家网信办“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单位许可信息”主页中进行查询,“淘头条”“亿刻看点”等多款APP未能查到相应资质。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APP还以各种高额奖励来鼓励用户以“收徒”的名义发展下线,吸纳更多使用者。有的APP规定首次邀请好友给予10000金币奖励,邀请到的好友完成相应任务,再给予30000金币奖励;有的发展下线的奖励则更具诱惑性,宣传页面上写着邀请一位用户返现6元钱,邀请100位以上用户,最高可返8500元。

  业内人士表示,所谓发展下线就有奖励,实际上存在不少猫腻。老用户邀请到新用户后,需要新用户做完平台给的新手任务后才能给予返现,而平台给新用户的任务,则是继续发展下线。之所以鼓励用户发展下线,是因为这些平台中有大量广告,平台需要广告点击量来赚取利益。

  违规APP亟待规范

  国家网信办相关负责人表示,一些APP不具备资质发布或转载新闻,违反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相关规定。近两年,各地网信部门多次对未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违规发布、转载新闻,传播涉黄涉暴及虚假信息的网站和APP予以查处、关停。

  今年以来,一些地方公安、网信部门开始对此类APP进行打击。今年3月贵阳警方查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嫌疑人李某开发出一款名为“闪阅精灵”的APP,宣称在该软件上阅读新闻,每天能赚取40元至80元不等的收益,并在短视频平台上进行宣传。骗取大量网民信任后,借机向用户兜售“激活卡”,被查获时涉案金额达100万元。

  相关专家认为,一些以“看新闻能赚钱”为噱头的APP传播大量垃圾信息,过度索取用户权限、获取个人信息,扰乱了新闻阅读市场秩序。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对于不具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资质的APP,应加大查处力度。各类手机应用市场也应尽快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并对违规APP进行下架处理。

  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说,鼓励发展下线,使得老用户、新用户之间构成了上下层级,并以参加者本人直接和间接发展的下线人数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形成“金钱链”,部分模式与传销的构成要件相似,应尽快对此类行为进行规范。

  匡文波等专家建议,读者要对以金钱诱惑、鼓励发展下线的APP自觉抵制。加强对低俗违法内容的辨识能力,一旦发现平台上有谣言、涉黄等信息,积极向主管部门举报,避免因贪小利而成为不良信息扩散的“帮凶”。

  • 相关阅读
  • 新职业 折射创新驱动热

      随着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就业市场正在发生改变。新产业新动能孕育兴起,物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新技术广泛运用,催生了一系列专业技术类新职业。物联网安装调试员、农业经理人、自动化码头远程监控员…...

    时间:05-15
  • 百度布局好看视频提供20亿流量扶持

      在日前举行的“百度联盟生态合作伙伴大会”上,百度好看视频总经理曹晓冬宣布,好看视频上线Vlog拍摄“神器”,并推出“Vlog蒲公英计划”,提供5亿现金补贴,20亿流量扶持,全面赋能Vlog创作者。   据曹晓...

    时间:05-14
  • 美的收购库卡机器人未达预期

      “内部已基本定调,未来两三年内,美的不会做大规模的并购。虽然还有很多来寻求并购和投资的机会,但我们不会做大的投入和投资。”近年来进行了多桩备受关注的国际并购的美的集团昨天在2018年年度股东大会上...

    时间:05-14
  • 北京海淀:打通数据壁垒 区块链助力“一网通办”

      北京市海淀区日前在全市率先推出“不动产登记+用电过户”同步办理的新举措,让市民和企业办理不动产登记时,可以一并办理用电过户。以前,市民去专门的供电公司办理用电过户业务需要携带4至6种证件,办理工作...

    时间:05-14
  • 中科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将举行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了解到:5月18日—19日,中科院第十五届公众科学日将在全国120个院属单位举办。   活动期间,中科院院属各研究所将开放国家重点实验室、大科学装置、野外台站等科研基础设施,让社会公众走...

    时间:05-14
  • 一年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干了这些大事

      5月10日,中国地震局公布了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的最新进展引发外界广泛关注。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十周年国际研讨会上,我国宣布建设中国地震科学实验场,迄今已有一年的时间。“一年来,我国地震科学实验场...

    时间:05-13
  • 智能移动终端市场彼消此长

      虽然全球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现下滑,但华为、OPPO、小米等中国厂商的出货量却不断攀升。在智能手机全产业链,中国已涌现出了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秀企业   与智能手机市场发展趋缓相比,智能服务机器人则出现...

    时间:05-13
  • 舞剧《天路》实现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

      昨晚,国家大剧院原创民族舞剧《天路》“4K+5G”演出直播活动在首都电影院和手机端、电视大屏端等多渠道同步呈现,几百名观众在首都电影院见证了全球首次“4K+5G”影院直播的圆满成功。   据了解,此次直播...

    时间:05-12
  • 对人工智能大数据专业“大热”要保持冷静

      教育部日前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共增设专业点2072个,其中备案专业点1831个、审批专业点241个,撤销专业点416个。据了解,新增备案本科专业最多的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机器...

    时间:05-1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