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社交工具还是伤人利器?——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调查

2019-05-17 08:33:4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长沙5月16日电题:社交工具还是伤人利器?——大学生沉迷网络游戏调查

  新华社记者帅才、姚羽

  玩网络游戏上瘾;上网时全神贯注,下网后六神无主;通宵打网游引发“电子血栓病”……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对3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性调查,发现其中超过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存在手机成瘾风险,学生网络游戏成瘾问题严峻。一些网络游戏充斥着暴力和色情内容,而很多商业性质的网瘾治疗机构鱼龙混杂,良莠不齐,如何帮助青少年健康上网已成为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网瘾学生的“AB面”:为游戏里的兄弟“两肋插刀”,却难给父母一个微笑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的此项网络成瘾性调查,对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大学生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结果显示,有20.6%的大学生存在网络成瘾风险,受访大学生群体平均每天使用手机7至9小时,平均每人每天使用手机118次。大学生群体使用手机主要用于玩游戏、看影视剧、玩直播和购物等。

  一些受访学生表示,网络游戏不仅是娱乐工具,更是社交工具,但正是这个被寄希望于拓展社交、寻找安慰的网络工具,却成为伤害大学生身心健康与人际关系的利器。

  在受访的3000多名学生中,有三分之一的学生因为长时间使用手机和电脑等出现精神或身体健康受损,有五分之一的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错失了重要的人际关系,有近15%的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和家人经常起冲突,还有个别大学生因为沉迷网络产生易怒情绪、和同学打架……

  “我们发现,沉迷于网络的不仅有本科生,还有不少硕士生、博士生,有硕士生在找工作受挫后沉迷网络游戏不能自拔,最后干脆不找工作了。”一位调查人员透露。

  调查组成员之一、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副教授王绪轶接待过不少因沉迷网络游戏而荒废学业的学生,他说:“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学生曾考取过一所知名高校,因沉迷网游多次缺考被退学,后来他又考上了湖南一所高校,还是因为沉迷游戏多次缺考,被老师强制带到医院治疗。”

  让人担忧的是,一些学生形成了“网游性格”,把网络游戏里的玩伴看得比父母都亲。他们常常有两张面孔,A面是在游戏中热情洋溢,“讲义气,为游戏里的兄弟两肋插刀”,“B面”则是在现实生活中,不仅对学业和社交漠不关心,甚至对父母冷漠相对,连一个微笑都很难见到。

  “电子血栓病”侵袭网瘾少年,商业治疗机构良莠不齐

  湖南省脑科医院大精神科主任周旭辉说,近年来,临床上接诊的网络成瘾学生患者越来越多。很多家长对于孩子沉迷网络不仅深恶痛绝,更感到无奈。

  调查发现,有学生通宵熬夜看手机出现心血管方面的疾病,还有博士生在过马路、骑车时沉迷于手机而被机动车撞伤。近年来,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收治了一些患上静脉栓塞的学生,多是经常通宵打游戏的网游爱好者。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医学教研室副主任柴湘平说,沉迷于电子游戏导致的血栓被称为“电子血栓病”,有学生组团通宵达旦地玩网络游戏,还有人连续玩网游几个通宵后,出现下肢静脉栓塞,后来发展成肺栓塞,送到医院抢救。

  沉迷网络,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更大。王绪轶说,大学生网络成瘾与负面情绪相关,成瘾程度越高,孤独、抑郁、焦虑、压力等负面情绪越高;网络成瘾与自尊水平呈显著负相关,青少年的自尊水平越低,人际交往能力越弱,越容易网络成瘾。

  记者调查发现,目前网瘾治疗机构良莠不齐,不少机构缺乏专业精神卫生医生,有的甚至聘请保安、武术教练对网瘾青少年进行强制管理,严重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还会让其产生“报复式反弹”的逆反心理。

  “隔离、吃药、断WIFI,不听话就要挨电棍……我在一家网瘾治疗中心治疗了15天,花了8000多元,出来以后还是不上网就难受,没起什么作用。”曾在商业网瘾治疗中心“治病”的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

  反网络成瘾机制亟待建立,引导与爱缺一不可

  专家指出,近年来,为了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政府、学校乃至社会各界都采取了相应措施,一些游戏生产企业采取实名注册,推出防沉迷系统,但仍有一些网游企业剑走偏锋,对学生产生了负面影响,甚至有学生因为缺乏辨别是非能力,盲目模仿,走上犯罪道路。

  王绪轶建议,政府、学校、医疗机构等应形成“反网络成瘾”的联动机制,相关部门加大对网络游戏产业的监管力度,对网络游戏的内容和价值观严格把关,防止不正当价值导向的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医疗机构和学校合作,对重度网瘾学生提供规范的心理治疗,对一些已经出现抑郁、焦虑症状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和心理辅导。

  周旭辉指出,学校和家庭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多组织社团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社交能力,更好地融入学校生活,对学生使用手机、电脑的情境进行必要限制,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使用习惯。

  • 相关阅读
  • 科学就在日常点滴中——走进中科院第15届公众科学日活动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记者董瑞丰)实验室里“制造”龙卷风、探索芯片的内部世界、从“星际争霸”游戏看人工智能博弈技术、虚拟主播让基础科学走进“二次元”……中国科学院第15届公众科学日于18日、19日举办...

    时间:05-20
  • 上海浦东加强电动车骑手管理 外卖小哥,穿马甲上路

      上海的外卖小哥李伟,最近有点郁闷。   因为骑电动车送外卖时多次违反交通规则,他被暂停接单资格1个月。其间,他还得完成5次交通文明志愿活动,才能申请复职。   在上海浦东,和李伟遭遇相同的有近40人...

    时间:05-20
  • 全国科技活动周启动

      2019年全国科技活动周暨北京科技周19日上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启动。   今年的全国科技活动周以“科技强国 科普惠民”为主题,将集中展示一批科技创新领域的新技术、新产品,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形...

    时间:05-20
  • 骚扰电话问题突出企业被约谈

      针对近期“95”号码和移动转售业务“170”“171”等号段拨打骚扰电话严重扰民、群众举报投诉居高不下等突出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日前分别集中约谈了南京颢志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呼叫中心...

    时间:05-20
  • 美团新增15城“聚合”打车

      继在上海、南京上线“聚合模式”后,美团打车昨天新增15个试点城市,均以“聚合模式”展开。具体城市包括:苏州、杭州、温州、宁波、天津、重庆、西安、成都、郑州、武汉、深圳、长沙、合肥、昆明、广州。即...

    时间:05-20
  • 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聚焦智能时代发展新机遇

      新华社天津5月16日电(记者李鲲、毛振华)当来自英国的智能机器人泰坦“走上”舞台主持论坛时,一个全新的智能时代已展现在了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与会者面前。   16日,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

    时间:05-17
  • 天津:迈向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新华社天津5月16日电题:天津:迈向人工智能先锋城市   新华社记者周润健、郭方达   16日,第三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开幕。自2017年举办首届以来,乘着世界智能大会这股“东风”,天津立足新一轮科技革命...

    时间:05-17
  • 共享单车原则上不能收押金

      昨日,交通运输部、人民银行、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银保监会6部门联合印发《交通运输新业态用户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明确网络预约出租汽车、汽车分时租赁(即...

    时间:05-17
  • 北京掀起人工智能教育革命

      登录双师服务项目平台,给来自北京远郊区县通州、怀柔、平谷、延庆、密云和房山的学生进行一对一的在线免费辅导,已经成为北京市朝阳区区级骨干英语教师李素梅课后与周末生活的一部分。仅在今年3月3日(周日...

    时间:05-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