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首批中国空间站应用国际合作项目发布

2019-06-13 07:25:27

来源: 科技日报

??? 1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空司发布首批中国空间站应用国际合作项目。来自17个国家、23个实体的9个项目,将围绕长期太空飞行人类的健康、微重力条件下流体物理和燃烧规律、宇宙观测、新型材料等方面开展研究。

????据悉,在入选项目中,“太空肿瘤:来自个体内健康和肿瘤组织的3D类器官培养物由于空间条件导致的早期突变特征研究”项目,将对癌症病因的理解产生重大科学影响,并为癌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视角;“微重力对致病菌生长和生物膜产生的影响”项目,将通过研究微重力条件下细菌菌落的生长速度与生物膜产生的数量等,预估长期载人航天任务中感染的严重程度,同时可以提高细菌在医学治疗中的生存能力,为载人深空探测提供保障;“受涡流和声波影响的火焰不稳定性研究”项目将对太空中火灾安全问题提供基础研究依据;“POLAR-2:中国空间站上的伽玛暴偏振探测仪”项目,将回答有关伽玛射线爆发性质的最重要的开放性问题,精度将高于或等于POLAR公布的精度,使观测与引力波相关的伽玛暴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用于空间应用的多结GaAs太阳能电池的开发”项目,将开发出更高效的空间系统持续续航能量来源。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在发布活动上表示,该办公室将在支持入选团队开展项目实施的同时,与联合国外空司紧密合作,进一步完善并发布第二轮合作机会公告。

????该办公室副主任林西强透露,中国空间站规划部署了密封舱内的16台科学实验柜、舱外暴露实验平台以及共轨飞行的光学舱,支持在轨实施空间天文、空间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微重力基础物理等11个学科方向的数百项科学研究与应用项目。16台科学实验柜将分别安装在核心舱、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目前核心舱科学实验柜即将完成初样阶段研制,实验舱Ⅰ科学实验柜正在开展初样研制工作,实验舱Ⅱ科学实验柜已全部完成关键技术攻关。

  • 相关阅读
  • 网约车有偿归还失物不妨大胆尝试

    ??? 为进一步优化滴滴网约车平台协助乘客寻找遗失物品的流程与机制,滴滴出行日前公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向公众征求意见与建议。办法规定,乘客遗失物品后无法自行领取,应与司机协...

    时间:06-13
  • 警惕大数据“杀熟”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我们随时随地都在享受着大数据带来的便利,但其负面作用也接踵而至。近日,网络购物、交通出行、在线购票等多个领域的电商平台均被曝出存在“杀熟”情况...

    时间:06-13
  • 电商获客新变局:博弈拼购、新零售与下沉市场

      又是一年6·18将至,商家大力促销的同时,背后也是一场争夺用户的大战。在捕捉流量的路上,低成本获客时代似乎早已结束。   根据财报测算,2018年,京东获客成本达到1503元,2016年这一数字为142元。相比之...

    时间:06-13
  • 办事不出门 手机全搞定

      全国442个城市将政务服务搬上支付宝,支付宝小程序累计用户量突破6.4亿,90%的事项可在1分钟内完成……在第二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透露了一连串数字。   近年来,支付宝逐步从支付“...

    时间:06-13
  • “基因魔剪”新系统无需断链编辑基因

      英国《自然》杂志12日在线发表的论文称,美国科学家团队开发出一种完全可编辑的CRISPR-Cas基因组编辑系统,其可以介导DNA精准插入基因组。该方法无需在靶DNA中产生双链断裂,避免了由此导致的遗传编码的非预...

    时间:06-13
  • 氢能商业化重在突破技术瓶颈

      不久前河南南阳那辆“加水就能跑”的车,引爆了氢能源车乃至氢能产业话题。12日,首届国际氢能标准和安全高端论坛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举行,如何发展氢能产业成为专家们的关注点。与会专家指出,无论是在中...

    时间:06-13
  • 让科学“潮”起来 打造时代新偶像

      记者从中国科协获悉,为大力弘扬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让更多的青年人走进科技工作者的内心世界,让科学家成为受人尊崇、令人向往的职业,由中国科协主办的“科学也偶像”——科学家精神短视频征集活动于近...

    时间:06-13
  • 水在太阳系并不稀罕

    ?? “新视野”号又有新发现!美国和法国科学家携手,借助“新视野”号提供的数据,在冥王星表面发现了氨存在的证据。研究人员在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上指出,这或许暗示着冥王星表面之下存在液态水。 ????当...

    时间:06-13
  • 用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创新

      有些科学成果会因为时间推移成为过去,而伟大的科学家精神总是长留历史的天空,更具穿透力   若所有科技工作者弘扬科学家精神,仰望着浩渺的星空又关注着脚下的大地,一定会成就这个时代最美的风景   近...

    时间:06-1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