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信息“盲杖”缺位,仅三成APP可供视障者使用

2019-07-10 08:15:29

来源: 科技日报

  如今,手机、电脑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用鼠标或手指在屏幕上轻轻一点,就可跨越时空、共享信息。

  但对于我国1700万视障人士来说,他们却无法像普通人那样尽享信息革命带来的便利。

  前不久,我国首个面向视力障碍群体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中国盲文数字平台在甘肃兰州启动,并投入应用。

  但这样的努力,还远远不够。

  新平台可实现“明转盲”翻译

  “我国盲文出版物资源匮乏、品种少、内容有些滞后。”中国盲文数字平台主要研发者、兰州大学信息无障碍研究中心主任苏伟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盲文非出版文档资源更是十分稀缺,在网上能找到的盲文数字资源极少。

  相对于视障人士阅读的盲文,“明眼人”阅读的则是明文。以前,这两种文字之间隔着一道“墙”,只有专业人士才能“穿墙而过”。

  如今,在机器翻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帮助”下,刚启用的盲文数字平台可为用户提供“明转盲”翻译服务,让视障人士享受到更多阅读资源。此外,借助深度学习技术,平台还可实现盲文的自动朗读,让视障者“听”到盲文。

  中国盲文数字平台不仅是一台智能翻译机器,它更是一个“库”,一个开放式资源管理平台。用户可上传、共享各种文档、音视频资源,视障者可通过点击显器和刻印机在线阅读、收听、下载盲文或明文书籍文档。“就像百度文库、中国知网一样,盲文数字平台正在为视障者搭建一个开放、共享的海量文库。”苏伟说。

  “该平台还有协同翻译功能,视障者可多人同时对翻译结果进行修改。”苏伟说,盲文是拼音文字,词与词之间有空格,而汉语明文词与词之间没有空格,这就存在分词问题,这也是机器翻译容易出错的地方,多用户共同参与是有效的校正方法。

  “目前,平台已有2万到3万用户,且用户数正以每周几千人的速度在增加。”苏伟说。

  信息无障碍技术推广形势严峻

  业内一般把类似数字平台这类技术,统称为信息无障碍技术。“信息无障碍技术通常指帮助视障者正常使用软、硬件等信息设备的技术。”苏伟说。

  目前,这类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如何?苏伟指出,现阶段信息无障碍技术推广形势十分严峻,盲人能完全无障碍使用的APP、网站仅占总数的30%。

  读屏软件也是信息无障碍技术中的一种。全盲者可借助APP或网站中内置的读屏软件,“阅读”手机屏上的文字。有了它,视障人士也能用智能手机进行网购、约车、社交,这将极大地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度。

  对于手机软件无障碍功能的配备,国家已出台了建议标准。2012年,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第一部关于无障碍环境建设的专项行政法规《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其中提出,“国家鼓励、支持采用无障碍通用设计的技术和产品,推进残疾人专用的无障碍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和推广”。

  记者了解到,目前如QQ、微信、淘宝等APP,已基本配备了信息无障碍“阅读”功能。但一些APP内置的读屏软件只能“读”出文字,不能识别出图片。例如,在发送信息时,“发送”按钮可能是图片,这时就需要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给“发送”图片备注上“发送”的文字描述。然而,很多APP并不会添加这些“文字包”,于是读屏软件在APP里便无能为力。

  开发人员缺少无障碍理念

  “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出台强制标准,推动信息无障碍建设技术的发展与落地。”苏伟指出,美国、日本、欧洲部分国家已出台了相关的强制标准,值得学习。例如,美国于1998年修订《康复法》,规定由联邦及机构制作的所有电子信息系统残障人士必须也能访问。

  “信息障碍技术建设的最主要问题是意识问题。部分开发人员缺少无障碍理念,是造成信息系统存在使用障碍的最主要原因。因此,要把信息无障碍的观念传播给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最好在开发人员还在上学时就向其普及。”在苏伟看来,目前我国从事IT行业的技术人员少有无障碍理念,其开发的产品也就难有这方面考虑。“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信息无障碍教育内容的缺失。”

  政府、企业、高校等多方都在积极探索,但更加全面、广泛的信息无障碍建设仍在路上。正如小米集团董事长兼CEO雷军所言,信息无障碍不仅是技术研发问题,更是一个需要政府、企业、配套产业链、社会组织等多方面统筹协调、紧密协作的系统工程。(记者 于紫月)

  • 相关阅读
  • 柔性电子技术 惊艳远不止于折叠屏

      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折叠屏手机已经问世,这,就是柔性电子技术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   近日,第二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ICFE2019)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光明网还联合举办了第二...

    时间:07-17
  • 产业要发展 标准不可缺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需标准先行。7月15日,第三届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会在重庆举行,本届大会以“创新引领,互联互通”为主题,近千名海内外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会,并就相关议题开展深度交流。   在大会2019...

    时间:07-17
  • 被抽“苹果税”在线医疗平台提出质疑

      俗称为“苹果税”的苹果商店服务费延展到在线医疗平台。   近日,多家在线医疗平台收到苹果公司要求,应用内购买需要使用IAP(In App Purchase 应用内购买)服务,并缴纳30%的交易所得。   截至目前,多...

    时间:07-16
  • “技术+模式”激发商业航天发展红利

      不久前,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在我国黄海海域成功发射,将七颗国产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首次在海上进行固体运载火箭发射试验。而在美国...

    时间:07-16
  • 垃圾分类能否“扔”出新风口

      七月初,上海开始实施的生活垃圾分类政策,让“垃圾分类”一夜之间成了“网红”,引发热议。   近日,住建部给出了时间表,到2025年前,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要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   “垃圾分类”...

    时间:07-16
  • 上海浦东:从六大“硬核”产业看经济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上海7月14日电(记者 王默玲)记者从上海浦东新区获悉,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是今年以来浦东经济运行的两大关键词。“中国芯”“创新药”“蓝天梦”“未来车”“数据港”和“智能造”这六大“硬核”产业...

    时间:07-15
  • 急性大出血 “超级创可贴”3分钟搞定

      人们已经习惯了轻微的擦伤用创可贴来止血包扎,方便简单。但如果出现动静脉大血管破裂的喷射式出血,甚至如断肢等人身重大伤害的急性大出血,能不能有一个“超级创可贴”,第一时间自己包扎、快速止血,快速...

    时间:07-15
  • 院士向“青稞”疾呼:最怕你们没激情

      “受制于人的‘痛’不改变是不行的,我最害怕的,就是你们青年科研人员、青年学生没有激情——没有了激情,也就没有了创造力!”   说这话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常务副校长韩杰才。   话毕...

    时间:07-15
  • 天宫二号将于近期择机受控再入大气层

      记者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获悉,根据计划安排,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完成全部拓展试验,计划于北京时间2019年7月19日择机受控离轨并再入大气层,少量残骸将落入南太平洋预定安全海域(西经160度~90度、...

    时间:07-15
  • 人工智能仍在资本“风口”

      2018年,我国人工智能企业融资额3832.22亿元,为全球第一。行业无论从融资额还是应用都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   近日,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了《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报告(2019...

    时间:07-15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