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我国科研团队发现病毒DNA天然免疫识别新型受体

2019-07-20 09:29:03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社天津7月19日电(张建新、吴军辉)机体如何精准地发现病毒入侵并及时启动抗病毒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病毒?其物质基础与分子机制是什么?这是生物医学领域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

  7月19日,学术期刊《科学》杂志以研究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团队的论文,报道该课题组发现了机体感知与甄别入侵病毒DNA的一种新型天然免疫识别受体(hnRNP-A2B1)。就像“哨兵”一样,该受体分子能够在细胞核内特异性地识别病毒DNA,随后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和诱导干扰素产生,启动天然免疫应答反应以清除DNA病毒的感染。

  这一细胞核内抗病毒“哨兵”的发现,开辟了天然免疫与炎症研究领域的新方向,也为抗病毒治疗与炎症疾病防治提供了潜在药物研发新靶标。

  人们对于机体如何识别外源病原体DNA的分子机制已有多年研究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目前发现的能够识别病毒DNA的天然免疫受体存在于细胞质中,而绝大多数DNA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会进入细胞核内释放病毒基因组DNA并在核内进行复制。然而,科学界对于细胞核内是否存在病毒DNA特异性的天然免疫识别分子尚不清楚。

  为了筛选能够识别病毒DNA的细胞核内天然免疫受体,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科技部等支持下,曹雪涛院士与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王蕾、第二军医大学医学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讲师温明岳一起,首先利用生物素标记的病毒基因组DNA,从细胞核提取物中沉淀出DNA结合蛋白并进行质谱鉴定是否存在能够结合病毒基因组DNA的蛋白质分子。另一方面他们通过二维电泳联合质谱检测寻找出DNA病毒感染后从细胞核转移到细胞质以具有激活天然免疫信号通路潜在作用的蛋白分子。

  整合上述两种技术体系的研究结果之后,他们得到了23个候选分子。通过后续的体内外系列天然免疫效应与抗病毒功能筛选,团队最终鉴定出了异质性细胞核核糖蛋白A2B1是能够识别病毒DNA并诱导抗病毒干扰素产生的一种核内DNA天然免疫识别受体。

  随后,课题组研究了hnRNPA2B1核内识别病毒DNA后如何激活天然免疫的具体分子机制,另外,该团队还发现hnRNPA2B1能够促进cGAS、IFI16、STING等已知DNA识别受体与信号分子mRNA的m6A修饰及出核,从而放大和增强这些已知的细胞质天然免疫分子信号通路以诱导更多干扰素产生,有效激发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

  研究表明,在无感染状态下,作为一种RNA结合蛋白分子,hnRNPA2B1保持其与RNA相关的常规功能;但是,当细胞感染DNA病毒之后,其在细胞核中能够识别外源DNA并发生功能“极化”,转而作为DNA识别受体发挥抗病毒天然免疫激活作用。该研究为天然免疫识别及其信号转导的机制研究提出了新思路,深化了人们对抗病毒天然免疫的认知。

  • 相关阅读
  • 传统领域风险可控 新兴领域挑战加大——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观察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题:传统领域风险可控 新兴领域挑战加大——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观察   新华社记者余俊杰、胡林果   近年来,我国网络安全应急响应能力不断提升,传统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国家互联...

    时间:07-20
  • 随笔:关于脑机交互的遐想与迷思

      新华社北京7月19日电随笔:关于脑机交互的遐想与迷思   新华社记者胡丹丹   美国硅谷企业家埃隆·马斯克日前发布脑机接口新技术,立即激起全球好奇心:电影《黑客帝国》中脑机交互的场景真要变为现实了吗...

    时间:07-20
  • 2018年我国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6万亿元

      新华社天津7月18日电(记者周润健)2018年,我国电子制造业与软件业收入规模合计超过16万亿元。   这是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会长王旭东18日在天津滨海高新区举行的2019年(第33届)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发布...

    时间:07-19
  • 用iPhone控制大脑 未来的“人”还是人吗

      人机结合一个很简单的场景是通过iPhone就可控制大脑并传递信息。那么,谁来控制iPhone,会不会在现实生活中重演《1984》中的场景?   美国当地时间7月16日,脑机接口创业公司Neuralink首席执行官,同时也是...

    时间:07-19
  • 赋能数字经济 超算进入融合时代

      随着5G商用大幕展开,万物互联的数字经济时代加速到来,海量的数据爆炸对计算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超算(超级计算机)迎来发展的有利时机,而融合则成为超算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   不久前,国际超算大...

    时间:07-18
  • 吃鸡之后自走棋火了 腾讯网易已竞相入场

      “王校长终于败北了。”7月11日,资深玩家张海(化名)回忆起几个月前在网上观看赛事直播的场景。   2019年2月,一场自走棋全明星赛引起国内玩家的关注。赛事邀请到多位知名电竞高手过招。最让玩家瞩目的是...

    时间:07-18
  • 空间科学卫星:迈向空间科学强国

      由我国自主研发的首颗空间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慧眼”卫星已经发射升空两年了。“慧眼”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双南介绍:“截至2019年6月30日,‘慧眼’对银道面扫描...

    时间:07-18
  • 柔性电子技术 惊艳远不止于折叠屏

      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折叠屏手机已经问世,这,就是柔性电子技术的全部了吗?当然不是。   近日,第二届柔性电子国际学术大会(ICFE2019)在杭州举行。会议期间,中国科技新闻学会和光明网还联合举办了第二...

    时间:07-17
  • 产业要发展 标准不可缺

      科技创新、产业发展还需标准先行。7月15日,第三届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会在重庆举行,本届大会以“创新引领,互联互通”为主题,近千名海内外专家及企业代表参会,并就相关议题开展深度交流。   在大会2019...

    时间:07-1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