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数据说话:创新为我国经济发展注入强动能

2019-07-24 07:47:51

来源: 科技日报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3%!2019年经济“半年报”近日出炉,上半年我国GDP总值超45万亿元。这样的成绩来之不易,不少网友给“稳”字当头的中国经济纷纷点赞。

  近日,在国新办举行的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盛勇直言,在国内外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增长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运行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也在优化调整。

  在毛盛勇看来,GDP增速6.3%来之不易,这是一个“含金量比较高的速度”“有后劲支撑的速度”。来自国家统计局的一系列数据印证了这一说法,也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不仅是就业、物价、收入等民生指标表现较好。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0%。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7%,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0%。在投资增势基本平稳的情况下,第三产业投资增长7.4%,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4.1%。高技术制造业投资、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0.4%和13.5%。

  高技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速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成为上半年经济数据的亮点之一,体现了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持续提高,向价值链高端迈进的步伐加快。移动通信设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一批新产品、新技术,正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

  截至2018年底,全球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564万辆,中国占比达52.8%,连续4年居世界首位。

  让我们将目光转向频频上头条的“5G”话题。6月6日,中国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这意味着5G商用元年大幕开启。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创新的集中领域,5G的发展将支撑应用场景由移动互联网向移动物联网拓展。目前,我国5G中频段系统设备、终端芯片、智能手机处于全球产业第一梯队。

  《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19657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2.18%,其中,基础研究经费1118亿元。

  随着创新投入力度持续加大,科技创新正为中国经济注入强动能。我国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全球第二,“2018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升至第17位,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居世界首位,科技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日益凸显。

  5月23日,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填补了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

  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5座1万平方米的“空中花园”,智能化程度最高,新世界七大奇迹之首……6月30日,集众多光环于一身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主要工程竣工,并计划3个月后开航。大兴国际机场创下多个“世界之最”,背后是多项“中国技术”的加持。

  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也来自创新环境的持续改善。目前,我国70%以上的技术创新来自中小企业。企业主动锐意创新,政府着力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良好创新氛围,助力企业轻装上阵。2万亿元减税降费“大目标”正在由“出政策”转向“抓落实”;放宽市场准入、优化营商环境;打破行政壁垒,让各类创新要素自由流动……

  各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得怎样?日前,国家税务总局派出36个督查组,严督实查促减税降费落地生根。“作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减税降费政策就是最好的‘天使投资’,为企业发展提气鼓劲。”安徽航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财务负责人刘翠云介绍,今年以来,受惠于增值税降率、土地使用税减征等利好政策,企业获得减税34万多元。

  减负不忘赋能。7月22日,备受关注的科创板迎来首批25只新股的挂牌交易。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突破口,主要承担着支持有发展潜力、市场认可度高的科创企业发展壮大,以及发挥改革试验田两方面使命。

  与此同时,我国有近14亿人口、9亿劳动力、超1.7亿受过高等教育和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资源;全球最大的中等收入群体、1亿多个市场主体……

  面对比较复杂的外部环境和经济下行的压力,我们还拥有强大的国内市场,消费升级带来的巨大机遇,科技创新的强劲驱动,货币、财政、产业等宏观政策仍有较大发力空间,这都是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底气所在。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表示,中国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趋势没有改变也不会改变。

  (科技日报北京7月23日电 记者 刘垠)

  

  • 相关阅读
  • 我国自动驾驶还需更多交通管理政策开路

      “人力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增加、司机紧缺、安全问题突出等,是客货运输面临的大问题,并且它们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在近日举行的第19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上,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金凌表示,高可靠...

    时间:07-31
  • 新技术解开跨界服务融合症结

      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你想办理一项事务,所涉及的部门、科室实现信息互通,可方便你就近跑到某个服务窗口,实现‘最多跑一次’。”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尹建伟教授解释道,当前浙...

    时间:07-31
  • 阿里巴巴“夜经济”数据:夜宵火爆 骑手忙碌

     ? 阿里巴巴的一份“夜经济”报告显示,餐饮、购物、观影等夜间消费构成了中国消费的新增长点,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随着夏季到来,夜宵消费火爆。阿里巴巴29日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中,夜间到...

    时间:07-30
  • 5G打响家电业AI竞速赛

      5G商用的加速落地和AIoT的不断融合,使得新的技术变革、产业应用场景、商业机会,纷纷从试验阶段开始走向应用战场,引领家电业走向更多的“无人区和深水区”。   家电企业聚焦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

    时间:07-30
  • 运营商“三足鼎立”变“五朵金花”

      5G时代迎大变,中国通信市场格局从移动、电信、联通的“三足鼎立”,变成“五朵金花”斗艳,同时给深圳通信产业带来更多市场机遇和技术挑战。记者连日调查发现,最新进场拼杀的中国广电、中信网络各有主攻...

    时间:07-30
  • 人工智能发展正迎来第三波浪潮

      思想者小传   高奇琦 华东政法大学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指数研究院院长、政治学研究院院长、教授   人工智能可谓当今社会的“明星”,许多国家都制定了人工智能发展计划。但人工智能的发展并不完全是一个技术...

    时间:07-30
  • 5G时代北斗将脱下“高冷”外衣

      中国北斗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不过仍有一种疑问时而发出:北斗都提供服务那么久了,为何我们的手机里还没有用上北斗——说好的北斗导航,为何大众难以直观地感受到?   这样的疑问,或将在5G时代终结。  ...

    时间:07-29
  • 抢修管网、预测误差 能源领域AI强刷存在感

      作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前沿,人工智能因为在汽车工业、高端制造、互联网等众多领域的应用而广受社会关注。事实上,电力、煤炭、石油化工等看似距离人们遥远却又时刻影响人们生活的能源领域和产业,对人工智能的...

    时间:07-29
  • 摩拜实施新版计费规则 系今年第二次上调价格

      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从7月26日开始,摩拜单车在深圳、上海、广州、佛山、厦门、成都等地正式实施新版计费规则。所谓新版计费规则,一句话来说就是涨价了,而这已经是今年以来摩拜单...

    时间:07-29
  • 空调到底开多少度才合适

      世界气象组织日前发表声明称,仍在不断上升的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导致气温升高和海洋酸化,2015年至2019年很有可能成为有气温记录以来最热的5年。高温一来,办公室与家里的空调遥控器大战也随即开启。往往是一...

    时间:07-2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