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5G时代北斗将脱下“高冷”外衣

2019-07-29 08:44:26

来源: 中国青年报

  中国北斗取得的成绩举世瞩目,不过仍有一种疑问时而发出:北斗都提供服务那么久了,为何我们的手机里还没有用上北斗——说好的北斗导航,为何大众难以直观地感受到?

  这样的疑问,或将在5G时代终结。

  前不久,《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对外发布,其中提到随着5G时代的到来,“北斗+5G”将成为继移动位置服务经济和共享经济之后,北斗应用市场新的重大商业机遇, 5G带来的物联网革命,将推动北斗及时空信息应用的泛在化。“北斗+5G”的市场爆发期即将到来。

  这也意味着,北斗有望彻底脱下“高冷”外衣,走进寻常百姓家。

  从古至今,人类始终在追寻获取时间与位置的最佳工具和手段,而卫星导航正是这种不懈追求的智慧结晶。

  按照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总设计师杨长风的说法,当前,卫星导航已不单是用于测量物体的时空运动状态,已然成为信息化社会标示各类信息的时空基准,前所未有地渗透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成为支持和推动人类社会有效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

  6月6日,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广电发放5G商用牌照,标志着中国5G正式商用。

  换言之,随着5G这一“神助攻”队友的到来,由北斗及“北斗+5G”所带来的万物互联智能时代,将真正开启。

  按照一些物联网专家的说法,在物联网产业中,以5G为代表的网络、以北斗代表的精准位置服务以及大数据,这三者共同构成了物联网产业的三大基础设施。

  先看网络,5G能让实时传输的速度变得更快更稳定。接下来是位置服务,只有拥有了统一时空基准、获得更加精准的位置信息,人类才能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最后是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处理能力快速提升。

  根据《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2019)》表示,目前,一个由北斗系统提供时空数据、由5G通信系统实现智慧感知与传输、由大数据实现海量时空数据的分析与挖掘、由云计算系统实现泛在的智能化处理的智慧城市建设技术和数据支撑体系正逐渐完备。

  前不久,在第十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受邀参展的位置服务公司千寻位置就展出了一座“未来之城”:依托覆盖全国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千寻位置构建了统一维度的“时空基础平台”,负责时空数据的获取,通过为海量城市感知终端提供亚米级精度以上的定位和毫秒级授时能力。

  此前有业内人士透露,4G技术的导航应用,可能会遇到某个盲点,导致信息无法回传的情况。如今,一旦有5G技术作支撑,监控将更快、更完整,而且5G设备更便于移动连接或无线接入。

  “当计算更强、网速更快的时候,就需要所有数据的时空基准。不统一、不精准没有办法用这个数据。”陈金培认为,随着终端连接的速度越来越快,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让信息处理能力快速提升,所有信息的处理和终端的连接需要统一时空基准,才能实现真正的万物互联。

  当然,“北斗+5G”也将带来人们在4G时代未曾见过的风景,比如开启传说中的“地下室定位”。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泰尔终端实验室天线与定位部副主任安旭东说,要想真正实现室内定位,需要几米甚至1米以下的定位精度,还要能够分辨楼层。而眼下,传统定位技术还无法用于室内定位。

  他告诉记者,一方面,在室内搜不到足够卫星的情况下,所谓全球导航卫星系统难以工作,其定位精度仅在10~100米之间;另一方面,传统的蜂窝网定位技术虽然信号可以覆盖到室内,但其精度从几十米到几百米不等,也无法满足需求。

  随着5G的到来,人们迎来大带宽时代。

  安旭东说,5G时代的窄带蜂窝物联网定位应用,相比传统的蜂窝网技术,可提升20dB的信号效果,“覆盖能力大大提升,在地下车库、地下室、地下管道等信号难以到达的地方也能覆盖到,利用这一优势,可以进行室内导航定位服务。”

  按照冉承其的说法,过去10年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疆拓土的10年,也是北斗应用真正落地的10年。

  而下一个10年,“北斗+5G”将带来更多可能。

  冉承其说,北斗应用产业已实现由基础产品、应用终端、应用系统和运营服务构成的完整产业链,并正在与互联网、物联网、5G、大数据等新兴技术进行深度融合,前所未有地渗透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支持和推动人类社会有效运行及持续发展的强劲动力。“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正在成为现实。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邱晨辉 来源:中国青年报

  • 相关阅读
  • “互联网+”助力垃圾分类还需政府援手

      “互联网垃圾回收企业被陆续淘汰,与生活垃圾本身的属性密切相关。垃圾首先是污染源,其次是一种价值为负的商品。垃圾的首要属性是污染源而非资源。因此推行垃圾强制分类,不分类还要罚款才具有合理性。”  ...

    时间:08-02
  • 仿变色龙软体机器人问世

      模仿变色龙的原理,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杜学敏团队研制出了能通过颜色变化进而实现与环境交互,同时还能运动的软体爬行机器人。该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Cell)姊妹刊...

    时间:08-02
  • 181人!2019中科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记者今天(1日)从中国科学院官方网站获悉,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81位,名单已于8月1日在该院网站公布。   根据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的梳理,今年中科院公布...

    时间:08-02
  • 《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出台

      8月1日,科技部印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建设工作指引》的通知。文件明确,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重点由人工智能行业技术领军企业牵头建设,鼓励联合科研院所、高校参与建设并提供智力和技...

    时间:08-02
  • 我国科学家开发出新型类脑芯片

      来自清华大学等单位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全球首款异构融合类脑计算芯片。该芯片结合了类脑计算和基于计算机的机器学习,这种融合技术有望发挥基于计算机科学的人工神经网络和基于神经科学的脉冲神经网络的优势,...

    时间:08-02
  • 行政村通光纤通4G比例均超98%

       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近年来,推动电信普遍服务与网络扶贫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   “2015年底以来,我们组织了5批电信普遍服务试点。前三批试点支持行政村通光纤...

    时间:08-02
  • 苹果手机今起免收一卡通开卡费

      继安卓手机开通北京市政交通一卡通不再收取“开卡费”后,今日起,苹果手机也将不再收取20元“可退服务费”,苹果手机一卡通的老用户也可申请退还开卡费。   据悉,iPhone 6或更新机型及Apple Watch Serie...

    时间:08-02
  • 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公布

      北京青年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昨日,2019年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通信评审工作已经结束,选出初步候选人181位。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181名初步候选人中,数学物理学部29人、化学部28人、生命科学和医学学...

    时间:08-02
  • 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治理线上培训机构

      昨日,教育部召开新闻通气会,在会议上,北京、上海、山东等地教育部门相关负责人针对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做法进行了介绍,北京市教委副巡视员冯洪荣从本市教育工作为学生“减负”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两方面进...

    时间:08-02
  • 全国行政村通光纤比例超98%

      记者从今日(1日)举行的电信普遍服务与网络扶贫研讨会上获悉:截至目前,我国行政村通光纤和通4G比例均超过98%,提前实现了“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同时,监测数据显示,试点地区平均下载速率超过70M,基本实...

    时间:08-0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