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让懂行业懂技术的人才也懂AI

2019-08-01 08:26:16

来源: 解放日报

  30多平方米的教室内,满满当当坐着近20名学生。讲台前,三张投影屏幕上布满密密麻麻的代码和一些意味深长的坐标曲线。台上的授课老师不急不缓地讲述每一行代码的用意,台下听课的学生个个若有所思,时不时低头在笔记本电脑上敲几行代码。

  今年5月,微软亚洲研究院(上海)和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在上海揭牌,双方共同打造的首期人工智能高阶人才培训班也同时开课。每周五、周六,来自漕河泾开发区部分企业的20余名计算机从业人员会齐聚这间位于华鑫科技园的教室,接受来自微软人工智能领域优秀科学家的指导。这也是上海首个专门针对行业人才向“行业+AI”工程师转型的高阶培训班。

  码农每天做家庭作业

  今年33岁的李灏宇是仪电集团双创社区“云赛空间”一名计算机工程师,日常工作是为入驻孵化器的初创企业提供云计算方面的技术支持。今年4月,他第一时间报名参加培训班。经过几轮筛选,拥有扎实计算机理论和数学基础的李灏宇获得公司唯一一个培训名额。上海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有限公司总经理赵海鸿说,像李灏宇这样的“入学经历”在仪电下属的企业非常普遍。由于名额有限,每家公司大多只有1个培训名额。

  来自华鑫证券的李少华,今年36岁,大学主修数学,他不仅有入学必备的算法基础,也研究过机器学习知识。李少华发现,近年来公司越来越多的金融产品需要使用大数据、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相关的概念和技术,“AI+金融”已成为金融服务机构再上一个台阶的重要筹码。“一听到创新院有这个课程,我觉得很有意义。”

  来到培训班的都是各行业具备计算机和数学基础的成熟人才,因此课程设置也开门见山,直指大家最迫切获取的新学问。“前几周的课还挺简单,第二个月开始就都是全新的知识。”李灏宇口中的新知识,包括神经网络原理、机器学习原理这些人工智能入门必备的基础知识,也有针对强化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热门方向的专题研讨会。

  记者注意到,课堂上,来自微软和仪电的科学家边讲解原理边现场教编写代码。课后学员们则要完成体量颇大的家庭作业,比如“用最精炼的编程语言,离开表象在更高层次描述问题”这一类让外行感到云里雾里的作业要求,大部分人每周都要花几个晚上才能完成。

  复合型人才可担当“转换器”

  7月12日是周五,微软亚洲研究院副院长刘铁岩为学员们带来一堂名为“强化学习”的课程。问答环节,有学员提问“强化学习的仿真应该如何构建”,这让刘铁岩感触很深。“这些提问说明他们不是一个与AI无关的外行,已经摸到门道了。”

  然而,掌握入门技术只是表象,观念的转变才是本质。刘铁岩表示,神经网络知识、上机操作、实际案例剖析都可通过课堂获取,但这只是技能转型。“当我们面临一个问题,是把它当作工程系统去解决,还是使用人工智能方案,这就是更关键的思想转型。”刘铁岩的研究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机器学习、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由他的研究成果促进了机器学习与信息检索的融合,因此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排序学习”领域的代表人物。

  事实上,科研人员将实验室成果与实际应用结合的迫切程度,丝毫不亚于传统IT人才向AI人才转型的迫切性。当从事理论研究的科学家计划将一项AI研究与某个实际领域——比如金融相结合时,科学家只懂算法模型,不懂金融证券,此时迫切需要复合型人才担当“转换器”,将最尖端的实验室技术转变为“看得懂”的产品摆在受众面前。

  记者了解到,第一批培训班的学员主要来自仪电下属企业,学员们的培训成本大都由用人单位主动承担。抢着花钱把员工送来上学是为哪般?赵海鸿表示,不少细分行业目前都面临与人工智能技术的结合,如果能在企业内部培养出一批懂人工智能的专业人才,将大大提高企业技术融合的效率。

  眼下最缺的还是顶尖人才

  培训班接近尾声时,学员们将有机会为仪电相关的智能化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获得“真刀真枪”的实战环境。赵海鸿说,近年来仪电集团在向智慧城市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型的过程中累积了大量行业数据,距离数据越近,向人工智能转型的身位就越近。“眼下最缺的不是技术、市场,最缺的是顶尖人才。”

  仪电与微软开设人工智能创新院的初衷是:让优秀的人工智能专家、学者言传身教,培养更多具备前瞻视野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

  另一方面,中国对人工智能场景的应用热情为这一领域创造了广阔市场。以仪电的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为例,研究智慧交通、智慧医疗的行业专家们对轨道交通、城市规划、医疗、教育等了如指掌,但如何把智慧城市解决技术向AI转型,这当中存在相当大的知识跨度。“让懂行业、懂技术的人才也懂AI”不仅是行业企业的诉求,也是仪电这样大型国企探索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切口。

  开设在职人才培训班,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还有一个更高的自我挑战:建立可持续的人工智能人才培育体系。赵海鸿说,如同中小学教学每年都要修订教学大纲,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更新迭代极快的产业领域,更需要一个稳定的专家班底去编写教材、构建实验环境、完善知识体系。

  下一步,微软—仪电人工智能创新院将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人工智能专业人才。此外,创新院还将开设面向社会公众的人工智能基础课程以及政府部门决策人员、企业高管培训班。同时,为中小学人工智能课程培养教学师资,帮助各年龄层开辟认识人工智能世界的大门。

  • 相关阅读
  • 一辆共享单车日周转率仅为1.1次

      昨日,市交通委公布上半年全市共享单车运行监管情况。《关于互联网租赁自行车行业2019年上半年运营管理监督情况的公示》的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市共享单车日均骑行量为160.4万次,平均日周转率仅为1.1次/辆,仍...

    时间:08-01
  • “5G+智慧工业示范园区”成果发布

      7月30日,“5G+智慧工业示范园区”成果发布会在广东惠州举行。本次发布会由中建钢构有限公司与中国电信联合主办,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作为技术支持单位参与。发布会现场共展示了四个运营板块,分别是园区综合运...

    时间:08-01
  • 数字经济重塑中国制造

      吸尘器车间经智能化改造后实现“关灯作业”,传统钣金制造在数字化平台辅助下,生产效率提高三成;无人驾驶汽车依托物联网传感技术,完成了变道、超车、减速等系列操作……记者近期在我国东部城市采访发现,...

    时间:08-01
  • 上海首批电竞运动员领证

      上海首批电竞注册运动员颁证仪式昨天在东方体育大厦举行。   DOTA2、炉石传说、魔兽争霸3、英雄联盟、皇室战争、FIFAONLINE4、王者荣耀共计7个项目的85名选手成为上海首批电竞注册运动员。上海著名冠军运动...

    时间:08-01
  • 我国新药创制成果井喷式增长 重大疾病有了用药新选择

      新华网北京7月31日电(凌纪伟)从7月31日科技部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的“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获悉,在专项支持下,2017年2月以来,共有14个1类新药获批,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   近两...

    时间:07-31
  • 我国自动驾驶还需更多交通管理政策开路

      “人力成本增加、管理成本增加、司机紧缺、安全问题突出等,是客货运输面临的大问题,并且它们对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在近日举行的第19届COTA国际交通科技年会上,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金凌表示,高可靠...

    时间:07-31
  • 新技术解开跨界服务融合症结

      把“命门”掌握在自己手中   “当你想办理一项事务,所涉及的部门、科室实现信息互通,可方便你就近跑到某个服务窗口,实现‘最多跑一次’。”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尹建伟教授解释道,当前浙...

    时间:07-31
  • 阿里巴巴“夜经济”数据:夜宵火爆 骑手忙碌

     ? 阿里巴巴的一份“夜经济”报告显示,餐饮、购物、观影等夜间消费构成了中国消费的新增长点,也是城市活力的体现。   随着夏季到来,夜宵消费火爆。阿里巴巴29日发布的《阿里巴巴“夜经济”报告》中,夜间到...

    时间:07-30
  • 5G打响家电业AI竞速赛

      5G商用的加速落地和AIoT的不断融合,使得新的技术变革、产业应用场景、商业机会,纷纷从试验阶段开始走向应用战场,引领家电业走向更多的“无人区和深水区”。   家电企业聚焦人工智能   随着人工智能(...

    时间:07-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