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全球工业互联网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

2019-08-19 08:31:34

来源: 经济参考报

  为准确把握全球工业互联网战略方向,及时跟踪工业互联网创新动态及特征态势,前瞻研判工业互联网产业化重大布局,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任近来调研走访了一批在工业互联网相关技术及产业方面具备领先水平和特色的骨干企业,组织拜访了来自于著名高校、科研机构的工业互联网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权威智库和知名战略咨询公司的最新报告,在2019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上发布了《全球工业互联网十大最具成长性技术展望(2019~2020年)》。

  1、5G网络切片技术

  5G网络切片技术是指将一个物理网络切割成多个虚拟网络,实现对5G网络数据进行分流管理,并保持每个虚拟网络间逻辑独立性的技术,可在不增设网络架构的基础上,为多元化客户提供定制化网络功能服务。针对高清视频实时传输、海量物联动态示踪和低时延精密操控等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该技术可实现将5G网络虚拟切割为分别具有增强移动带宽、海量物联和超可靠低时延通信等特性的若干网络片层,映射满足不同场景的差异化需求。

  2、基于OPC统一架构的时间敏感网络技术

  这是一种基于OPC统一架构(OPC Unified Architecture, OPC UA),建立支持网络间互操作的时间敏感机制,突破性实现信息技术(IT)与操作技术(OT)在物理层、数据链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达层和应用层全面融合的技术。该技术基于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和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国际标准搭建,可为工业互联网网络体系构建提供标准化模块,是建立从传感器到云端大带宽、高同步、广兼容通讯的关键技术。

  3、软件定义分支技术

  软件定义分支技术是指具有软件定义广域网、路由、网络安全和LAN/WiFi功能集成的集中式平台管理技术,可高效便捷的将网络的控制平面与数据转发平面进行分离,通过集中控制器中的软件平台对底层硬件的可编程化控制,实现对网络资源的柔性调配。在工业互联网内网建设过程中,该技术可利用网络虚拟化方式摆脱硬件对网络功能的限制,以低成本实现高灵活性的网络资源优化控制。

  4、IP层与光层异构融合技术

  IP层与光层异构融合技术是指通过网络异构策略融合IP承载网(IP层)与光传送网(光层)优势资源的技术,可解决因分层规划和独立运维导致的IP层与光层网络资源利用率低,网络调整困难等问题。凭借对于IP层与光层资源的动态协同能力,该技术将在建设高可靠性、高灵活性、高带宽利用率、高可维护可管理性的工业互联网骨干外网过程中体现重要价值。

  5、基于签名加密算法的分布式数据库系统

  这是一种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由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构成的信息逻辑统一、物理节点分立的数据存取技术。凭借去中心化、有限透明、分布的可靠数据库、自治性、记录难以更改、准匿名性等特点,该技术有望在工业互联网数据采集、存储、解析、交易体系建设中显著提升数据系统在威胁防护、检测感知、处置恢复等方面的被动防御和主动防控能力。

  6、数字对象架构技术

  数字对象架构技术是指由数字对象、存储器、标识、解析系统和注册表构成的用于分布式信息存储、定位和检索的通用型架构技术。该技术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搭建的关键支撑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数字对象的标识解析管理,实现异主、异地、异构数据信息的智能化采集、识别、关联,支持连接实体信息的逆向查询,对推动工业互联网构建物理对象的互操作空间具有重要意义。

  7、自主诊断技术

  自主诊断技术是指基于模型基础、数据驱动等预测算法,通过运动、温度、压力等物理传感器获取参数信息,分析评估设备运行健康情况的技术。该技术在工业互联网的设备运维场景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通过对于设备运行参数的算法分析,自动化感知设备疲惫、磨损、腐蚀等运行状态,智能化提供调控、预警、停机等运维决策,实现延长使用寿命、提高运维效率、减低事故风险。

  8、微毫米坐标智能定位技术

  微毫米坐标智能定位技术是指由空间坐标感知系统和机械操作系统构成,融合机器学习算法迭代优化机械单元空间定位精度和寻迹路径的技术,是实现工业机器人自主完成铆接、焊接、组装、剪裁、物流等机械操作的关键。机器学习算法的演进升级将进一步推动该技术弹性满足工业互联网在离散行业应用中对于机械操作的高精度定位感知和低时延操控响应的需求。

  9、云边融合计算技术

  云边融合计算技术是指建立云层与边缘层计算过程数据互联互通,动态调配计算资源,实现云层高通量计算能力和边缘层高时效计算能力分布协同的技术,可满足泛在网络所带来的指数级数据计算需求和低时延应用场景所提出的毫秒级计算响应需求。凭借柔性分配云边层计算资源的能力,该技术有望在不拓展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大幅提高工业互联网数据的整体处理能力。

  10、数字纽带技术

  数字纽带技术是指在生命周期和价值链为数字孪生体提供数据访问、整合和转换能力,实现追溯、共享、交互、协同数据信息的技术。基于数字孪生体构建数字孪生系统的关键技术,该技术可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对零件、设备、生产线、工厂、城市等不同颗粒度数字孪生体的静态物理坐标复刻建模向行为流程逻辑映射发展,实现虚拟世界对物理世界的描述、预测、诊断、决策。

  (本版稿件均由记者苏万明采写)

  

  • 相关阅读
  • 主流APP今年已罕见强制索取通讯录

      大数据时代,获取更多的用户信息已成趋势,而问题存在不是一年半载,公众对此也啧有烦言。手机APP“绑架”用户隐私权限,表面看是初创期软件业的流氓习气,说到底,折射的其实还是业界标准缺位和隐私保护连带...

    时间:08-20
  • 网络安全企业全面加速产业布局

      全球网络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个人信息与商业数据遭遇大规模泄露与违规利用,针对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恶意网络攻击频发,各国在网络空间竞争态势进一步加剧。面对新情况,如何加强网络安全建设?如何更好地应对...

    时间:08-20
  • 人类首次观测到“行星际激波”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刘霞)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近日报道,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一组航天器终于观测到了科学家搜寻多年的一个现象:行星际激波。   这些航天器构成了NASA的“磁层多尺度任务...

    时间:08-20
  • 卫星观测显示 地球在二十年前就已停止变绿

      科技日报北京8月19日电 (记者刘霞)科学家发现,全世界的绿色正在逐渐减少。据美国《科学美国人》网站近日报道,全球各地的植物生长都在减缓,一项新研究认为,这一现象与空气中水分的减少有关,而后者是气...

    时间:08-20
  • 斯坦福AI模型 炼成小鼠“读心术”新鲜事

      读心术真的能够实现吗?近日,据新智元报道,Two Six Labs和斯坦福研究团队利用神经网络实现了对小鼠的“读心”,他们利用网络模型读取小鼠脑内的电信号,预测小鼠的行为和在迷宫中的位置,平均预测误差仅为...

    时间:08-19
  • 新型“钢铁侠”设备让穿戴者走跑更轻松

      科技日报华盛顿8月18日电 (记者刘海英)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发表研究报告称,他们开发出一种新型便携式可穿戴机器人设备,可在走路、跑步两种步态模式间自由切换,有效降低穿戴者走路...

    时间:08-19
  • 拓扑超导态“现身” 新物质形态有助加快量子计算速度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美国物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物质形态——拓扑超导态。这一突破有望提高电子设备的存储能力并提升量子计算的能力。   最新研究负责人之一、纽约大学物理学助理教授贾瓦德·沙巴尼...

    时间:08-19
  • 专家展望工业互联网下的再工业化战略

      在近日于青岛召开的2019世界工业互联网产业大会和2019青岛国际软件融合创新博览会上,相关专家纷纷为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把脉,提出了一些远见卓识。   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尹丽波说,第四...

    时间:08-19
  • 电商付费会员制如何走得更远

      据报道,家住北京市海淀区的张女士花149元购买了京东“PLUS会员”,不仅享受额外的商品折扣,还拥有免费上门退换货、24小时专属客服等“特权”。近年来,“会员制电商”在国内快速发展,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引入...

    时间:08-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