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机器人产业规划瞄准“高精尖”

2019-08-22 08:10:31

来源: 经济参考报

  机器人产业正成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记者从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上获悉,我国已成为全球机器人重要的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连续六年问鼎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目前地方正在竞相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北京、河北、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正加快机器人产业相关规划的部署与落地,围绕高端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高精尖产业领域,培育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

  业内指出,5G、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将为机器人产业带来新机遇,除汽车、电子等行业领域外,机械、产品生产加工、医疗康复等将成为机器人产业下一步重点布局方向。

  5G工业互联网释放新机遇

  我国机器人产业正进入蓬勃发展期。记者获悉,2019年上半年,我国机器人市场规模为42.5亿美元,占比全球机器人市场接近三成,业内预计全年市场规模将达86.8亿美元。业内指出,机器人正向更加智能化、精细化的先进制造、医疗健康、生活服务等领域快速延伸。

  值得一提的是,我国已连续六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6年到2018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年产量从7万多台/套增加到14万多台/套,年均增长超过40%。中国电子学会发布的《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报告(2019年)》预计,2019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达到57.3亿美元,到2021年将突破70亿美元。

  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柔性制造需求、新兴市场涌现、创新技术发展等都将拓展机器人的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而5G、工业互联网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将提升机器人应用潜力,推动机器人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产业研究部副处长陈丹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5G下行峰值速率是20Gbps,机器人在接受信息、任务指令等方面更加高效迅速。同时5G大幅降低传输延时,1-2毫秒的间隔几乎与现场亲自操作没有差别。在5G浪潮下,机器人产业将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工信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政策规划处处长左世全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随着智能化改造升级的需求日益凸显,我国工业机器人新装机量有望继续保持较快速度增长。5G技术的运用将为机器人创新应用拓展空间,进一步满足智能生产、智慧生活需要。

  多地争相打造产业高地

  地方正将机器人产业作为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向,竞相打造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地。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局长王刚21日透露,北京正在制定《北京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行动方案》,计划到2021年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产业创新和应用示范高地。西安市提出到2021年建设国家重要的机器人产业基地和应用示范区。安徽则提出到2027年打造成全国乃至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全产业链发展高地。

  陈丹表示,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机器人产业链较长,可有效提升地方产业结构,带动上下游相关企业集成,带动工程服务、金融服务等产业发展。同时机器人在制造业的应用将推动地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升地方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

  值得关注的是,“高精尖”正成为机器人产业布局的重要方向。浙江省日前明确将突出精密、复合、智能,提高关键制造生产环节应用机器人的可靠性。河北省提出到2022年,高端机器人性能、精度、可靠性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关键技术、核心零部件配套水平大幅提升;工业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推广成效明显,研发强度达3%以上。西安市则明确到2021年,实现机器人关键技术和高端产品重点突破,机器人产业总产值200亿元。

  “中国机器人产业正处于调整和升级的时期,由过去的追求数量到现在开始强调发展质量,由过去低水平的定位开始往高端发展。”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理事长曲道奎说。

  在系列利好政策力挺下,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和百亿、千亿级产业集群有望加速崛起。王刚透露,北京计划到2021年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逐步完善,培育3至5家细分领域龙头企业;安徽省明确到2022年,打造8家行业“领跑者”企业和15家单项冠军企业。江苏则表示到2020年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上海宝山区日前也表示将力争集聚机器人相关企业300家以上,形成产值超500亿元的产业集群,打造中国机器人及智能硬件产业制造基地。

  提质增效成产业未来重点

  业内指出,我国机器人产业仍存在核心零部件尚有待突破、企业经营压力较大、专业人才缺口较大、标准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

  中国科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怀进鹏在大会期间表示,当前机器人还面临着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瓶颈,应进一步夯实基础,为解决卡脖子问题和发展核心技术提供后劲;同时加快商品、技术、资金、人员的交流融通。辛国斌也表示,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深度调整阶段,拓展新的应用领域、提质增效成为产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求。

  陈丹表示,下一步不仅要解决在传统机器人方面的技术短板,更要在智能感知、新材料应用、新驱动系统等智能机器人的重点领域实现突破。(记者 郭倩 实习生 陈淑兰 俞卜丹)

?

  • 相关阅读
  •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在即 无人驾驶“抢滩登陆”

      全球首创无人驾驶电动重卡首秀、国内首个大规模无人驾驶体验场、国内首款车规级自动驾驶芯片……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以下简称2019WAIC)开幕在即,无人驾驶、智能网联车等AI在智慧交通领域落地应用场景正...

    时间:08-28
  • 我国加快实现网络“内生安全”

      将加快出台促进网络安全产业发展指导意见,推进国家网络安全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力打造政、产、学、研、用一体化产业生态。   “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也是硬道理。”在近日举办的2019北京网络...

    时间:08-27
  • 4G和5G将长期协同发展

      当前,5G正在加速推进。在4G向5G过渡的过程中,消费者的疑虑和观望都可以理解。这就需要运营商及时加强与消费者沟通,积极回应诉求和关注,增进消费者对于4G与5G政策的了解,防止产生误解。   最近,有传言...

    时间:08-27
  • 英特尔推出两款新处理器

      英特尔公司近日连续公布了两款新的计算机处理器,一是首次采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Springhill,另一个是用于笔记本电脑的“彗星湖”,它们的面世均与以色列研究人员的努力相关。   英特尔表示,Springhill是公...

    时间:08-27
  • 进军5G时代 我国新闻业首迎25款媒体机器人

      8月26日下午,目前国内最大的媒体机器人生产商和服务商新华智云正式对外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25款媒体机器人。   这些机器人已集成在“媒体大脑MAGIC短视频智能生产平台”上。它们功能各异:有的可以进行文字...

    时间:08-27
  • 新蓝海!机器人教育培训市场兴起

      再能干的机器人,也离不开人的研发、编程、维护。   在8月20日至25日举行的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各式各样的新锐机器人一如既往地惹人注目。不过,一个现象也特别值得关注:有些厂商开始关注机器人背后的...

    时间:08-27
  • “微信车载版”可查消息及语音通话

      8月26日,在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上,腾讯公司联手长安汽车展示了微信车载版,微信车载版仅提供:查看未读消息、发送消息以及语音通话。并采用全语音交互结合方向盘控制按键的方式,让用户眼不离开前方...

    时间:08-27
  • 6岁以下儿童注意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面临六大伤害

      6岁男孩小明,肩膀经常出现酸痛,妈妈带着他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孩子的颈椎已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医生询问孩子日常生活习惯时,小明的妈妈说,孩子很淘气,父母平时工作太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

    时间:08-26
  • 我国建立首个水下隧道技术创新平台

      24日,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成立水下隧道工程技术分会,这是我国首个水下隧道专业学术交流和技术创新平台。   在成立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钱七虎表示,近年来,我国...

    时间:08-26
  • 2300万岁绘架座β的第二颗行星“现身”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研究人员发现了第二颗围绕绘架座β(Beta?Pictoris)运行的行星,有助于天文学家对正在形成的行星系统有更深的了解。   最新研究主要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天文学家安妮-玛...

    时间:08-2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