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6岁以下儿童注意 长期使用电子产品面临六大伤害

2019-08-26 10:57:39

来源: 北京青年报

  6岁男孩小明,肩膀经常出现酸痛,妈妈带着他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孩子的颈椎已出现了明显变化。在医生询问孩子日常生活习惯时,小明的妈妈说,孩子很淘气,父母平时工作太忙,没有太多时间照顾孩子,孩子从4岁开始,父母经常把手机给孩子玩,有时还让孩子玩平板电脑,有时一玩就是3-4个小时,没想到给孩子的身体带来了这么大的影响,家长为此后悔莫及。

  3月22日国家卫健委最新发布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健康教育核心信息指出,6岁以下儿童要尽量避免使用手机和电脑。非学习目的使用电子产品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家长在孩子面前应尽量少使用电子产品。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长期使用手机有损健康是不争的事实,在“手机一族”越来越低龄化的今天,手机对儿童健康的不良影响越来越引发关注。在电视、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之间,孩子们的屏幕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长。看电视玩手机的时间对孩子们有很多潜在的有害影响,从新生儿到青少年晚期。

  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儿科主任医师李芳教授提醒家长,避免孩子对电子产品产生依赖,低龄孩子使用电子产品一定要适时适度。儿童过多接触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不仅因姿势问题导致骨骼发生变化,这些产品的频闪和辐射对孩子的发育都会造成影响。电子产品对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其中手机就是孩子健康的头号杀手。由于6岁以下儿童身心都还未发展成熟,过度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通常会带来6种伤害。

  影响脑部发育:太早把电子产品曝光给幼儿,会使他们注意力缺乏、认知力延迟、学习能力下降、变得更冲动以及缺乏自制能力,表现为易发脾气。

  辐射:任何电子产品都会有辐射,虽然大人日常使用未必会有问题,但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的脑部与免疫系统仍在发展,会更容易受到辐射影响。

  流行性肥胖:有研究称手机和游戏会引发肥胖,如果儿童在睡房使用电子产品,肥胖发生的概率会提高30%。而肥胖又会诱发心脏病、中风、糖尿病等疾病。

  剥夺睡眠时间:有调查显示,经常玩电子产品的儿童中,有70%面临睡眠不足问题,在各方面影响了儿童发育。

  上瘾: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沉迷科技产品,疏于照顾孩子,这就变相让孩子也沉迷于电子产品,慢慢上瘾,久而久之对学习也会产生厌倦。

  精神问题:过度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让孩子患上忧郁症的机会也会增加,也有可能产生焦虑、注意力下降、自闭症等问题。

  如何让孩子远离手机、电视、电脑等电子产品呢?作为家长,要做到以下九要点。

  1.让孩子多睡觉。有研究表明,4-15岁的儿童每晚睡眠时间应为9 - 11个小时。因为睡眠不足会增加肥胖、痴呆和抑郁的风险。将电子产品移除卧室,使孩子形成一个固定的就寝时间。

  2.让孩子多运动。儿童每天应至少有一小时的适度运动,在春暖花开季节,抽出一些时间带孩子出去散散步、打打球、逛逛公园,或去当地游乐场、动物园玩玩,让锻炼成为一种家庭活动,而不是一天到晚想着“泡手机”。

  3.限制屏幕的时间。限制孩子每天只看1小时的电视或者手机,过度刺激会影响孩子身心健康,从肥胖到抑郁,再到多动症。把玩手机、打游戏等留到周末或节假日。

  4.不要给孩子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多加强孩子的互动,增加孩子跟父母面对面沟通交流的时间,而不是给孩子一个电子设备,把孩子交给一个电子保姆。

  5.建立家庭时间。很多家庭在吃饭的时候都开着电视或者看手机,此时关掉一切电子产品,边吃饭,边利用这个时间与孩子多交流,了解孩子一天的学习情况、与同学的关系处理等,在亲子沟通中让孩子感受到家人的关怀与温暖。

  6.保持卧室没有电子设备。消除屏幕时间的一个好方法是禁止在孩子的卧室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即使是充电器也应禁止使用。卧室应该是孩子放松和睡觉的地方。

  7.做一个少玩手机的榜样。尤其是年幼的孩子,生活中一举一动都会以父母为榜样。作为家长必须带头做到少玩手机、少看电视。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减少玩手机、看电视的时间。

  8.要让孩子清楚:电子产品有一些特定时间屏幕是关闭的,例如吃饭、睡觉、写作业。每周抽出一些时间同爸妈一起做一些有趣的事情——不允许使用任何电子设备。

  9.帮助孩子找到其他方式享受快乐。如果孩子除了盯着手机屏幕什么都不做时,在这种情况下,家长不要立即责怪和训斥孩子,而是把书籍、画板、毛笔、自行车等放在孩子身边提前准备好,让孩子自己选择。

  • 相关阅读
  • AI发展迅猛 全球治理得跟上

      一项2018年的研究显示,全球采用人工智能(AI)技术的企业比率急剧增加,从2017年的38%增至2018年的61%。AI已经渗透到医疗保健、制造和金融服务等各个行业。随之而来的是担心和质疑。大量的数据被收集后,人...

    时间:08-30
  • AI怎样改变教育 权威解读报告来了

      监考判卷、钢琴陪练、课堂评估、答疑诊断,甚至代替老师上课……因为有了人工智能,这些关于智能教育的设想已经照进现实。   “AI+教育”将产生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将怎样改变我们的教育图景?29日,科技部...

    时间:08-30
  • 微软称AI麻将系统实力已不输人类顶级选手

      8月29日,微软在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宣布一项最新研究突破,微软亚洲研究院研发的麻将AI系统Suphx在国际知名的专业麻将平台“天凤”上晋升十段,创造了目前AI系统在麻将领域取得的最好成绩,实力已可媲美...

    时间:08-30
  • 我自主研发光电编码器核心技术取得突破

      记者29日从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获悉,经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领衔的业内专家组评定,我国自主研发的高精度绝对式旋转光电编码器核心芯片及相关技术为国内首创,达国际先进水平。   据介绍,旋转光电编码器...

    时间:08-30
  • 9月1日起北京公交可刷码乘车

      北京公交刷码乘车服务将于9月1日起公开测试。北京青年报记者昨日从北京公交集团了解到,乘客下载使用“北京公交”App,可以先乘车、后付费,免押金、免充值,票价享受五折优惠。据介绍,截至目前,北京公交集...

    时间:08-30
  • 智慧城市助百姓过上“数字生活”

      近来,“互联网+城市”持续升温,北京、上海等地陆续发布“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重大课题指南,智慧城市建设成为重点关注的课题。   在企业方面,阿里巴巴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近日先后宣布数字政府升级服...

    时间:08-30
  • 扫码时代 安全和便利缺一不可

      “二维码归根结底是一种信息的载体,对于国内二维码使用乱象来说,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管平台和二维码数据中心,对二维码进行备案、检测,实现对二维码生成流通环节的有效追溯,过滤不良信息。”   随着数...

    时间:08-30
  • 5G健康医疗应用需创新监管方式

      5G在医疗健康领域融合应用是新生事物,政策机制有待完善,网络指标标准有待规范,数据风险监管需进一步跟进   5G医疗应用涉及领域越来越广,已经成为医疗发展新趋势、新方向。近日,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

    时间:08-30
  • 5G来了,阅读的可能性更多了

      3D阅读、VR看书等已经成了人们越来越熟悉的词汇。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成熟,智能手机、车联网、可穿戴设备等的普及,让数字阅读变得越来越触手可及。5G的到来更成为了一剂强心针,让数字阅...

    时间:08-30
  • 工业互联未雨绸缪 安全管理首当其冲

      强化网络安全,这不仅是中国工业革命的基础性保障,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更是中国互联网企业赖以生存的土壤。   8月28日,工信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加强工业互联网安全工作的指导意见》(简称《指...

    时间:08-30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