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

2019-09-09 08:14:57

来源: 经济日报

  个人隐私数据收集必须有底线,“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一方面需要行业自律,另一方面,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利益驱动。如果只顾“掘金”,不提保护,虽有一时利益,但也会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蒙上阴影

  近日,工信部约谈“换脸视频”应用“ZAO”的实际控制人北京陌陌科技有限公司,要求其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以及相关主管部门要求,组织开展自查整改,规范协议条款,强化网络数据和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从“一夜爆红”到“触犯众怒”,“ZAO”在几天内过山车般的经历再次说明,个人隐私数据收集必须有底线,“掘金”个人数据不能为所欲为。

  “ZAO”是一款可将用户自拍替换进影视剧片段的“换脸”应用。用户想实现这样的功能,就要上传自己的照片,这本来无可厚非。让“ZAO”饱受诟病的是其实际功能设计和用户协议条款。

  从功能上来说,用户无法直接删除自己此前上传的图片,只能以新上传的照片来替代,同时无法自行操作注销ID。这就违反了《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的主体参与原则,即必须向“个人信息主体提供能够访问、更正、删除其个人信息,以及撤回同意、注销账户等方法”。

  从用户协议来看,“ZAO”此前在其授权协议中表示,用户上传发布内容后,意味着同意授予“ZAO”及其关联公司以及“ZAO”用户在“全球范围内完全免费、不可撤销、永久、可转授权和可再许可的权利”,“包括但不限于可以对用户内容全部或部分修改与编辑”等。这同样不符合《个人信息安全规范》中关于个人信息原则上不得共享、转让,确需共享、转让时应单独明示并征得用户授权同意的要求。

  可见,对于人脸这样的核心个人敏感信息,“ZAO”此前的态度就是“你的就是我的”,“一旦拥有,天长地久”。那么,“ZAO”要这么多数据来做什么?

  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从小处看,这些用户上传的数据可以成为“ZAO”培育人工智能的“养料”,通过使用这些用户数据,可以更新算法,优化模型,让识别更精准,替换更完美。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数据金矿”的价值还不在于此,用户的面部信息,透露出其性别、年龄等情况,如果结合地理定位等其他维度的信息,就可以得到相对精确的“用户画像”,从而对其精准推送,广告营销等商业活动,甚至可以转卖这些数据,从而将“真金白银”收进腰包。

  实际上,对个人敏感数据“贪婪”,手伸得太长的绝非一家公司。从朋友圈反复出现的“上传照片匹配名画”,到种种要求输入个人信息的个性分析、星座运势乃至红包优惠,如果认真查看其用户协议,多半禁不起推敲,既不说明用户的哪些个人信息已被收集,也不写清日后数据使用规则,用户只为好玩,就稀里糊涂地将自己的个人信息“拱手相让”。

  面对攫取用户个人信息的行业乱象,一方面需要呼吁行业自律,网络服务提供商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必须遵循合法、正当、必要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另一方面,需要监管部门加大监管力度,提高处罚标准,建立严格的赔付补偿机制,敦促企业真正重视个人隐私数据保护,同时加强打击网络黑灰产业,从源头上解决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利益驱动。

  一次又一次的事后“真诚道歉”和“亡羊补牢”,实际上正在损伤消费者拥抱新技术、尝试新应用的信心。保护个人隐私数据,必须将眼光放得更长远,如果只顾“掘金”,不提保护,虽有一时利益,但也会给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蒙上阴影。

  • 相关阅读
  • 柔性显示,“折叠”自由

      设想一下,如果手机、平板、电脑三合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变大或变小,是不是很方便?这并非天方夜谭,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进步,这一梦想或将很快成为现实。   7月量产的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

    时间:09-09
  • 南极洲发现来自远古超新星的尘埃

      在南极洲雪层中发现的宇宙尘埃,可能来自数百万前诞生的一颗超新星。这些宇宙尘埃经过星际旅行后,最终落在了地球的南极洲。科学家之所以有这种推测,主要是因为他们发现这种尘埃中含有Fe-60同位素,它通常由...

    时间:09-06
  • 机器人就在我们身边

      “未来诊室”“智能学校”“政务大脑”“AI园区”……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首次设立的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板块展示,为参观者送上了惊喜。   一面AI企业芯片集锦墙展示了7家国内外知名集成电路设计企业的10款...

    时间:09-06
  • 三峡夷陵虫化石证明对称动物源自5.5亿年前

      对称、分节、运动……这些特征对大多数现代动物来说,已经成为它们的“标配”。弄清这些标志性特征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出现,对研究动物演化史意义重大。   9月4日,《自然》杂志刊发了一项中国科学院南京地...

    时间:09-05
  • 首条高世代OLED生产线投产

      8月底,我国首条高世代OLED面板线——LG Display广州OLED项目正式投产,成为全球最大尺寸和最先进的8.5代OLED生产线。该项目总投资约460亿元,预计到2021年底实现产能9万片/月,年产值约200亿元。届时,以LG...

    时间:09-04
  • 上海发布AI行动方案

      在近日落幕的2019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关于建设人工智能上海高地 构建一流创新生态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正式发布,上海将聚焦实施7个专项行动,构建扎实的创新生态基础,到2021年,全力打响人...

    时间:09-03
  •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发布

      《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升级投资指南(2019年版)》近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安表示,按照3年修订一次的计划,2019年版《投资指南》是工业投资项目相关工作的重要参考,...

    时间:09-03
  • AI换脸的真正问题,在生物识别信息收集

      “逢脸造戏”的深度融合换脸技术概念,让一款名为ZAO的APP,在短短两天时间内位列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和娱乐榜双第一,用户的火热追捧甚至让其服务一度宕机。但在其火爆网络的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其中...

    时间:09-03
  • AI要做到像人一样机智,或许还需百年

      过独木桥、360度前滚翻、踢球进洞……由搭载强大算法的芯片控制的机器人,凭借自己的“大脑”而非人工遥控分析判断决定如何一步步跨越障碍。日前,在首届(2019)国际自主智能机器人大赛上,清华大学“清微R...

    时间:09-0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