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柔性显示,“折叠”自由

2019-09-09 08:13:01

来源: 经济日报

  设想一下,如果手机、平板、电脑三合一,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自由变大或变小,是不是很方便?这并非天方夜谭,得益于柔性显示技术的进步,这一梦想或将很快成为现实。

  7月量产的京东方绵阳6代柔性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生产线日前首次向媒体开放。京东方集团副总裁、绵阳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常程在开放日上向记者透露,明年折叠产品将会迎来小爆发式的增长,预计两三年后将迎来真正的爆发期。

  折叠屏手机汹涌来袭

  薄如纸张,轻轻一吹就可飘起——走进绵阳京东方展示大厅,一块展示中的柔性屏立刻吸引了诸多参观者。“这块屏幕的厚度相当于一张A4纸。”京东方工作人员告诉经济日报记者,不同于过去常见的液晶显示屏,柔性AMOLED显示以柔性基板代替了传统的玻璃基板,因为采用了可主动发光的有机材料,无需背光源,其最大的特点是轻薄、柔性,便于携带。

  如今在市场上崭露头角的折叠屏手机,便是柔性AMOLED技术的一个代表性应用。打开是PAD,合上是手机,今年初华为发布的首款折叠屏手机Mate X,一度引发热议。在折叠屏手机领域,华为不是第一个“吃螃蟹”的。早前,三星可折叠式手机Galaxy Fold就已高调亮相,这款手机采用双折叠内屏,打开后屏幕尺寸为7.3英寸,折叠起来是4.3英寸。

  “目前,以柔性AMOLED为代表的高性能新型显示技术,凭借其在显示性能、轻薄、可弯曲等方面独有的性能优势,正加速‘进军’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常程说。

  市场调研机构Stone Partners数据预测,2020年,全球主要智能手机品牌采用柔性AMOLED显示屏的渗透率将提升至21%。从全球前三名手机品牌来看,三星柔性屏手机渗透率将从2019年的19%增长到24%,华为从11%增长到18%,苹果从33%大幅增长到65%;OPPO、vivo、小米等品牌也将扩大柔性屏手机的出货量。

  “今年可以看作是折叠产品元年。”常程说,目前已经面世的折叠屏手机是以柔性显示技术为基础,通过独特的面板设计及工艺制程,包括柔性基底开发、窄边框电路技术、柔性封装技术等多重技术配合得以实现。“随着技术不断成熟,未来半年或一年内可以陆续看到一些折叠产品上市。”常程说。

  不过,当下的折叠屏手机尚不能做到如纸张般任意折叠或自由弯曲。常程解释,这是因为目前柔性产品的各种零部件中,屏走在了最前面,而手机之所以能够折叠,主要得益于显示材料的柔性化,但受限于依然硬朗的电子元器件,眼下的柔性产品还难以做到完全柔性。

  “对于屏幕而言,柔性屏幕的研发及制造充满挑战,如今量产后如何结合市场需求更好地应用到终端产品,也是我们将继续努力的方向。”常程坦陈,目前京东方正在研究触控集成技术方案来简化器件结构,有效降低整体模组厚度并保证触屏效果,力争将屏幕做得更薄,以更好实现柔性显示的弯曲乃至折叠性能。

  “随着技术进一步发展,折叠屏幕可能具有更多形态,比如水滴折叠或者U型折叠,甚至像叠纸般可多次折叠的屏幕都有可能出现。”常程表示。

  飞入寻常百姓家指日可待

  当然,折叠屏手机的诞生仅是个开端。支持显示区任意位置的指纹识别系统、柔性显示机器人、柔性显示智能音箱、可卷曲的电子画卷、车载A柱透明柔性屏……通过将强劲的创新研发能力转化为应用设计,目前京东方已推出了一系列柔性显示整体解决方案。

  “柔性显示因其轻薄、不易破碎和形态自由的特性,未来将被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车载显示等领域产品。”常程说。

  底气源于柔性显示无可比拟的优势。常程介绍,柔性屏的屏幕比例能从传统的16∶9提升至20∶9,实现超高屏占比;对比度从1500∶1一跃而至100000∶1,屏幕显示更清晰。更重要的是,它还拥有许多传统屏幕无法比拟的优势——柔性,因为显示形态更加自由,易于制造成可弯曲、可折叠的屏幕,打破固定的边界,这就为多样化的显示提供了无限可能。

  因此,柔性AMOLED被认为是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显示技术,而柔性屏也随着技术进步逐渐成为显示市场的“新宠”。国际著名咨询公司IHS数据显示,2018年至2026年,整体智能手机市场面板出货量将从16亿片增至16.3亿片,年复合增长率仅为0.3%;而柔性面板将从1.59亿片增至4.81亿片,年复合增长率约15%。

  “随着更多集成屏下指纹识别技术、屏下摄像头技术,以及更高刷新率柔性屏的推出,柔性显示将成为众多终端设备的首选。”常程表示。

  那么,备受瞩目的柔性产品何时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近日,三星Galaxy Fold折叠屏手机在中国官网上线,并开启了用户预约通道,售价为13600元;华为Mate X此前公布的国外售价达2299欧元;今年底有望在欧洲上市的摩托罗拉RAZR折叠手机,售价则为1500欧元。

  面对如此“美丽”的价格,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折叠产品的普及速度可能不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瞬间爆发。”在常程看来,折叠产品能否大范围推广,主要取决于供应链是否成熟,以及消费者对价格的接受程度等。不可否认的是,它将会很快迎来一个“小爆发”。

  中国企业加速布局

  曾经,“缺芯少屏”成为中国企业难以言说的痛。为打破这一尴尬局面,多年鏖战,以京东方、华星光电等为代表的一批中国面板企业成功崛起,改写了全球半导体显示格局。而今当柔性显示汹涌来袭,这一次中国是否做好了准备?

  时间拉回到2017年10月26日。那一天,中国半导体显示产业链上下游诸多企业齐聚成都,共同见证中国首条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京东方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量产。这一次,韩国在柔性显示领域的垄断被打破,中国企业站在了全球新型显示队伍的前列。

  而这仅是个开始。维信诺近日发布公告称,拟在广州投资新建第6代柔性AMOLED模组生产线项目,主要从事曲面、对折、穿戴和车载等高端AMOLED模组生产、研发及销售;天马微电子也在前不久发布公告称,拟在厦门建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项目……

  “目前柔性显示正处于市场成长期,京东方成都柔性屏生产线的综合良率已经达到70%以上。”京东方高级副总裁张宇告诉记者,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是京东方继成都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后,在柔性显示领域的又一重要布局。该生产线于2016年12月28日开工,2019年7月15日量产出货。京东方将成熟的蒸镀工艺和柔性封装技术应用于绵阳柔性生产线,未来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车载显示等领域。

  “绵阳第6代柔性AMOLED生产线玻璃基板尺寸为1500mm(毫米)×1850mm,计划产能为每月4.8万片,是领先的触控一体化柔性显示产品生产线。通过采用触控一体化解决方案,能更好地降低模组厚度,使柔性显示屏更加轻薄。”张宇表示。

  • 相关阅读
  • 迎接“全屋智能”时代

      【现象】 ??? 近几年,“全屋智能”的概念逐渐在家装领域流行开来。顾名思义,所谓全屋智能,是指整体的智能家居系统,集智能照明、安防、影音、家电控制等于一体的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全屋智能”实现家居产...

    时间:09-20
  • 会员经济,当以诚信为先

      近年来,听歌、购物、旅游、点外卖……凡日常生活所能触及的领域,各类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会员制度,让用户目不暇接。为了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更高品质的服务,办理付费会员正在成为一种消费常态...

    时间:09-20
  • 共和国的故事·飞天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质疑声中,我国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

    时间:09-19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十月举行

      国新办18日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关情况及筹备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刘烈宏宣布,由国家网信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召...

    时间:09-19
  • 长江水下藏着一个超大管廊,能通电百万伏

      横亘在长江两岸的苏通大桥,车量川流不息;宽阔的江面上,舟楫如梭。上游一公里处,江水下深藏着一个超大管廊,长5468.5米,盾构直径12.07米,能通百万伏电。   这个超大管廊名为苏通GIL管廊,连接苏州和南...

    时间:09-19
  • 我国首片自主研发的8.5代TFT—LCD玻璃基板下线

      9月18日,我国首片8.5代TFT—LCD玻璃基板在安徽蚌埠下线。我国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高世代TFT—LCD玻璃基板生产技术的国家。   TFT—LCD玻璃基板是液晶显示面板的核心部件,是电子信息显示产业的关键战略材料...

    时间:09-19
  • 华为芯片全系列亮相

      昨日,华为副董事长胡厚昆在华为全联接大会上展示了华为全系列处理器,包括支持通用计算的鲲鹏系列、支持AI的升腾系列、支持智能终端的麒麟系列和支持智慧屏的鸿鹄系列。2017年至今,四大系列共发布10款处理...

    时间:09-19
  • 中微子新质量上限“出炉”: 不超过一点一电子伏特

      中微子是自然界中迄今已知最“轻盈”的基本粒子,但其质量一直是个未解之谜。现在,德国科学家对中微子的质量提出了新的限定值:不超过1.1电子伏特(eV),还不到单个电子质量的50万分之一。新结果是以前质量...

    时间:09-19
  • 人工智能可提前一年半预测厄尔尼诺

      目前厄尔尼诺事件被认为无法准确预测,但据英国《自然》杂志18日发表的一项人工智能(AI)与气候学研究,韩国科学家报告了一种可以提前一年半预测厄尔尼诺事件的深度学习方法,克服了该领域长期存在的一项挑...

    时间:09-19
  • 玩躲猫猫游戏 AI学会攻防术

    ??? 尽管机器学习在诸如围棋和Dota?2等复杂游戏中取得了显著进步,但在这些领域掌握的技能并不一定能推广到真实场景中实际应用。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正在寻求建立一种机器智能,使其行为、学习和进化更像人类。 ?...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