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帮初创企业跨过芯片研发资金门槛

2019-09-12 08:29:11

来源: 科技日报

  近日,在2019全球创投峰会集成电路和光电芯片论坛上,由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大西安产业引导基金、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等12家单位联合出资的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宣布完成募资。

  “这标志着国内首支专注于光电芯片领域的基金正式成立。” 基金发起方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是由中科院西安光机所联合社会资本发起创办的科技创业孵化平台,该公司创始合伙人米磊说。

  在全球范围内,半导体产业已经创造了巨大价值。三星(中国)半导体有限公司副总裁池贤基在论坛上介绍,全球半导体市场在过去3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10%左右。从1998年5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增长到2018年475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增长了9倍。

  而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所关注的芯片领域,与传统芯片又有所不同。米磊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传统芯片大多处理的是电信号,而光电芯片则更侧重于处理光信号,而且光电芯片往往会使用砷化镓、氮化镓等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在米磊看来,光电芯片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时代的“基础设施”之一,大量商业场景将对光电芯片产生需求。比如用于人脸识别的光传感器,用于自动驾驶的激光雷达等,都需要对光信号进行处理,光电芯片都能派上用场。

  据了解,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将借助陕西光电子集成电路先导技术研究院平台,形成光电子集成电路产业链创新创业生态体系,提前布局光电芯片早期项目,孵化光电芯片领域初创企业。

  “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总规模10亿元,目前已全部募集到位。”米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基金主要围绕消费光子、光子集成芯片和光电应用产业进行布局和投资,具体包括光通信、光传感、光显示、光子制造、生物光子等领域,侧重于早期、初创期的科技型企业项目,兼顾成长期项目。

  芯片属于技术高度密集型产品,研发门槛不言而喻。米磊告诉科技日报记者,目前国内的光电芯片创业项目大多来自科研院所以及海归团队。“在正式发布之前,我们已经投资了一些光电芯片项目,目前发展得都很不错。”米磊说。

  陕西先导光电集成创投基金诞生在陕西西安,可谓并非偶然。

  “半导体产业是陕西省和西安市孜孜以求、不断追求发展的战略性产业。陕西目前形成了从研发到设计到制造到最后封装以及配套的完备的产业链条,半导体企业超过200家,从业人数6.5万人。”西安高新综保区产业发展局局长吴峰在论坛上介绍。

  陕西省半导体行业协会执行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何晓宁介绍,2018年陕西省半导体产业销售收入达到686.8亿元,同比增长4.8%,其中集成电路销售收入538.9亿元。

  • 相关阅读
  • 哈勃常数又出新值让宇宙年轻二十多亿岁

      宇宙“芳龄”几何?这个亘古难题一直困扰着科学家们。德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撰文称,他们利用引力透镜效应计算出了新的哈勃常数,得到的宇宙年龄为114亿岁,比目前主流观点认为的137亿岁年轻20多亿...

    时间:09-17
  • 无锡物联网十年: 从“无人区”到“新高地”

      全国首个窄带物联网全域覆盖的地级市、全国首个物联网连接规模超千万的地级市、全国首个高标准全光网城市、全国首个IPv6规模商用网络、全球最大规模的城市级车联网应用示范城市,人们印象中出产太湖三白,自...

    时间:09-17
  • “5G高新视频”来了

      近日,中国广电·青岛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签署及揭牌仪式在青岛举行,该园区也是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在全国布局的首个5G高新视频实验园区。作为一个新概念,“5G高新视频”在“2019青岛国际影...

    时间:09-16
  • 互动体验是提高科普率的催化剂

      亲眼目睹“地球”上一场大气风暴,远程为蔬菜施肥,在机器人实验室看最新人工智能成果……第九届北京科学嘉年华日前在北京科学中心开幕,372项科学体验项目整装列队,迎来了大批爱“玩”科技的孩子们。(9月...

    时间:09-16
  • 苍蝇比你反应快,或因看世界的方法更简单

      我们拍苍蝇的时候,苍蝇会非常迅速地飞走,你知道苍蝇是怎么看到威胁并迅速做出反应的吗?   近日,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的研究人员研制了新型仿生复眼视觉系统,通过对复眼结构及探测方法等多...

    时间:09-16
  • “AI医生出道”——“智慧医疗”让看病更简单

      新华社长沙9月12日电(记者帅才)借助大数据和超级算法,医疗与技术深度融合,“AI医生”(人工智能医生)正在走进人们的生活,为群众就医带来了更多便利,为疾病诊断提供支持。这是记者从近日在长沙举办的世...

    时间:09-13
  • 70年,中国航天发射次数从零“飞”到300+

      新华社北京9月12日电(记者陈芳、胡喆)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了!人们或趴在窗前、或等在旷野,凝视头顶的夜空,聆听来自宇宙的那曲《东方红》。那时,航天对于中国人来说,依然是个遥...

    时间:09-13
  • 北斗快速辅助定位系统用户已突破3亿

      记者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兵器工业集团)11日召开的2019年科技工作会议获悉,该集团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自主可控的“全国一张网”和“一个服务平台”,实时动态亚米级服务已覆盖...

    时间:09-12
  • 发展人工智能技术规矩不可少

      近日,两件与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有关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第一件是一款视频编辑软件在社交媒体刷屏。该软件可以方便、快速地将视频中人物换为用户上传的任意人的脸。实际上,这种视频换脸很早以前利用专业视...

    时间:09-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