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继“奥陌陌”之后,太阳系迎来新“访客”

2019-09-23 08:16:42

来源: 科技日报

  2017年,“奥陌陌”成为第一个闯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在天文学界引发一阵喧哗与骚动。关于“奥陌陌”可能是什么,众说纷纭,包括外星人的飞船、小行星等。但在科学家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并揭示其“庐山真面目”时,它就离开了太阳系,而且再也不会回来了。

  不过,别遗憾。一个故事的结束,也是另一个故事的开始!

  据外媒报道,近日,科学家发现了第二个闯入太阳系的“不速之客”——C/2019 Q4(鲍里索夫Borisov,以下简称C/2019 Q4)。这次,科学家不仅给它拍摄了彩色照片,还基本上确定了它是一颗彗星,使它成为人类观测到的首个星际彗星。

  第二个“不速之客”

  美国《科学新闻》双周刊网站日前报道,乌克兰业余天文学家根纳迪·鲍里索夫于今年8月30日发现了这颗“星际访客”。

  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小行星中心临时主任、天体物理学家马修·霍尔曼说,在被发现后的几天里,不少天文学家对这个物体进行了足够多的观测,证明它的轨道与太阳无关,这表明该物体来自星际空间。9月11日,IAU公布了C/2019 Q4的轨迹。

  霍尔曼说:“已经有三四个不同的小组核查过这颗天体的轨道,并从不同方向对其进行了观测,都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但他也强调,这颗彗星距离太阳很近,且位于地球的地平线以下,很难观测到。

  “一颗漂亮的圣诞彗星”

  虽然C/2019 Q4与“奥陌陌”都由于迄今未明确的原因闯入太阳系,但两者的表现非常不同。区别在于,这次天文学家提前很长时间就得到了消息,可以做好充分准备,不会让它轻易溜走。

  “奥陌陌”在2017年10月被发现时,天文学家如获至宝。但它正在远离太阳系,错愕不已的天文学家们只在它离开地球时对其投去了匆匆一瞥,留下了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小行星、彗星的骨架、甚至外星飞船等。但目前很少有数据来支持这些观点。

  《科学新闻》网站指出,C/2019 Q4刚刚迈过太阳系的门槛,其轨道将介于木星和火星的轨道之间,而且将在12月29日最接近地球。届时,其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两倍。

  北爱尔兰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天文学家米歇尔·班尼斯特调侃道:“这将是一颗漂亮的圣诞彗星。在那之后的几个月里,该天体将一直处于人类的视野中。”

  霍尔曼补充说:“总的来说,我们将能够对它进行大约一年的观测,这与‘奥陌陌’的命运迥然不同。我们才对‘奥陌陌’进行了短短两个半月的追踪,直到它变得太微弱看不见为止。”

  此外,就C/2019 Q4现在的表现来看,它与“前辈”也有所不同。“奥陌陌”更像是一颗小行星而非彗星,它没有明显的气体云。而C/2019 Q4则被一个明亮的彗星状光晕包围,表明它正在抖落身上的气体和尘埃。

  班尼斯特说,这种彗星状的外观更像是天文学家对第一个星际物体“奥陌陌”的预期。

  彩照“出炉”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9月9日至10日晚,位于夏威夷的双子座天文台为C/2019 Q4拍下了一张彩色照片。

  双子座天文台的安德鲁·斯蒂芬斯说:“双子座天文台能够快速调整,并观察像这样能见度很低的物体。我们在凌晨3点获得了最终细节,并在4点45分之前对其进行了观察!”

  这张图片显示,C/2019 Q4有一条非常明显的尾巴,表明有气体逸出,这是彗星的一个独特特征;而“奥陌陌”是一个非常细长的类小行星,没有明显的“尾巴”。

  “星际访客”之所以令人兴奋,因为它们可能携带银河系其他地方物质的信息。天文学家们将继续对C/2019 Q4进一步观测,以揭示更多关于其轨道、大小和起源的信息,届时能厘清这颗彗星的组成,看看它与我们太阳系中的彗星有哪些差异。(记者 刘 霞)

  

  • 相关阅读
  • 直道超车,量子通信跑在世界前列

      高冷的量子物理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其实,过去的一百多年,量子力学的发展,所催生的各种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陆朝阳教授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时钟回拨至三年前...

    时间:09-25
  • 田大新:5G普及后将大幅度提高车联网渗透率

      随着5G商用启动,业界期待这项新技术带给传统行业新变革。比如对汽车行业而言,这将意味着自动驾驶、车联网迎来加速和突破,让整个产业充满想象空间。   “未来智慧交通的发展趋势势必为智能化、网联化,从...

    时间:09-25
  • 项目密集落地 高端制造业成为外商投资重点

      9月24日,记者从2019世界制造业大会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大会期间制造业领域外企签约项目达89个、投资额391亿元。其中先进制造业项目40个、投资额118亿元;智能终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型显示等战略性...

    时间:09-25
  • 创新是建设“数字中国”的主动力 ——访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

      中国互联网经历了波澜壮阔的开拓历程,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成为全球互联网举足轻重的关键力量。如何评价“数字中国”建设取得的斐然成就,下一步自主创新的发力点又在哪里?记者采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

    时间:09-25
  • 万物互联时代更需筑牢安全防线 ——二〇一九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现场采访见闻

      日前,以“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为主题的2019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统一开展。记者在活动的开幕式、网络安全博览会、网络安全技术高峰论坛以及各分论坛上采访发现,...

    时间:09-25
  • 共享充电宝告别一元时代?

      “共享充电宝涨价啦?”有媒体曝出,充电宝告别一元时代,“部分充电宝8元每小时”的话题昨天在新浪微博已经冲上1.2亿阅读量。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北京随机抽选了几个大型商场,对其中店铺投放的共享充电宝...

    时间:09-25
  • 地球“指纹”指引人类探寻下一个家园

      太阳系外是否有生命?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犹如寻觅一座圣杯。   目前,天文学家已发现4000多颗系外行星,研究这些行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找到另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为未知的将来寻找下一个家园。...

    时间:09-24
  • 部分暗物质由原始黑洞构成?科学家称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科技日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包括欧核中心(CERN)科学家在内的一个国际团队,借助超级计算机聚焦大爆炸后瞬间诞生的原始黑洞,再现了光子与氢之间的交互。他们分析后发现,宇宙网是一个由气体和暗...

    时间:09-24
  • 科技部:新型研发机构应对标市场化薪酬

      记者从科技部网站获悉,近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该文件提出十八...

    时间:09-23
  • 距今5000年!良渚文物中发现最古老五角星图案考古探秘

      对于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来说,五角星是最熟悉的多边形了,与此同时五角星在外国也是见惯不惊的图形,现实生活中它的存在似乎也很平常。它可以庄严地出现在许多国家的国旗上,也可以很威严地出现在军人们的...

    时间:09-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