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地球“指纹”指引人类探寻下一个家园

2019-09-24 08:49:19

来源: 科技日报

  太阳系外是否有生命?寻找这个问题的答案犹如寻觅一座圣杯。

  目前,天文学家已发现4000多颗系外行星,研究这些行星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找到另一个适宜人类居住的星球,为未知的将来寻找下一个家园。

  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物理系教授尼古拉斯·考恩和学生伊芙琳·麦克唐纳花了10多年时间观测地球大气,探求地球“指纹”。他们表示,在寻找类地系外行星时,可以利用地球“指纹”锁定目标。日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布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上。

  什么是地球“指纹”?为何能帮助我们寻找系外行星上的生命?这种方法可靠吗?

  光谱特征中的生物标志

  地球“指纹”是指地球大气的光谱。“大气不同成分在特定温度、压强下,会产生独特的光谱特征。”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副研究员陈果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如何获得大气光谱?天文学家使用的是凌星法。凌星指的是系外行星从它们的宿主恒星前面经过,导致恒星星光出现跌落。在凌星时刻,恒星的一小部分光线被行星大气层筛过,行星大气层中的成分便在光谱中留下了特有的“指纹”。“通过比较凌星前后的光谱,就可以推测行星大气中可能存在哪些分子。”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教授周礼勇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地球“指纹”中包含了甲烷和臭氧成分,这被称为生物标志。对此,陈果解释道:“臭氧和甲烷这两种分子在自然条件下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导致甲烷或者臭氧减少。所以,除非有外力干预,否则我们不会看到臭氧和甲烷长期稳定地共存。而外力干预的途径之一,就是存在生命活动产生的生化过程,这一过程能不断地补充大气中的臭氧或者甲烷。因此,观测到臭氧和甲烷共存,是确认某一星球上存在生命特征的途径之一。”

  如果在大气的光谱中发现水蒸气,则可能意味着这个星球具有独特的温度、压强条件,以及液态水存在的可能。“而从目前人类认知来说,液态水是生命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因此,发现水蒸气是寻找生命迹象的第一步。”

  同样,氧气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之一。若能发现臭氧,则这个星球很可能存在氧气。臭氧层还能吸收临近恒星的紫外辐射,这对生物免受过量紫外辐射,维持宜居环境极为重要。

  “如果能够在一颗系外类地行星的‘指纹’中发现类似地球凌日光谱的生物标志,那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这个系外类地行星很可能也存在着生命。”陈果表示。

  寻找路灯下的萤火虫

  知道地球大气成分并不难,为何我们还要用凌星光谱的方法来获得其“指纹”?

  “正是因为我们不需要凌日光谱就能知道地球大气成分,才能很好地去验证凌日、乃至凌星光谱在研究行星大气组成时的适用性和可靠性。”陈果说,凌星光谱更多的目的还是在研究系外行星大气的组成,进而寻找宜居的系外行星。

  但这一方法存在局限性。凌星法的本质是研究凌星造成的恒星星光变化。“但造成恒星星光变化的因素不仅只有行星大气,还有可能来自恒星本身的活动。就像太阳的黑子、亮斑等,这些都有可能‘污染’测量凌星光谱。此外,凌星光谱局限于研究晨昏线的大气,并且难以深入到非常底层的大气层。”陈果告诉记者。

  周礼勇也谈到,系外行星距离地球比较远,所以当它们掠过宿星表面时,我们很难区分哪一部分光线是从行星大气中穿透过来的。“你能想象,在1000公里以外寻找路灯下的一只萤火虫有多难吗?用凌星光谱探测大气成分比这更难。”

  不过,即使我们在一颗星球的光谱中看到生物标志,也并不能就此断言其一定存在着生命;看不到“生物标志”,也未必没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因为生命本身很复杂,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也没有绝对标准。“只能说凌星光谱给我们提供了窥探生命痕迹的一个视角。”周礼勇说。

  (实习记者?代小佩

  

  • 相关阅读
  • 部分暗物质由原始黑洞构成?科学家称并不排除这种可能性

      科技日报北京9月23日电 (记者张梦然)包括欧核中心(CERN)科学家在内的一个国际团队,借助超级计算机聚焦大爆炸后瞬间诞生的原始黑洞,再现了光子与氢之间的交互。他们分析后发现,宇宙网是一个由气体和暗...

    时间:09-24
  • 科技部:新型研发机构应对标市场化薪酬

      记者从科技部网站获悉,近日科技部印发了《关于促进新型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意见》(下称《意见》)。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新型研发机构健康有序发展,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该文件提出十八...

    时间:09-23
  • 距今5000年!良渚文物中发现最古老五角星图案考古探秘

      对于现代人,尤其是中国人来说,五角星是最熟悉的多边形了,与此同时五角星在外国也是见惯不惊的图形,现实生活中它的存在似乎也很平常。它可以庄严地出现在许多国家的国旗上,也可以很威严地出现在军人们的...

    时间:09-23
  • 继“奥陌陌”之后,太阳系迎来新“访客”

      2017年,“奥陌陌”成为第一个闯入太阳系的“星际访客”,在天文学界引发一阵喧哗与骚动。关于“奥陌陌”可能是什么,众说纷纭,包括外星人的飞船、小行星等。但在科学家还未来得及细细品味并揭示其“庐山真...

    时间:09-23
  • 迎接“全屋智能”时代

      【现象】 ??? 近几年,“全屋智能”的概念逐渐在家装领域流行开来。顾名思义,所谓全屋智能,是指整体的智能家居系统,集智能照明、安防、影音、家电控制等于一体的整体家居解决方案。“全屋智能”实现家居产...

    时间:09-20
  • 会员经济,当以诚信为先

      近年来,听歌、购物、旅游、点外卖……凡日常生活所能触及的领域,各类互联网平台纷纷推出了各式各样的会员制度,让用户目不暇接。为了享受更优惠的价格、更高品质的服务,办理付费会员正在成为一种消费常态...

    时间:09-20
  • 共和国的故事·飞天记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自1992年立项实施以来,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舱内实验到出舱活动,从单船飞行到组合体稳定运行……在西方国家的技术封锁和质疑声中,我国先后突破掌握天地往返、...

    时间:09-19
  • 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十月举行

      国新办18日举行发布会,介绍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有关情况及筹备工作。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刘烈宏宣布,由国家网信办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于10月20日至22日在浙江乌镇召...

    时间:09-19
  • 长江水下藏着一个超大管廊,能通电百万伏

      横亘在长江两岸的苏通大桥,车量川流不息;宽阔的江面上,舟楫如梭。上游一公里处,江水下深藏着一个超大管廊,长5468.5米,盾构直径12.07米,能通百万伏电。   这个超大管廊名为苏通GIL管廊,连接苏州和南...

    时间:09-19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