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AI“开天眼” 内镜如有神

2019-10-09 08:54:24

来源: 广州日报

  胃癌、食管癌等上消化道肿瘤早诊率低,肿瘤发病早期在基层医院容易漏诊,严重影响疗效和患者的生存时间。

  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昨日公布,由我国消化道肿瘤领军人物、该院院长徐瑞华教授率领的团队经两年半攻关,成功研发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上消化道肿瘤内镜人工智能(AI)辅助诊断系统”,图像样本诊断准确率高达90%以上。记者获悉,在AI的辅助下进行内镜检查,可令基层或低年资医生迅速拥有高级专家的诊断水平,有望降低基层胃癌、食管癌的漏诊率,并显著节约内镜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效率。

  该项成果10月4日正式在线发表于肿瘤学顶尖期刊《柳叶刀·肿瘤》(影响因子高达35.386)。这一研究标志着我国科学家在人工智能肿瘤学领域临床转化和落地应用方面迈出了国际领先的一步。

  我国消化道肿瘤早诊率不足10%

  据国家癌症中心统计,全球约有50%的上消化道癌症(食管癌、胃癌)等发生在中国,其中超85%的患者确诊时已为中晚期,晚期患者五年生存率低于10%,而早期患者五年生存率超90%。

  上消化道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提高疗效的关键,而内镜检查及活检是上消化道癌早期诊断的金标准。徐瑞华指出,我国的内镜医生十分短缺,人才缺口巨大,远远不能满足临床实际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早期上消化道癌在内镜下往往缺乏典型特征,医生如经验不足,或者因疲劳导致注意力分散,就很容易漏诊。

  记者获悉,除了上述两个原因外,不同级别医院的内镜医生水平差异很大,导致我国早期上消化道癌的检出率低,早诊率不到10%,严重制约了上消化道癌症疗效的提高。

  “有了AI辅助,就像给内镜医生开了‘第三只眼’。”徐瑞华解释说,该智能辅助系统的速度非常快,每秒可处理118张图像。AI有独立的显示屏,在医生进行内镜检查的同时,AI自动捕获图像并上传云端,进行快速分析,实时在屏幕上显示精确的可疑病灶区域,指导内镜医生选择活检部位。

  在检查过程中,该系统可“监督”检查时间和检查部位,减少遗漏关键信息,提高检查质量。“我们都知道,千万不能去打扰工作中的内镜医生,拍他的肩膀一下,都有可能让他分散注意力,漏掉一处可疑病灶。”徐瑞华说,长时间工作的疲劳,也有可能让医生降低诊断准确率,而AI不会疲劳,能始终保持专注力。它还能自动采图存储,减少医生“一心两用”“手脚并用”带来遗漏关键信息的可能性。

  AI辅助年轻内镜医生“速成”专家

  据了解,为了训练人工智能,由平均年龄37岁、三十多名医学教授和数十名人工智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让它接受为期两年多的学习。通过前期完成的5万余张上消化道癌患者和12万余张正常人内镜图像数据的识别和深度学习,该系统对癌变的诊断准确率可以达到96%,对早期(I期)病变的识别率可以达到90%以上,初步显示出应用于上消化道癌早诊的巨大潜力。

  为了对该系统的性能进行深入的验证,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牵头联合全国5家不同地区、不同级别的医院进行多中心研究,采用该系统对其提供的来自84424例患者的共1036496张内镜图像进行了识别和分析。最终结果显示该系统对上消化道癌的诊断准确率达90%以上。而借助该系统,低年资医生的诊断率可与专家媲美,相当于“速成”专家。

  “人工智能辅助内镜检查比中年资、低年资医生的水平更高。”徐瑞华说,该系统在基层医院应用,相当于为基层医院送去了一个顶尖的内镜专家,实时指导内镜检查操作,极大地加快了内镜检查的速度并提高了活检的阳性率,为优化内镜医生工作模式,提高内镜检查效率和诊断准确率提供了可行方案。

  多家基层医院落地

  患者可免费请AI复查

  目前,该系统除了在中大肿瘤防治中心“上岗”外,已在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揭阳市人民医院、粤北人民医院、普宁市人民医院和江西省肿瘤医院落地应用。

  徐瑞华团队还构建了基于云技术的多中心上消化道癌内镜AI诊断平台,临床医生可以通过复习并重新评估已存储的图片,来进行模拟诊断积累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减少上消化癌的漏诊率。目前,临床医生和患者还可通过公共网站(http://graids.sysucc.org),免费访问开放共享的GRAIDS系统,并根据提示自行上传内镜图片,请AI辅助诊断系统重新评估已有诊断的准确性。

  徐瑞华介绍,下一步,中大肿瘤医院正在建立上消化道肿瘤诊疗相关多场景、多模态的人工智能诊疗模型和应用系统,形成全国首个覆盖常见上消化道肿瘤筛查、诊断、治疗全过程的人工智能诊疗决策系统,并对社会开放共享。记者任珊珊 通讯员黄金娟、余广彪、杨森

  • 相关阅读
  • 华为前三季度销售收入达6108亿元

      16日,华为发布2019年前三季度经营业绩,数据显示公司已实现销售收入6108亿元,同比增长24.4%;净利润率高达8.7%,与上一季度持平。   业绩报告指出,今年前三季度华为运营商业务、企业业务、云业务、消费...

    时间:10-17
  • 打造工业互联 助推数字智造

      无人驾驶、5G“黑科技”、智慧工厂、物联网应用……10月16日至19日,800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携前沿技术产品聚集广东佛山,参加国内互联网领域的年度盛会——第五届中国(广东)国际“互联网+”博览会(以下简称...

    时间:10-17
  • “反网络黑产”有支防守卫队

      盗刷信用卡的POS机、手机短信群发模拟器……这些“黑色”网络用品往往与电信诈骗、钓鱼网站、木马病毒等网络违法犯罪活动密切相关。   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与移动互联网日益普及和发展,在给大众生活带...

    时间:10-17
  • 建质量最优的5G网络

      5G成为此次大会最“吸睛”的亮点之一。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以“移动5G+智造未来”为主题,联合合作伙伴分“5G+工业智造、5G+社会管理、5G+智慧民生、5G+智慧家庭、5G+体验”五...

    时间:10-17
  • 惊险!一颗小行星近距离飞掠地球

      昨晚,一颗小行星从地球上方掠过,与地球进行了115年来“最亲密的一次接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近地天体研究中心(CNEOS)称,这颗名为“2019 TA7”的天体在距地球150万公里的地方与地球“擦肩而过...

    时间:10-17
  • 2019年度人类社会发展十大科学问题发布

      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让人类的生产生活获得令人叹为观止的改善,但同时也带来了令人忧虑的严峻挑战。16日,在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中科院院士蔡荣根、爱思唯尔高级副总裁安妮·基特森(Anne Kitson)代...

    时间:10-17
  • 开源开放是人工智能发展主要趋势之一

      “飞桨”,顾名思义,想让深度学习领域的开发者顺利渡河靠岸。10月16日,在首届世界科技与发展论坛上,百度发布了飞桨产业级深度学习开源开放平台。   飞桨以百度多年的深度学习技术研究和业务应用为基础,...

    时间:10-17
  • 专家称我国5G商用未来仍需突破不少难点

      当前信息通信业创新发展和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形成历史性的交汇,5G作为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将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发展。   在石家庄举办的首届中国国际数...

    时间:10-17
  • 公共自行车回暖有共享单车的功劳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今年8月,北京市朝阳、海淀等10个投放区的公共自行车日周转率同比增长已经超过共享单车,最高的延庆区日周转率将近共享单车的6倍。中国道路运输协会城市客运分会城市公共自行车工作部...

    时间:10-17
  • 可商用量子计算机问世 短期内仍难解决现实问题

      量子计算机,已成为引发激烈角逐的科技前沿。而且,相关竞争有愈演愈烈之势。   最近引发强烈关注的,是两大科技巨头在此领域的进展:IBM于上月宣布,将于今年10月中旬正式发布拥有53个量子比特的可商用量...

    时间:10-1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