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龙”系列商业运载火箭发布

2019-10-23 09:46:50

来源: 经济日报

  日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所属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对外公布了“捷龙”固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腾龙”液体商业运载火箭系列的研制计划和未来发射计划。

  中国长征火箭有限公司总裁唐亚刚介绍,“龙”系列是航天科技集团继“长征”系列后推出的首个商业运载火箭品牌,主要为满足国内外日益增长的商业载荷入轨需求。

  其中,“捷龙”系列包括捷龙一号、二号、三号三型固体运载火箭,以及捷龙—S亚轨道运载器,追求“高性价比、高可靠、快履约、快发射”目标,为国内外商业卫星用户的星座组网、补网、载荷验证等提供可靠、便捷、经济的专属发射、定时定轨道发射和搭载服务。该系列中的首个型号——“捷龙一号”已经在2019年8月17日首飞成功。

  “没有浓厚的创新与变革工作氛围,就不可能在短短18个月内实现‘捷龙一号’的成功。”“捷龙一号”技术负责人龚旻表示,在“捷龙一号”整个研制过程中,“传帮带”的航天传统从未缺席。同时,各部门之间相互协作,体现了“整体协同攻关”的价值导向。

  唐亚刚表示,商业航天,是把航天的大量技术进行商业转化,以产生更多的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希望通过“发展商业航天”这一有力抓手,打破以往管理制度和技术规范的“束缚”,以创新的管理模式和研制思路,充分调动设计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激发创新思维,加速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解放生产力,提高生产效率,助力航天新时代发展。

  业内专家认为,“捷龙一号”研制成功在人才培养和专业技术提升上的收获要远大于经济效益的收获。人才和专业技术是组织战略发展的基础,同样也是项目和产品创新的前提。捷龙项目必将对今后其他商业航天项目的开发带来深远的影响,为未来商业航天领域的整体运行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据介绍,“腾龙”系列火箭为采用液体推进剂的中型运载火箭,未来设计有可重复使用能力,主要承担中大型卫星和较大规模星座组网的发射服务,力争将每公斤载荷发射价格控制在5000美元以内。目前,该火箭正在详细论证过程中,力争2021年前后完成首次飞行试验。

  • 相关阅读
  • 效率提升30倍 无代码开发让“小白”也能编程

      近日,有外媒指出,在过去35年,软件行业发生了一些重大转变。其中之一便是,越来越多的软件应用程序,已构建了基于无代码原则的平台,软件业的未来将是属于无代码平台的。   那么,代码在软件编写中扮演着...

    时间:10-23
  • 世界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桥成功转体

      由铁四院设计施工总承包、中铁二十五局承建的世界跨高铁整幅转体最宽桥——河南郑州迎宾大道上跨郑万高铁转体桥22日成功转体,标志着郑州航空港重要互联互通项目——迎宾大道涉铁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

    时间:10-23
  • 微信钱包上线“银行储蓄”为哪般

      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平台“引流”已经较为普遍,工商银行与微信“联姻”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个人金融业务线上化获客”的趋势正在不断扩大。   日前,微信钱包悄悄上线了“银行储蓄”这一新功能,对接的是中...

    时间:10-23
  • 推动5G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

      基于5G技术催生的工业互联网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将显著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优化制造资源配置,提升产品高端化、装备高端化和生产智能化水平。但是,目前5G在与工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上还存在...

    时间:10-23
  • 人工智能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什么?

      人工智能经过60多年演进,进入发展新阶段,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粤港澳大湾区内不少城市正加快布局人工智能产业,作为粤港澳建设科技创新湾区的重要部分。人工智能能为大湾区带来什么?围绕这一主题,记者...

    时间:10-23
  • 工信部:前三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5.6%

      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黄利斌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处于年度5.5%至6%的预期目标区间,反映工业结构调整和新动能成长的经济...

    时间:10-23
  • 携号转网进展顺利 11月底前覆盖全国

      工信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22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携号转网系统改造已经完成,正在全国范围内联调联测。11月底前全国范围内正式提供“携号转网”服务。   据悉,天津、江西、海南、湖北、云南...

    时间:10-23
  • “互联网之光”照亮精彩生活

      在人流中从容穿行的无人驾驶体验车,用眼睛就可以控制的鼠标,不但能看见还能摸到、闻到的虚拟现实系统……这是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互联网之光”博览会的现场,一系列高科技让充满智慧的未来生活掀起了幕...

    时间:10-23
  • 互联网“下半场”:新红利待深掘

      “流量红利”见顶,互联网来到“下半场”,产业的增量市场在哪里?新舞台对互联网厂商又提出了怎样的新要求?在第六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与会嘉宾的眼中,发掘新红利,需要取之有道。   到低线市场去!   ...

    时间:10-23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