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格外给力“中国造”

2019-10-31 08:22:25

来源: 人民日报

  走进珠海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的厂房,一台台机床有条不紊地运行着,工业机器人来回穿梭,“GREE格力”的标志十分醒目。

  “今年4月以来,我们投产了2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生产线,机床的有效利用时间从65%提升至90%。”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董明珠说,“制造业的核心就是创新,就是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坚持自力更生、坚持自主创新,格力永远在努力。”

  平均每天获22项新专利

  今年是王亚东在格力电器的第五年。一入职,他便从事模具机加工自动化研究,带领团队从最初的3个人发展到50多人,截至目前共研发出10条自动化生产线。他说,“唯有坚持自主创新,才能避免受制于人,把关键核心技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

  “2012年,精密模具生产车间有100多台设备,800多名技术人员;现在,生产车间有1000多台设备,1800多名技术人员。为什么设备规模扩张为原来的10倍多,人员只增长为原来的2倍多?”格力精密模具有限公司总经理黄国军坦言,“这得益于模具智能制造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安徽某地3万多平方米的政府办公大楼,原来使用进口空调,更换为格力磁悬浮变频离心式冷水机组后,电费由每天的近万元减少为3700多元,一年可节约电费230万元。

  今年,格力电器完成1300RT磁悬浮离心机的自主研发并顺利下线,这是全球单机冷量最大的磁悬浮离心机。该领域的技术攻关将大力推动节能降耗。格力电器今年还完成了机器人专用伺服驱动器开发,有效解决外购驱动器整机成本高、售后缺乏保障等问题。

  “科技创新能力让我们真正有了做强品牌的底气。”董明珠说,“上半年,格力电器获得的授权专利数量为3923项,平均每天约22项专利面世。”

  用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

  从“不要售后服务的服务才是最好的服务”到“好空调格力造”;从上世纪90年代空调维修率的1%,到如今的万分之三;从1995年成立筛选分厂,1998年推进精益管理,再到2005年严抓质量管控,逐步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一路走来,格力电器对“完美质量”的追求从未止步。

  2018年11月2日,格力电器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 格力“完美质量”管理模式备受关注。这是格力电器在质量管理领域多年实践探索出的模式,由“四纵五横”的T9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预防五步法”“质量技术创新循环D—CTFP”管理方法共同构成。

  “质量关乎两个生命,一个是消费者的生命,一个是企业的生命。以工匠精神稳扎稳打发展质量,企业才能赢得社会的尊重。”董明珠表示,“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品质,格力的每一个产品都带有工匠精神的基因。”

  黄才笋2005年进入格力筛选分厂,现在已成为格力电器企业管理部部长。“我见证了格力电器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的过程。”黄才笋说,“十几年如一日,格力电器心无旁骛、精益求精,用品质赢得消费者信任。”

  截至2018年,格力电器形成了9097项企业标准,其中13项上升为行业标准,34项上升为国家标准。

  国家需要就是努力的方向

  在2018年9月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格力现场发布了“格力G—FMS柔性制造系统”,为工业制造提供生产、检测、配送、入库一体化的工业自动化解决方案。

  “国家发展的需要,就是格力努力的方向。”董明珠说,“制造业是强国之基,我们要打造出有实力、有基础的工业智能装备,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积极作为、勇于开拓。”

  打开格力电器网页,“工业制造”模块引人注目。2013年,格力正式进军智能装备领域。2015年9月,珠海格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成立,目前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备产品已覆盖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伺服机械手、智能仓储装备等10多个领域。

  数控机床被誉为“工业母机”,市场需求大,但国内中高档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仍依赖进口。针对这一情况,格力自主研发了双主轴卧式数控机床GA—C2010D等装备产品,顺应了市场需求和时代发展。

  “让世界爱上中国造”——从消费品制造到智能装备制造,格力用实际行动在世界舞台擦亮“中国造”品牌。(记者 邝西曦)

  • 相关阅读
  • 国际领先!“天河二号”算出量子霸权标准

      谷歌近日发表于《自然》杂志的论文宣布实现了量子霸权。记者4日获悉,在国际上率先开启称霸标准研究的、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吴俊杰带领的QUANTA团队,联合信息工程大学等国内外科研机构,提出了量子计算模...

    时间:11-05
  • 我国有了自主研制的地效翼船驾控模拟实训平台

      中船重工702所4日发布一项科研成果:该所地效翼船研发小组成功研制出地效翼船驾控模拟实训平台(地效翼船模拟器),主要用于开展地效翼船的驾驶培训。这标志着我国通过自主创新填补了在中国领域的又一空白,...

    时间:11-05
  • 科幻大片呼唤科学家“出镜”

      “科学家担心剧组不是真正地尊重科学,而剧组有时也担心科学家干涉艺术创作。双方确实会出现‘互不信任’的情况。”近日,《流浪地球》制片人龚格尔对科技日报记者谈起了当年影片拍摄过程中的重要角色——科...

    时间:11-05
  • 罗永浩回应:3个亿债务会全部还完

      11月3日消息,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信息显示,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及罗永浩因欠款370余万元,于10月30日被法院限制消费。   罗永浩随后回应此事表示,自2018年下半年出现经营危机以来,锤子科技最多时欠...

    时间:11-04
  • 服务进博会 “5G+智慧地铁平台”亮相

     ? 昨天,由上海申通地铁集团联合上海电信、卡斯柯、华为、上海通服等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5G+智慧地铁平台”在上海地铁徐泾东站正式上线。这也是上海地铁为第二届进博会提供服务保障的重要举措之一。   本届...

    时间:11-01
  • 上海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 外环内年内5G基本覆盖

      昨天,上海5G商用启动仪式在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举行,意味着上海正式进入5G时代。上海电信、上海移动、上海联通三大运营商5G套餐同时发布。   上海电信5G基础套餐资费起步价为129元/月,此外,他们还推出199...

    时间:11-01
  • 人工智能写交响乐听起来究竟如何

      近日,深圳交响乐团在2019-2020音乐季开幕音乐会上,演奏了全球首部AI交响变奏曲《我和我的祖国》。音乐总监兼首席指挥林大叶期待,未来5到10年,AI可以创作出传世的交响乐作品。   这部交响变奏曲是由中国...

    时间:11-01
  • 深圳步入全民可用5G阶段 全市5G基站突破一万大关

      三大通信运营商昨日在深商用5G正式推出月费套餐,深圳5G发展驶入“快车道”。   三家运营商的5G套餐128元或129元起步,均对现有老用户设有优惠。目前,深圳品牌占据已上市5G终端的“半壁江山”。鹏城成为全...

    时间:11-01
  • 5G套餐百元起步对行业并非坏事

      10月31日,我国5G正式商用,随后三大运营商相继发布了首批5G套餐,价格从128元到599元不等,除单5G套餐外,三大运营商都提供了5G和有线宽带融合的家庭套餐。最低一档128元套餐包含30GB流量500分钟语音,这一...

    时间:11-01
  • 共享制造赋能推进新业态

      工信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就共享制造提出了两个阶段性目标。   一是,到2022年,形成20家创新能力强、行业影响大的共享制造示范平台;推动支...

    时间:11-01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