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整治网购陷阱还须各方齐抓共管

2019-11-08 08:22:43

来源: 经济参考报

   随着“双十一”临近,各大电商平台纷纷加大促销力度,消费者在享受价格优惠的同时,因虚假宣传、先涨后降、“钓鱼”陷阱等问题引发的消费纠纷增多。网民认为,广大消费者应理性购物,规避各种网络购物的风险和陷阱,相关职能部门和电商平台应协同治理,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不断净化网购生态环境。

  不少网民指出,近年来网络消费发展迅猛,成为人们消费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电商平台及相关经营者不断暴露出货不对板、价实不符、假冒伪劣、刷单炒信、信息泄露等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权益。

  网民“苑广阔”表示,目前比较典型的消费陷阱有三个:价格欺诈,商家通过先提价再降价来忽悠消费者,甚至出售质量较差的商品;定金欺诈,部分商家推出预付定金直减活动,消费者需提前支付定金,如未支付尾款则定金不退;退货猫腻,商家设置了各种退货的门槛和条件,导致消费者买到不满意甚至不合格的产品之后,不能顺利退货,权益受损。

  有网民认为,消费者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不要在促销的狂热购物氛围中失去理性,失去对各种消费陷阱的辨别能力。网民“高涛”建议,消费者应尽量选择正规大型的网购平台,下单前仔细阅读相关条款,了解所购商品或服务的使用规则和限制性条款。注意保留证据,如下单付款凭证、商品宣传信息及聊天记录的截图等,以便发生纠纷后能及时有效维权。(记者 明航 整理)

  

  • 相关阅读
  • 我国正式启动6G技术研发工作

      为促进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推动第六代移动通信(6G)技术研发工作,日前,科技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科院、自然科学基金委在北京组织召开6G技术研发工作启动会。  ...

    时间:11-08
  • 整治越界侵权APP “用户满不满意”是项硬标准

      APP(应用程序)越线违规收集、使用用户的情况虽有好转,但还需要法律的强制力予以规制,才能遏制互联网企业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的冲动。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再度出手,针对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过度索权...

    时间:11-08
  • 营造公平有序的电商市场环境

      作为一种常规的商业活动,“二选一”本身不意味着违法,但如果实施“二选一”的企业具有足够市场力量并形成了不公平、不合理限制时,就会违法。这种“二选一”“独家交易”是我国电子商务法明确禁止的行为,...

    时间:11-08
  • 双十一课堂 购物攻略划重点

    ? 双十一课堂 购物攻略划重点...

    时间:11-07
  • 搭建一个完整人工智能产业生态圈

      人工智能无疑是当今世界最热门的领域,各国纷纷将其作为未来发展的战略选择。在这条通向未来的跑道上,上海“一马当先”。今年5月21日,国家把全国首个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落子上海浦东。过去5个月,“上...

    时间:11-07
  •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与两位学者对话 科技创新应坚持开放与合作

      昨日,在深圳华为总部,围绕“数字主权,从对话到行动”这一主题,华为创始人任正非与两位著名学者进行了第三次的“咖啡对话时间”。在谈到5G与信息安全、技术创新与美国实体清单制裁等话题时,任正非表示,...

    时间:11-07
  • 家电手机厂商跨界找寻新空间

     ? 家电、手机厂商之间跨界频频。一方面,在华为被传出或将涉足空调领域之后,小米于近日发布了新款互联网空调;另一方面,格力电器新增一项折叠屏手机的外观专利,这意味着多家家电厂商在智能手机的研发上也一...

    时间:11-07
  • 平谷将打造无人机产业基地

      协调大疆、美团、华为等大型企业参与平谷无人机产业发展;主动与清华、北航、航科院等高校和科研机构沟通,推进无人机产业科技成果在平谷落地;构建智能通用航空产业体系、加快推进无人机产业基地建设……未...

    时间:11-07
  • 查处电商领域专利侵权假冒案件3.3万件

      11月6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期间,打击侵权假冒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举行。在论坛上,《中国知识产权保护与营商环境新进展报告》对外发布。   查处网络交易案件1.8万件   北京青年报记者在现场...

    时间:11-0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