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保护隐私数据需“多管齐下”

2019-11-12 08:14:38

来源: 经济日报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人脸识别,在爆发式的应用“落地”之后,公众对这一新技术由陌生到熟悉,怀疑和焦虑也随之而来。从对滥用人脸识别的争议,到对人工智能精准推荐算法的担忧,再到对手机应用过度收集数据的强烈反弹,这些其实都反映出公众在新技术的“锤炼”下变得日益成熟,越来越把个人隐私数据“当回事”。

  对此,一方面要对公众开展深入浅出的科普教育,让大家知晓,在合法、正当、必要的应用场景下,新技术需要用户授权使用一些个人数据,从而带来便利和效率。比如,如果用户不提供个人实名信息,就无法使用移动支付应用。另一方面,从手机应用“默认勾选”的“装傻充愣”,到“人脸识别第一案”用户遇到的不同意则无法使用的“霸王条款”,再到诸多平台一旦注册就无法注销的“只能进不能出”……现实中这些对用户个人数据毫无边界的“一网打尽”,表明在当前个人隐私数据保护中,形势依然严峻。

  为何部分企业对个人隐私数据如此兴趣盎然?说到底,还是服务商视用户数据为“金矿”的贪婪。从技术角度来讲,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多个渠道汇集来的用户数据,可以成为培育人工智能更强算法的养料;从商业上讲,数据也已成为当今时代重要的生产资料。拿人脸识别来说,用户的面部信息,透露出其性别、年龄等情况,如果结合地理定位等其他维度信息,就能得到相对精确的“用户画像”,不但能通过精准营销和广告推送,实现更大价值的流量变现,甚至有不良企业直接通过售卖用户隐私信息牟利。

  因此,切实保护用户隐私数据必须“多管齐下”。其中,行业自律是基础,网络服务商收集、使用公民个人信息,必须遵循知情同意的原则,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被收集者同意,同时不得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双方的约定收集、使用信息。但更重要的是,监管部门仍需加大监管力度,明确数据应用的范围和数据采集企业的安全标准,同时也需要提高处罚标准,建立严格的赔付补偿机制,敦促企业真正重视个人隐私数据保护。此外,还要加强对网络黑灰产业打击力度,从源头上解决窃取用户个人隐私数据的利益驱动。

  随着新技术不断落地开花,个人数据保护还将涉及更多细分领域,并将拓展到更多维度。如果只顾效率不顾安全,或者只看重“真金白银”,将会从根本上损伤消费者拥抱新技术的信心、尝试新应用的动力,这必将为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蒙上阴影。

  • 相关阅读
  • 发力创新 航天报国

      2009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开学典礼上,中国陆基巡航导弹总设计师刘永才院士讲述航天事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深深激发了我赤诚报国的理想。于是,大学毕业时,我放弃了拿着全额奖学金到国外深造的机会,毅...

    时间:11-12
  • “双11”数据背后真诚更可贵

      “双11”本质是让利促销的购物活动,恰当的营销方式既可以优惠消费者,又可以提升品牌形象。廉价与虚假宣传刺激“套”得了消费者一时,赢不了企业长久发展。购物狂欢并不是盲目买买买,商家营销策略应多一点...

    时间:11-12
  • 网红产品,别忽视绿色品质

      建设生态文明,绿色生产、绿色消费必不可少。期待有更多产品因其绿色品质被消费者买成网红产品   又到“双11”。不少人的购物计划中,都少不了几件热门的网红产品:时髦衣服、潮牌鞋子、化妆品,或是小食品...

    时间:11-12
  • 防未成年人沉迷游戏需多管齐下

      有关部门日前发布的《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被网友们称为“最强保护条例”。比如,《通知》规定,“每日22时到次日8时,游戏公司不得为未成年人提供游戏服务。未成年人玩游戏,法定节假日每...

    时间:11-12
  • 无人驾驶重卡开进洋山港

      11月9日,上汽集团、上港集团和中国移动联合宣布,三方正式启动全球首次“5G+L4级智能驾驶重卡”示范运营。据悉,上汽5G智能重卡示范运营将切实提升港区作业效率、通行效率、环保水平和安全水平,创造显著的...

    时间:11-12
  • 电商狂欢 海关大考

    ??? 每年“双十一”是消费者和电商企业的“狂欢节”,也是对海关通关的“大考”。记者获悉,海关借助科技手段实施精准高效监管,直接提升消费者和电商企业“获得感”。   以往消费者购买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只能...

    时间:11-12
  • 中国企业谋求5G“芯”动力

      日前,vivo和三星共同展示了两家联合研发的5G芯片——Exynos 980,并宣布搭载该芯片的手机将于12月份上市。随着5G商用大幕开启,谁能执芯片之“牛耳”、进而分享行业发展红利?我国芯片制造企业在竞争格局中...

    时间:11-12
  • 警惕传销骗术向手机端转移

      时下,利用手机APP记录行走步数成为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借助“互联网+”,人们开始更科学合理地制定自己的健身计划。但也有少数不法分子嗅到了其中的“商机”。近日,一家以“走路就能赚钱”为噱头的网红APP“...

    时间:11-12
  • 网约车司机背景要严审并动态监控

      昨日,交通运输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应急管理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名义,联合约谈滴滴出行、首汽约车、神州优车、曹操出行、美团出行、高德...

    时间:11-12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