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5G来了,不用担心显示屏卖不出去了

2019-11-28 07:57:59

来源: 科技日报

  “很多媒体都关心,显示产业发展这么快,会不会造成资源过剩?事实上,经过市场分析后我们发现,人们对显示产品的需求明年还会增长,这种增长能持续几十年。”近日,首届世界显示产业大会在合肥召开,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钟灿在大会上指出,5G给显示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显示是人机交互的关键环节,也是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基础之一。据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乔跃山介绍,中国显示产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新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仅面板环节累计投资就超过1.2万亿元,已建的产线数量达到50条。

  超高清带来电视换机需求

  今年3月,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行动计划(2019—2022)》(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发布;今年6月,5G牌照发布。这一系列事件,都让显示产业未来可期。

  《行动计划》中提出了“4K先行、兼顾8K”的总体技术路线;对4K电视和8K电视也提出了不同的发展目标:2022年,4K电视终端全面普及,8K电视占比要达到5%。

  超高清能呈现更为立体、精细的画面,展现更多层次的颜色细节,让人产生更强烈的“在场感”。而且,竞技赛事对显示产业的带动作用不容小觑。2022年中国即将举办冬奥会,届时会进行4K/8K直播和转播。

  这一切意味着,普通消费者可能需要换电视了。

  据欧阳钟灿介绍,目前中国的2K电视有2亿台,就算现有的几条显示产线同时开工,最多也只能提供4000万台电视,要将2亿台2K电视升级到4K或8K电视,在产能上还有很大空间。

  今年7月,海信推出了叠屏电视,采用了上下两块面板的叠屏显示方案;小米、华为等企业在做智慧屏,并将其作为未来智慧家庭的控制中心……欧阳钟灿表示,太多新的技术创新正在发生,5G带给显示产业超乎想象的大变革。

  折叠屏将让面板消耗成倍增长

  随着5G时代的到来,消费者要换电视,也要换手机。不仅如此,越来越多地方会出现多种类型屏幕融合在一起的新型“大屏幕”。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刘文强指出,尺寸大型化和形态柔性化是当前显示市场的主要发展方向。未来,个人消费者网络流量的80%以上和行业应用流量的70%以上是视频数据,显示应用场景将向“多点开花”转变。

  “5G会对显示屏产生重大影响。它能提供海量信息,消费者的观影体验将更为个性化。”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赵勇指出,看同样的视频内容,消费者可以选择不同视角,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多窗口。5G时代到来后,屏幕自然越大越好;但在使用上,当然是越便携越好。折叠,可能是最好的解决方案。

  “届时,我们对屏幕尺寸概念可能也会发生一些变化。过去一般认为,10寸以下叫小尺寸,30寸以上是大尺寸。未来屏幕能折叠了,这个界限会变得模糊。”赵勇说,“能叠了,显示屏的面积就会翻倍,未来对于面板面积的消耗,也会成倍增长。”

  尽管需求真实存在,但若真要满足这些需求,技术创新仍是显示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刘文强认为,在技术方面,柔性、高分辨、高性价比是显示技术发展重点。随着显示技术不断演进,追求视觉效果的真实性变得越发重要,消费者也更为关注显示技术与产品成本之间的平衡。他建议,显示产业要加强超高清显示面板的创新,加快超高清显示器开发和量产;突破曲面、折叠、柔性等关键技术,还要开发对比度好、显示效果优的新兴技术;并注重新兴技术的研究和储备,比如加强Micro LED等新技术的专利、标准建设。

  “健康的产业生态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刘文强坦言,我国在高端产品和新技术领域的配套能力还存在不足,产业链配套能力薄弱,生态体系不健全,也制约了企业提升竞争力的进程。接下来,还应横向打通新兴产业显示生态链,加快共性和前瞻性技术突破;纵向打通供应链,鼓励以面板企业为龙头,采用市场手段带动上游企业发展。“我们还要重视知识产权,重视人才,希望能最终打造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刘文强说。(记者 张盖伦)

?

?

  • 相关阅读
  • 知识产权保护,中国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刚需”

      中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这两年的变化尤为明显。而且,有很多举措正在悄悄落实。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

    时间:11-28
  • 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全面启动

      近日,在全国信标委生物特征识别分技术委员会换届大会上,人脸识别技术国家标准工作组正式成立,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制定工作全面启动。   此次正式成立的人脸识别国家标准工作组,由商汤科技担任组长单位,腾...

    时间:11-28
  •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会召开

      11月27日,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会在京召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科技主管部门,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有关机构,国务院、中央军委有关部门,参与国家科技奖提名工作的有关学会、协会等...

    时间:11-28
  • 未来十年全球每年需减排2.7%

      11月27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6日发布新报告称,为实现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的目标,即到2100年将全球升温控制在工业化前2℃以内,在2020—2030年间,全球碳排放每年需减少2.7%;而要实现将升温限制...

    时间:11-28
  • 大气十条哪项政策最有效 数值模型告诉你

      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我国科学家论文《2013—2017年间中国PM2.5空气质量改善的驱动力》,清华大学研究团队通过数值模型逐一定量了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大气十条)...

    时间:11-28
  • 携号转网全国铺开是一场综合大考

      11月27日起,携号转网正式在全国提供服务。工信部相关负责人在携号转网启动仪式上介绍,携号转网试运行期间发现部分企业人为设置系统障碍、违规增设携入携出条件,一些协议期限过长,提前解约赔付标准过高等...

    时间:11-28
  • 中国占全球跨境包裹寄递市场近4成

      昨日,万国邮联电子商务时代跨境合作全球大会在厦门召开。中国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指出,中国是全球跨境包裹寄递市场的重要参与者,目前来自中国市场的包裹占比已经达到了38%。全行业全年支撑跨境电子商务交...

    时间:11-27
  • 网红带货,监管要跟上

      今年“双11”,网红直播带货备受热捧。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模式,网红卖货提高了消费者的决策效率,但也出现营销夸大其词、产品质量注水等乱象,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要让消费者拥有更舒心的购物体验,还需...

    时间:11-27
  • 南北船合体 全球最大造船集团起航

      11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国船舶集团”)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分拆20年之后,由中船集团和中船重工再次联合重组而来的全球最大造船集团正式“起航”。   据了解,中国船舶集团有科研院所、企...

    时间:11-27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