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学  »  科学探索

当心!挥手照片可能泄露指纹信息

2019-12-09 08:34:02

来源: 科技日报

  你流传到网上的照片、视频,若被拿来做人脸识别,极有可能被解锁;挥手的照片,也有可能泄露指纹信息……在12月6日—8日召开的第15届信息安全与密码学国际会议上,有专家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面部身份验证、指纹等生物识别手段,容易受到面部伪造等手段的攻击,建议将生物识别认证与其他辅助认证手段相结合,保护用户信息安全,而容易被大家忽视的人脸失真信息,也可以反其道而行之进行身份识别。

  每天,大量的个人图片和视频都会出现在网上,这给一些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机。“身份验证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真实世界的各种应用程序中,然而,面部身份验证通常容易受到攻击,我们的照片、视频或3D虚拟人脸模型,会被黑客拿来欺骗面部身份验证系统。”新加坡管理大学(SMU)安盛网络安全讲座教授邓慧杰说,他曾做过试验,“发布在网上的个人照片,能成功解锁70%的用户面部识别”。

  在邓慧杰看来,有些人脸识别系统并不安全,例如,虽说认证时会要求用户点头、眨眼,“但黑客可以借助视频解锁人的面部的三维信息,或者把照片上的眼睛、嘴巴抠掉,用软件去模拟动态特征来解锁”。

  近日发布的《人脸识别落地场景观察报告(2019年)》显示,许多场景的人脸识别设备没有提供隐私政策或用户协议,公众无法在知情同意的前提下使用。例如在一些设置了人脸识别摄像头的商场内,消费者甚至不知道自己会被拍摄。

  一边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解锁技术,一边却是难以察觉的“丢脸”困境,如何保护用户信息安全?邓慧杰介绍,目前,有研究开始建构人脸更为健全的生物信息,例如用红外、热源检测人脸的血脉信息,查看是否有真实的血液流动。

  最近,邓慧杰在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一种新技术,他在人脸上采集了66个点位的信息,将手机置于距离人脸20厘米的位置后,开始拉远到40厘米,移动的过程中,拍摄下人脸从失真到逼真的画面。“我们一般拍照时,很少会拍自己失真的画面,因为画面是失真扭曲的,但这可以作为身份验证的信息,66个点位之间的影像距离,会随着手机的拉远,逐渐发生变化,这些失真的信息对每个人也是独一无二的,目前难以被攻克。”邓慧杰说,将这些人脸信息采集下来后,他们还会将信息输入机器学习的模型,让机器去计算、验证。

  同时,他建议,不能把生物识别作为唯一的认证办法,“一定要有其他的辅助认证手段,例如口令短信、检测身份的智能硬件、保密问题等”。

  • 相关阅读
  • “飞线充电”隐患大

      如今很多农村家庭都购置了电动车,但电动车的充电问题也随之凸显。电动车大多体量大、质量重,有的带着车篷进不了屋,加之家里原先布设的线路也没考虑到要给电动车充电,所以没有安装专门的线路和插座。于是...

    时间:12-09
  • 山里娃上网学编程

      王丽是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勐董镇芒回完全小学的四年级学生,前不久,她报名参加了学校新组建的编程兴趣小组。从来没接触过编程的她又好奇又兴奋,端坐在电脑前,一直盯着屏幕,努力用编程工具设计着一个卡...

    时间:12-09
  • 上海软件业营收将破万亿元

      据悉,前三季度,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7267.78亿元,增长11.2%;其中,软件产业收入4110.61亿元,增长11.2%;互联网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2360.94亿元,增长16.5%。预计今年上海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有望晋...

    时间:12-09
  • 青蒿素制剂再获突破

      近日,上海复星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分散片、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片通过世界卫生组织药品预认证(WHO-PQ)。其中,双氢青蒿素磷酸哌喹分散片为首个适用于儿童的双氢青蒿素磷酸哌...

    时间:12-09
  • 遥望太阳 珍爱地球

      经历了漫长时光后,太阳逐渐接近生命的尽头。它的光芒开始增强,体积开始膨胀,表面逐渐接近原本距离太阳表面1.5亿公里的地球轨道,并将它吞没。这一幕并非杞人忧天,而是根据我们已知物理规律所得到的严谨科...

    时间:12-09
  • 我国激光测距技术实现重大突破

      8日,记者从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山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六届天琴空间科学任务研讨会上获悉,自今年6月以来,“天琴计划”科研团队已经多次成功实现了地月距离的激光测量,并在国内首次得到月球上全部5个激光反射镜的...

    时间:12-09
  • 无需眼镜就能看 能听还能“摸”的3D影像来了

      由好莱坞影星凯特·温斯莱特和威廉·达福担任配音的裸眼3D视效动画片《尼斯大冒险》将于年底上映,预计成为迎接2020年的跨年亲子动画首选。   《尼斯大冒险》采用“实景拍摄+三维特效”的方式制作,虽然是...

    时间:12-09
  • 我国首套柔性OLED机器人成功应用

      随着智能手机、曲面电视等智能电子设备趋向更加轻薄的OLED显示屏,全球的显示器生产厂家纷纷加大研发力度,加紧布局“下一代屏幕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日前,由新松机器人自主研发的我国首套柔性OLED机器人在...

    时间:12-09
  • 工信部:警惕利用“携号转网”诈骗

      全国“携号转网”日前正式启动了,这为用户持有原手机号码自由选择运营商提供了便利,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好评。不过,也有不法分子利用“携号转网”刚刚启动、有人还不太清楚规则的空子,“钻研”新的电信...

    时间:12-06
免责声明: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本网站转载图片、文字之类版权申明,本网站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第一时间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