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利安阿桑奇资料照片 人民图片供图
因公开7万多份阿富汗战争绝密而卷入与美国五角大楼纷争的维基解密创始人朱利安阿桑奇,近日又惹上“强奸门”。但就在24小时之内,阿桑奇涉嫌强奸的指控又被撤销。这一插曲令“维基解密”更添神秘色彩。
赴瑞典旅游突然受到两起指控
据英国媒体报道,瑞典当局21日对阿桑奇发出逮捕令,理由是他涉嫌上周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强奸了一名妇女,还在瑞典一座小镇对另一名妇女进行了性骚扰,但几小时后,瑞典警方又撤销了对阿桑奇的指控。
此前瑞典媒体曾披露,阿桑奇上周赴瑞典旅行期间,与两名女子发生艳遇。报道称,这两名女子年龄介于20至30岁之间,均出于自愿与阿桑奇交往。随后不久阿桑奇便收到了瑞典检方的“强奸”指控。就在媒体打算对“阿桑奇案件”刨根问底时,该通缉令又以“证据不足”为由被撤销。
与美国法律不同,按照瑞典法律规定,“骚扰”仅指成人或未成年人间未经双方同意的性接触,通常不会涉及牢狱之灾。但有关强奸或骚扰的虚假指控在瑞典却是刑事重罪。检方撤诉后,一些瑞典媒体急忙表态称,两名妇女并未向警方报案,检方一开始误信了小报消息。
突然撤诉证据不足还是栽赃不成?
阿桑奇被控强奸的消息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人质疑美国为了报复机密文件被泄,开始引导针对维基解密和阿桑奇的“抹黑行动”。
得知自己被指控后,阿桑奇21日在社交网站推特,透露了对美国可能阻止他继续揭秘的担忧,并暗示对他的指控可能是一种报复,他说:“有人曾警告我们等着那些肮脏的把戏,现在就是第一个。”并称对他的指控“毫无根据,是最为肮脏的、阴险的花招”。阿桑奇本人在此前对媒体表示,因为泄密,他本人多次受到电话威胁。他说:“为什么这些指控在这个时候冒出来,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每日电讯》认为瑞典撤销通缉令无疑支持了阿桑奇“被诋毁”的断言。
赴瑞典寻求保护却横生枝节
21日的“瑞典插曲”令阿桑奇和他的维基解密网站更加引人关注。但维基解密的发言人丹尼尔施密特称,这段插曲不会影响将来继续揭秘的决定。
阿桑奇与瑞典渊源较深,维基解密的部分服务器就设在瑞典境内。阿桑奇不久前的瑞典之行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为维基解密申请瑞典的出版业执照,以使该网站获得瑞典法律的保护。此外,他还与瑞典一家左翼报纸签约,担任两月一次的专栏作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最早刊登该花边新闻的正是这个新东家。分析称,签约专栏作家使阿桑奇同时获得了瑞典对新闻工作者的法律保护。此外,阿桑奇此行还与支持音乐及电影盗版的“瑞典侵权党”签订合作协议,并希望两者的合作可以为维基解密在瑞典议会争取更多保护,不想却横生枝节,差点遭遇牢狱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