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奇还提到,随着经济形势变化,中国现在有足够多的货币政策选项,而相较之下,美日欧的央行则似乎“无计可施”,被迫采取不计后果的流动性注入手段。罗奇的文章还谈到,中国经济模式与西方差别很大,长期以来稳定性是中国的经济工作重点,为继续推行长期发展战略,中国会承担短期经济增速下降的代价。
“我认为中国是一个管理得非常好的经济体。”亚洲第三大寿险集团友邦保险总裁杜嘉祺作出了这样的评判,“中国政府拥有的政策工具以及财政支撑,可以给中国很大的经济调控弹性,因此我对中国经济增长保持信心。”
法国《欧洲时报》刊载的文章说,近年来,世界舞台上的“中国角色”日益凸显,两会越来越受海外关注,今年两会的改革强音向世界诠释出改革的要义,对全新环境下探索可持续发展的不同制度的国家都深具启迪意义。
中国经济的成长道路仍然漫长,但其全球影响力和贡献度已经举足轻重,其积极主动调整内在失衡,应对外部失衡的努力取得瞩目成就。因此,两会所引发的全球对中国经济的热议和关注仍将继续。(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