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有媒体问及“有国家认为,中国是国际社会推动叙利亚当局履行安南六点建议的障碍,中方对此有何回应?”刘为民对此明确指出,相关说法完全不符合事实,中方不能接受。叙利亚危机发生以来,中方始终同有关各方保持着沟通和协调,致力于推动叙危机尽快走上政治解决之路。中方的客观公正立场和所发挥的建设性作用有目共睹。当务之急是叙利亚政府以及反对派都信守承诺,立即停止暴力,特别是避免伤害无辜平民。我们希望叙有关各方积极配合安南特使的斡旋努力。同时,叙利亚问题错综复杂,国际社会要保持耐心,给予安南特使足够的时间和支持。叙利亚问题最终要靠叙利亚政府及有关各方坐下来,通过对话和协商妥善解决。
各方博弈 专家称停火条件具备
媒体观点:充满重重变数
根据媒体报道,虽然叙利亚进入停火前的最后胶着状态,政府军希望能尽可能多的剿灭反对力量,而反政府军也在争取任何可能反扑的机会,中东问题专家李绍先认为,叙利亚现在停火的条件已经具备。
李绍先看来,“叙利亚政府愿意停下来作为叙利亚国内军事主导的一方,因为它从2月份下旬开始,他对叙利亚境内掌控能力已经明显的提高了,反对派实际上被压着打,就是到处打散了这样的,所以他现在愿意停下来,因为他很清楚他要完全恢复到过去的平静已经不可能了,所以他也希望借助安南的调解来达到软着陆这样的目的。从反对派来看,他从一个月前叙利亚政府追着打的形势变得越来越被动,它以后越走越窄这个路,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他也愿意接受安南的调解停下来,争取有缓冲或者喘息之际。”
叙利亚双方10日是否能实现停火,李绍先认为安理会很可能会及时抓住这个机会,出台一个新的决议案来巩固谈判成果。
9日出版的《解放军报》文章指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叙利亚数十年社会矛盾引发的危机远非短时期能够化解。在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下,叙利亚危机的政治解决之路仍然充满重重变数。
该文从安南建议落实能否得到有效监督、政府及反对派是否将停火当成权宜之计、叙反对派的“国际友人”能否放弃私心三个方面阐释变数之说。
文章最后还指出,长期以来,叙利亚与伊朗、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交情莫逆,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视为眼中钉。一些海湾国家则试图通过改变叙利亚国内的教派权力格局,使伊朗什叶派政权进一步陷入孤立。从这点来看,让这些国家放弃自己的私心,停止对叙利亚反对派的援助非常困难,这也正是目前叙利亚危机难以解决的一大症结所在。
对于叙利亚停火期限前不断的枪声,中国广播网9日一则报道引述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副所长阮宗泽的观点认为,“对于这个关键的停火日期,政府军和反政府军都将面临一场博弈,叙利亚将面临多重可能。”
阮宗泽指出,“我觉得里头还有一层博弈,第一它谁都不想承担破坏停火的责任,第二谁都要想把这个战火燃烧的责任推向对方,所以我觉得这些都需要包括安南在内的调停人做认真的努力和安排才能够解决它。第三,国外的势力还不愿意看到叙利亚的状况到此为止,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推翻巴沙尔政权,所以如果实现停火而巴沙尔政权还在台上完好无损,像沙特、卡塔尔这样的国家它是不愿意看到这样的情况,他肯定还要继续鼓动或支持反对派对巴沙尔施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