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报道,“成为欧亚大陆的领导者和重心”,7日,俄新任总统普京在就职演说中重申俄罗斯的这一目标时,他伸开右手作出掌握的手势;数十分钟后,这只手第三度接掌了象征俄罗斯军事威慑力的“核按钮”;此后的仅6个小时内,这只手竟“火速”签署了13项总统令。
6小时签13项总统令
新总统上任“13把火”,涵盖了俄政治、经济、社会政策、医疗保障、科学教育、居民住房、种族和谐、国防武装、政府制度及人口政策。
普京下令,8年内增加2500万个就业机会、对内投资额3年内增速达 GDP 的25%、
6年达到27%等等目标;6年内将居民实际工资提高1.4至1.5倍;降低疾病死亡率,保障药品供应;加强中小学教育及高等教育,增加科研经费;增加住房按揭贷款,8年内为60%俄罗斯家庭提供经济舒适的住房;俄武装力量及军事机构8年内装备现代化达到70%;他还签署一项外交法令,定调俄与美国、欧盟、亚太等国家及地区的关系。
用1小时平静地完成了就职仪式,用6小时签署文件,此间舆论评价普京“看起来并未流连于就职的荣耀和人群的掌声,而是急于出手做事”。
眼下,俄民众对普京在大选前的7篇竞选纲领翘首观望,反对派则质疑他如何兑现承诺,“埋头做事”的姿态,是对民众最现实的抚慰、对质疑者最有力的回答。
“13把火”待观后效
不过,新总统的“13把火”能否畅旺?还待观后效。
其一,综观普京的上述“一揽子”法令,主要关乎经济可持续增长、民生问题,可见俄罗斯社会经济发展仍存在长期、多重的矛盾。若不改善经济结构,俄终究无法成为“强国”。
其二,普京在当日签署的外交法令中称,俄有意致力于改善俄美关系,使之转向战略层面的双边合作,但不容许美干涉俄内政。其三,当日签署的大部分的法令,都需要俄联邦政府付诸实施,“总理”将是普京最重要的“臂膀”。这亦或是他就职后迅速提名梅德韦杰夫出任总理的原因。8年前,52岁的普京宣誓完毕后踌躇满志地走过红毯,而今,60岁的普京却在与人群握手后匆匆离去,留下一个低调、忙碌的背影,只因这一次他有不少事需要马上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