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南宁到广州,从广州到迪拜,再从迪拜到伦敦,辗转4个城市,历经近18个小时的飞行,我们终于在当地时间24日中午抵达第3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城市——伦敦。
一望无际湛蓝的天空,明媚灿烂的阳光,几天前还在为多雨、寒冷而愁眉不展的伦敦此时一扫往日阴霾,用最温暖的怀抱拥抱着我们这些初来乍到的客人。
一切进行得出人意料的顺利,与我们同时抵达希斯罗机场的国内媒体记者将近200人,但从在机场专设区域激活奥运记者证到办好通关手续走出机场人均用时不超过15分钟;从机场搭乘机场快线到媒体接待点,再转乘奥运接待车辆抵达我们入住的酒店也只用了不到一个小时,各个环节虽然称不上面面俱到,但也是井然有序。要知道不久前,希斯罗机场的通关能力、伦敦市区的交通秩序还一直为大家所诟病,内政部工作人员的罢工、伦敦公交司机的抗议还在让政府挠头。距离奥运会开幕还有3天的时间,慢热的伦敦人终于渐入佳境,让奥运各项服务工作走上了预定的轨道。
抵达伦敦,让人感到意外和温暖的不仅仅是不断升温的天气,还有伦敦志愿者热情周到的服务。本次伦敦奥运共召集7万名志愿者,是英国二战之后最大规模的志愿者招募活动。一路上,只要你露出些许迷茫的神色,马上有志愿者热情地上前询问是否需要帮忙;在等候班车时,会有志愿者关切地询问你长途旅行是否疲劳,并为有需要的客人送上水和饼干,提醒你在英国要注意的事项,虽然只是简单的几句话,却让人倍感贴心。
尽管奥运组织工作已进入最后冲刺,但不可否认的是伦敦的奥运氛围依然未热,在整个伦敦市区,无论地铁、机场或是街区,你几乎看不到任何奥运口号和标语,即便在伦敦市内最热闹的商业中心牛津大街也很难寻觅与奥运有关的痕迹,此处仅有的一家奥运纪念品专卖店,也鲜少有人问津。一位20多岁的年轻人Horlid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伦敦奥运对自己不会有太大影响,因为门票太贵,因此不会考虑前往赛场观看,为了躲避奥运期间的人流和交通高峰,他和几位朋友甚至还在考虑是否去英国北部度假。伦敦奥运的口号是“激励一代人”,希望通过举办奥运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但现在看来许多年轻一代并不买账。也许只有在奥运会正式开幕后,精彩纷呈的激烈竞争才会让见多识广的伦敦人“热”起来。 (广西日报)